技術研發國產化進程加快 看傳感器企業如何展示十八般武藝
從全球的競爭格局來看,目前主導環境傳感器市場的廠商,國際上有博世、CAMBRIDGECMOSSENSORS、盛思銳等,而國內主要有煒盛、康森斯克、艾譜科微、芯晨、敏芯微、芯奧微傳感等。相對而言,國際公司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優勢明顯。
WooFaa總經理周錦富說,站在產品開發者的角度來看,國內廠家對於產品的技術支持略有不足,質和量同國外廠商相比仍有一定的距離。
相比國際市場,近年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日漸突顯出來,包括博世、盛思銳等在內的國際廠商都將目光瞄準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
煒盛環保事業部副總經理王追表示,國內市場相對於其他市場,對環境類傳感器的需求有一定差異。國內對粉塵、甲醛、TVOC傳感器的需求更加明顯,而國外對二氧化碳傳感器需求更加明顯。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及人們對自身環境了解的需求增加,環境傳感器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
周錦富強調,中國市場環境傳感器的特點是“需求量大”,因為中國環境汙染問題位於世界前列。有這些環境問題的存在,才會有人花錢去解決,而市場也才會出現。他認為,未來市場發展,對室內環境傳感器的需求,會慢慢超過室外傳感器。因為在中國,監測室外環境是政府行為,而監測室內環境是個人行為。室外環境如何,很多時候不用傳感器也知道有問題。而室內環境什麼時候需要添置新風係統、淨化器,什麼時候需要開動哪台機器,完全需要由傳感器判斷。這些室內傳感器,基本上就是室內環境與智能家居、智能辦公室等係統的接口。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從部分廠商的成績單可見一斑,如盛思銳有不小比例的營收來自於中國市場。“過去4年,盛思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累積增長了150%,主要業績來自於溫濕度傳感器,其溫濕度傳感器在中國家電市場的份額已經占到了六成左右。”盛思銳中國區總經理李錦華告訴記者,“去年我們產品的整體收入達到了1.3億美元,從整體業務量以及包括營收角度來說,美國、歐洲和亞洲市場各占1/3,未來中國市場的增長空間更大。”
“中國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這個市場不僅大,同時也是在全球創新領域領先的、發力的市場。在中國市場,競爭對手眾多,而且都是世界級的傳感器行業巨頭,從規模上來說,我們無法與之匹敵。但如果單看環境類傳感器,我們並不遜色於任何一家公司。接下來,我們會加強中國區的團隊建設和技術支持,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績。”李錦華補充說。
綜上所述,市場需求端對環境檢測和健康的重視,為環境傳感器市場的爆發奠定了基礎。環境傳感器在工業、汽車和醫療的應用已經逐漸普及,而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高度“集成化”的組合傳感器將很快走進手機等消費市場。預計未來5年內,其都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相關廠商都將大大受益。而中國市場作為潛力巨大的應用市場,必將成為國內外主力廠商的必爭之地。如何在中國市場占領高地,就得看企業如何練就十八般武藝了。
最後更新:2017-11-08 20: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