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北伐為何失敗,毛主席一語道破天機

三國後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興複漢室,完成先帝劉備遺願,先後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然而,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一次北伐中原,諸葛亮勞累成疾,病逝五丈原。至此,蜀國偏安一隅,之後雖然有薑唯北伐中原,但也隻是苟延殘喘而已,幾十年後,蜀國滅亡。那諸葛亮北伐中原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麵,我們一起來分析原因。

三國疆域圖

第一點,衰亡禍根: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時,兩人根據當時情況說了一段話,這段話便是後世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說:“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表麵一看,這個戰略是完美的,但有一個弱點,劉備是三國裏最弱的一方。本來兵力不多,還要分守荊州,益州兩地。荊州離益州千裏之遙,兩處分兵攻打中原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

毛主席

第二點,三分兵力:當劉備取得益州之地後,關羽負責鎮守荊州。然後,根據諸葛亮製定的戰略,就是兩州同時出兵,北伐中原。然而,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被殺。劉備為報弟仇,率軍攻打東吳,結果,一把火燒的精光,劉備病死白帝城。蜀國元氣大傷,士兵死傷慘重。隻能退守益州,與東吳重歸於好,再圖中原。

諸葛亮

第三點,此點是根據上述兩點衍生的一點原因。劉備本來得勢較晚,當他擁有兩州之地時,魏國早已兵強馬壯了。之後一係列的兵敗,蜀國隻有兩川之地,國小勢微,諸葛亮六出祁山,蜀國國力不斷削弱,後勤糧草供應不足,當地百姓都不願戰爭種種因素,致使諸葛亮北伐大業最終失敗。

毛主席

所以,諸葛亮雖有謀略,但無奈兵力不足,北伐最後以失敗而告終。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他在評價三國諸葛亮北伐這段曆史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短短一句話,就絕妙總結了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偉人毛主席一語道破天機啊。

最後更新:2017-10-19 13:47:08

  上一篇:go 原來蜀國滅亡的最大禍根在這裏,諸葛亮即使機關算盡,也照顧不到
  下一篇:go 娛樂圈控場能力最強的十大男主持,汪涵第六,何炅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