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的兩大前提

很多人說,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成熟後,醫生都要失業。十年後人工智能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誰也說不定。所以我們對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應用的探討必須限定在當前階段。現階段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主要作用是輔助診斷,幫助醫生減去部分工作量。

那麼,如何將人工智能應用於醫療領域打造成熟的輔助診療係統呢?朗銳慧康(www.lrioh.com)認為有兩個前提:

醫療數據的可靠性

AI輔助診斷首先要通過多個學科合作,針對每一種疾病建立規範的診療流程,產生合格的數據。為什麼現在有很多AI輔助診斷產品,但效果都不理想,原因就在數據。

人工智能技術很好,讓大家看到了很多希望。但人工智能應用於醫學領域,還需要解決基礎數據的問題。醫療數據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真實完整。沒有可靠的數據,一切都是零。國內的醫療數據是最不齊全的。另外,醫院的數據也並不可靠。由於各個醫院的水平、標準和設備等存在差異,同一個病人做兩次化驗,結果很可能不一樣。不同實驗室做出來的化驗結果也可能是不同的。

國內醫院——尤其是比較好的醫院,醫生都很忙,不可能詳細記錄所有數據。未來,語音識別技術成熟後,將為醫生收集數據帶來極大的便利。

完善醫療應用平台

有人認為,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最底層的是醫療數據和計算能力,計算能力方麵,目前工程類的計算機教授已經可以勝任;但醫療數據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第二層是技術層,包括算法框架和通用技術,國內的專家也能搞定。

第三層是應用層,目前我們已經能夠設計出比較好的醫療解決方案,但還缺少一個完善的醫療應用平台。

人工智能在心電圖、內窺鏡和皮膚病等領域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用人工智能進行組學數據分析。通過可穿戴設備和移動互聯實現健康管理。基於發病信息等,用大數據預測流行病的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在醫學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人工智能不能代替醫生。打造人工智能醫療係統一定要和專科醫生合作,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現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建立高質量的數據集,在此基礎上落地一些對老百姓真正有用的產品。

最後更新:2017-10-18 12:03:29

  上一篇:go  中國醫療正在迎來體驗革命 共享醫生時代來了
  下一篇:go  機器視覺產品在包裝行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