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内辱骂交警,群主被拘五日!玩微信的注意了:群里有违法违规信息,群主要负责!
联络朋友发微信,
同一个圈子组个群,
同一兴趣爱好再组个群,
有事没事都在微信……
不得不承认,
微信群也是现代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了,
谁的微信账号里没三五个群?
每天在里面肆无忌惮天天说地
也已经成为习惯,
但今天羊铁君要给微信群主们提个醒了
微信群内辱骂交警,群主被拘五日
据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阜阳界首公安在线 通报:2017年9月4日晚21时,界首市公安局交警五中联合代桥派出所冒雨开展酒驾专项治行动。不少网友在各自的群发布在代桥派出所门前有查酒驾的,提醒大家酒后不开车的信息,然而一位姓杨的男子在自己建的群内获悉查车信息后,不是去正面引导群内成员,而是发布"他们傻X吗,下雨还查?一群傻X穷这个样"等侮辱性言语,在微信朋友圈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后经查实,这个群共有群成员240余人,群主杨某向不特定众多人发送侮辱性信息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依法可以给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的处罚。目前,杨某主动承认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界首市公安局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聊天群并不是法外之地,
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会依法受到处置。
如果有人在群里做了违法的事,
身为群主的你也要因为“失职”同罪被处罚!!
再来看看以下这些真实的教训
1
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此前判处了一起利用微信传播淫秽视频案。被告人谢某是一个微信群的群主,群成员人数长期保持在二百人以上。据谢某称,不知从何时起,有人开始往群里发淫秽视频。后来,淫秽视频竟发展成这个微信群的主要传播内容。
张某在几个月前进群。经查,2015年8月至10月,张某在该群传了121个黄色视频。作为群主,谢某本该负起监督管理职责,却并没有阻止群成员传播淫秽视频。法官审理认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二人均已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系共同犯罪。鉴于两人认罪态度好,遂分别判处二人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2
2015年9月中旬,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浙江首例微信群传播淫秽物品案。淫秽视频的主要上传者阮某、群主张某均因传播淫秽物品罪被判处拘役1个月15日。法院审理查明,2014年11月至今年1月,张某在担任一个微信群的群主期间,放任阮某等人在群内发布淫秽视频累计达451个。
据刑法相关规定,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40个以上的,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在此案中,阮某在群内传播淫秽视频76个,已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法院审理认为,张某本人虽然并未上传淫秽视频,但身为群主,他有权限把传播淫秽物品的群成员踢出该群。据张某称,他曾将上传淫秽视频的阮某踢出群,但其他人又把阮某拉了进来,之后他就没有再管。
点击播放
GIF/403K
注意
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规定》出台旨在促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广大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群组方便了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了精神文化交流。但同时,一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落实管理主体责任不力,部分群组管理者职责缺失,造成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谣言诈骗、传销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群组传播扩散,一些不法分子还通过群组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亟待依法规范。
《规定》明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规定》强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合理设定群组规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
《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治理需要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健全完善舆论监督、社会评议、投诉举报等手段,不断推进行业自律规范,共同构建良好网络生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
就《规定》的相关问题回答了提问
问:《规定》中所要规范的互联网群组指的是什么?
答:《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是指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平台建立的,用于群体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贴吧群、陌陌群、支付宝群聊等各类互联网群组。
《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平台。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包括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
问:互联网群组服务提供者作为平台方,承担着对群组进行管理的主体责任,《规定》对此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平台方应落实的主体责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明确与使用者双方权利义务;
二、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并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
三、对互联网群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建立使用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
四、对违法违规的互联网群组及使用者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五、接受社会公众和行业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问:对社会比较关注的建群条件、群组规模、群组管理方式等话题,此次《规定》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也就是对平台方面有何要求?
答:《规定》明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自身服务规模和管理能力,合理设定群组成员人数上限、个人建群上限和参加群数上限。也就是说平台方应根据自身能力来运营相应规模的群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群组规模类别,分级审核群组建立者建群资质,完善建群、入群等审核验证功能,并设置唯一群组识别编码。这一规定主要是便于平台方掌握相应群组数据,实施精准动态管理。需要说明的是,一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实践中已采取了这些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问: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群组传播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谣言诈骗等违法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针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规定》中强调了哪些处置措施?
答:《规定》第十条明确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对于违法违规的平台方,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采取处理措施:
对于违法违规的互联网群组,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暂停发布、关闭群组等处置措施;对于违法违规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等使用者,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
同时,平台方要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管理。
问:对社会一直关注的“群主”“群管理者”责任,《规定》有哪些要求?
答: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
聊天群是用来交流和娱乐的,
羊铁君提醒所有的群主们
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好好监管经营自己的微信群,
切勿让它成为违法聚焦地!
另外,还有一个你应该注意的消息
9月15日前
微博要求用户在发博和评论前完成实名验证
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微博管理员 9月8日发布关于微博推进完成账号实名制的公告。2011年《北京市微博客管理规定》实施以后,微博即按照该规定要求所有新注册用户进行实名验证,同时引导在该规定实施以前注册的老用户进行实名验证。验证方式按照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要求用户完成手机号码验证。
截至目前,微博已完成了全站活跃用户的实名验证工作。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微博将在今年9月15日之前,完善产品机制,要求所有用户包括2011年之前注册的用户,在发博和评论前,先行完成实名验证。
同时,微博也将向第三方开放授权登录服务,第三方使用微博登录时微博会反馈请求账号是否已完成实名验证。使用微博授权登录等同于该用户在第三方实名登录。
以后键盘侠们应该不会那么嚣张了吧?
毕竟每个人都是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哒!
点击播放
GIF/626K
编辑 |有一颗蘑菇
来源 |综合自央视新闻、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广东发布、网信广东、@微博管理员 、@阜阳界首公安在线、山东商报新媒体综合警界、掌中央视等,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已入驻平台|企鹅 、头条 、一点资讯、并读新闻
点击地铁淘商城马上进入
最后更新:2017-10-08 0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