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周冬雨和馬思純靠這部電影成為影後,它最動人的地方是哪裏?

電影《七月與安生》裏的安生,是一個獨立有個性的女生。她可以二話不說地背起行囊,離開故鄉,漂泊異鄉。和不同的人相遇、相愛最終又相離,在不同的地方行走、體驗並視四海為家。

她和歌手、攝影師戀愛,她走過高原、看過大海,她當服務員、做舞女,如此這般,將自己丟進行走的生活。她或許也見過夜色裏昏黃路燈中的雨絲吧,但和我這樣的旅行不一樣的是,她的行走,更像流浪。

而與大多數流浪又不一樣的是,安生是為愛出走。這份愛的內核,包裹著成全,包裹著奉獻,包裹著某種程度上的犧牲。

她是為了七月,那個乖巧懂事、文靜單純的好朋友,好閨蜜。七月打小就生得乖巧可人,是那種大人們最喜歡的懂事孩子,老師們最喜歡的三好學生。她性格溫和,行事穩重,給人一種特別乖巧踏實的感覺。所謂窈窕淑女,大概就和七月的感覺類似。她喜歡和安生待在一起,帶安生回家吃飯,和安生一起睡覺,形影不離,情同姐妹。

七月與安生,一個靜若處子,一個動若脫兔,一個保守安穩,一個自由不羈。

但都隻是表麵而已。實際上,看似自由不羈的安生,火熱活潑的外殼下,包藏著一顆孤獨脆弱的心;看似安穩踏實的七月,平靜乖張的外表下,湧動著一股自由奔放的衝動。她們之所以能成為好閨蜜,是因為彼此恰好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所渴望的東西。

大多數人其實都有點像七月或安生,表現出來的常常和內心渴望的並非一樣。而那些能輕易走進心房的,往往就是符合了內心所渴望的某些人格魅力。於是能成為好朋友,成為好閨蜜,彼此欣賞,彼此吸引。

但若彼此愛上同一個人,欣賞和吸引就會開始變味。

溫婉乖巧的七月主動親了蘇家明,自由不羈的安生主動“調戲”了蘇家明,蘇家明主動抓住了安生的手。三人的關係不言而喻,比起七月,蘇家明更喜歡安生。這大概是許多男人的一種傾向,容易被自由不羈的女子所吸引,卻又渴望與溫柔安穩的女子一起生活。前者轟轟烈烈,後者平淡如水,而生活的現實往往更需要後者。

安生知道蘇家明對她的喜歡,她也喜歡蘇家明,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喜歡蘇家明,因為那是七月所喜歡的人。為了不讓七月失望,同時也為了避免自己傷害到七月,安生選擇了離開,以一種自由不羈的旅人的姿態。

但是,這樣的離開看似成全與犧牲,卻加大了兩人的痛苦。因為,芥蒂早已產生。

這芥蒂因愛情而生,足以超越友情,成為兩人翻臉的導火索。在安生離開之後,故事並沒有變成七月與蘇家明幸福美滿地生活下去,而開始走向一種近乎殘酷的愛情與友情的拉扯,使得影片逐漸呈現出真實而精彩的一麵。

而大多數的精彩戲碼,基本都發生在七月與安生爭吵與和解的時候。為避免劇透,故事的發展及結尾如何,不再贅述,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女孩那種撕破臉將內心隱藏的話說出來的力度,恰似利箭穿心,既可以中傷故事裏的人,也可以震撼銀幕前的觀眾;但兩個女孩擁抱在一起和解的時候所泛出的淚水,卻如和煦的春風,既可以暖和故事裏受傷的心靈,也可以慰藉觀眾們生活的疼痛。

七月曾那麼渴望成為安生,安生曾那麼羨慕七月,在曆經爭吵與和解之後,兩人之間注定無法磨滅掉的愛,讓她們真正了解了彼此,也讓她們活成了彼此。結局是悲傷的,卻因為兩人最終相融在一起,而變得有了希望。

兩位主演:周冬雨和馬思純,在這部電影裏奉獻了足夠令人心服口服的表演。甚至可以說,是兩位演員的精彩發揮,讓“七月”與“安生”不再隻是小說或電影裏冷冰冰的“角色”,而成為了觀眾印象深刻的十分鮮活的“人”。

最具說服力的戲份莫過於幾次爭吵的戲碼,尤其是馬思純和周冬雨在蘇家明住處浴室裏的那場“吵架”戲,兩人的情緒、感覺實在太棒,讓觀眾能夠進入到戲裏,為這兩個好姐妹感到心疼。能夠讓觀眾入戲,且被情緒所感染,兩位演員功不可沒。

電影很巧妙地將安妮寶貝的小說“以小說的方式”將故事講述了出來,不僅敘事流暢,節奏恰當,還用三次的反轉將電影的故事結尾呈現出令觀眾驚歎又感動的效果。

可以說,年輕的導演曾國祥(其實他是一名演員)在敘事方麵的確顯現出了某種成熟的功力,盡管前半部分略有套路之嫌,但還是用結尾完成了一記漂亮的青春拳。

《七月與安生》收獲了大量的讚譽,並非隻是因為兩位主演演得好,而更多的是因為,這部電影難得的將青春裏鮮少被人提及卻又真實存在的某種殘酷勾勒了出來。它不再是一味地沉浸在某一個或某一類人的“青春記憶”裏,而是描繪出大部分人能有所共鳴的“真實青春”。

而最可貴的一點在於:它不是要倡導我們留戀過去,而是要提醒我們珍惜現在。珍惜現在的時光,珍惜現在的人,這很重要。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最後更新:2017-10-10 18:41:16

  上一篇:go 比小米6更值,胡歌代言的榮耀9降價,華為也瘋狂!
  下一篇:go 學倪妮、周冬雨穿這款褲子,各種腿型都能輕鬆駕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