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數字化和大數據實現彎道超車
過去5年,中國在“互聯網+”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世界領先的發展成就,典型案例如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這些領域的成就一方麵基於“互聯網+”產業政策的引導和市場化改革所釋放的活力,另一方麵也有賴於真實存在的巨大需求和中國的後發優勢。移動支付的巨大需求部分來源於中國第二代以信用卡為基礎的支付體係尚未完善,使用成本高,未完全覆蓋中小商戶,而歐美成熟的信用卡市場對於第三代移動支付也有需求,但不如中國的需求迫切。基於快遞的電子商務需求部分來源於中國傳統商業的發展局限,交通成本高,外出環境不理想等因素。借助於相對低的勞動力成本,中國得以在上述領域彎道超車。
中國保險業同樣具備相似的市場發展狀態和後發優勢基礎。中國保險業在傳統承保數據、模型、技術累積方麵與成熟市場存在差距,理賠服務中長期存在的誠信問題提高了整體賠付率和理賠管理成本,傳統銷售渠道相比於成熟市場手續費偏高,顯著提高了總體保費水平。因此,在保險市場的競爭性環境中,中國保險公司對於數字化及其產生的大數據對銷售、承保、理賠各個環節的降成本作用,存在巨大需求。
數字化(digitization 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各類信息轉化、存儲為計算機可以讀取、互聯網可以傳輸的數據,從而改變商業模式的過程。當這些數據的規模、種類超出傳統數據分析方法的處理分析能力時,即構成所謂大數據(big data),需要利用更高級的預測和行為分析方法來加以分析。隨著信息轉化、存儲、運算、傳輸能力和速度的不斷提高,成本逐漸降低,數字化和大數據為傳統保險業帶來變革的契機,也為中國保險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機會。
中國保險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具有後發優勢。後發優勢包括相對不成熟的傳統承保技術,在高速增長保險業中尚未定型的保守承保文化,這使得中國保險公司對於數字化有更大的內在需求和相對小的內部阻力。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領域的成功經驗,也促使中國保險公司以更為開放的姿態迎接數字化變革。此外,中國相對開放的隱私觀念,也有助於保險公司收集、儲存和處理信息,實現大數據的應用。
同時,中國保險業數字化也麵臨挑戰。首先是為創新發展保駕護航的體製機製尚待完善,數字化變革需要更靈活的股權結構,更多元的投資和願意承擔風險的改革者。結合混合所有製改革,引入抗風險能力更強、有數字化技術背景的民營資本來完成數字化變革不失為有效途徑。其次是大數據利用的技術人才挑戰,既懂金融保險又能夠操作大數據分析的人才極度缺乏,從而製約了大數據效益的充分發揮。第三是數據安全風險突出。數據安全風險是伴隨著數字化變革而產生的新型風險,保險公司雖然是專業化的風險管理機構,但數據安全風險管理對於保險公司而言也是新鮮事物。在管理數據安全風險的過程中,既不能因為有風險或者有幾個風險事故就減緩數字化變革,也不能放任數據安全風險發展,因為有效降低和分散這類風險對於成功的數字化變革尤為重要。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10 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