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80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格调高昂、明快、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秋天,李白寄居在鲁郡(现在的山东曲阜兖州一带),一次在宴送两位好友杜补阙、范侍御所做的一首送别诗《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唐代: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诗词开头点名秋日,指出了当时的时节是秋天,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但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

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傍晚,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诗人抓住这些自然景象,然后赋予自己的想象,用“将”“与”二字把它们连成一体,即使这些自然景色获得了个性和活力,为首句的“秋兴逸”作注脚,又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欢乐的心情。接着描写宴席上的热闹气氛,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欢快的乐曲声疾风似地飘荡在尧祠亭的四周,响彻云霄。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那种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而显得热烈、奔放。

最后描写送别的时间和景色,天色已经到了黄昏,白云飘向大海,大雁也消失在碧空之中。这两句既同“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相照应,又隐隐衬托出诗人和友人们临别之际相依相恋的深厚情宜。最后,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李白的这一首诗,即是送别也是抒情,诗的格调高昂、明快、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更新:2017-11-09 14:25:46

  上一篇:go 一周后上映!马云主演 女主角身手不凡 曾把王宝强一招制服
  下一篇:go 王健林:要把钱全捐给国家,还表示不让思聪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