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6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镇守街亭,而用“言过其实”的马谡?

熟读三国历史,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有次重要的战役,那就是街亭之战。街亭乃诸葛亮北伐最重要的战略据点,街亭一失,北伐满盘皆输,而当时诸葛亮身边有名将赵云,魏延,吴懿等,诸葛亮却偏偏力排众议用了参军马谡,导致守街亭失败,北伐失败。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镇守街亭,而用“言过其实”的马谡?

《三国志》记载: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大家都知道,刘备还是颇有识人之明的,刘备临死之前还叮嘱过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如果从后来的事迹看,马谡失街亭致使北伐功亏一篑,刘备可谓是识人有先见之明。其实不然,马谡还是相当有才的,街亭的失败,也并不是马谡能够挽回的。

史书记载: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请你再一次提出好计划。”马谡说:“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诸葛亮便采纳了马谡的建议。

《资治通鉴·卷七十》: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

不久,诸葛亮斩杀雍闿,并依照马谡之言赦免孟获,以使南中人心归服,因而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敢再次反叛(《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注引《襄阳记》: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马谡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一极具稳定蜀汉后方政治格局的战略十分具有远见卓识,为诸葛亮日后北伐奠定了稳定的大后方基础,马谡计策不可谓不高明。马谡在荆州士林算是后起之秀,是因为“马氏五常”的品牌效应,备受诸葛亮关注,时常在战略上给予诸葛亮很高的谋划策略,这样的人应该说非常的有才能,所以诸葛亮提拔他为贴身参军,常常与其议论军机大事。

加上其兄马良与诸葛亮的关系更新密切,《三国志》记载:“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有着这层关系,诸葛亮难免不想提拔马谡,毕竟他们都是荆州文官派系。而且从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来说,马谡只要在街亭为诸葛亮大撤退争取足够多的时间,就算成功,明显的是想为马谡立功的。

诸葛亮之所以不用名将魏延镇守街亭,除了诸葛亮和魏延之间存在军事战略分歧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诸葛亮只是想用魏延的勇武,没有让魏延独当一面的想法。

最后更新:2017-11-08 17:03:02

  上一篇:go 刘嘉玲、蒋欣现身《半生缘》剧组,网友吐槽:姐姐太老、妹妹太壮
  下一篇:go 马云都请他做阿里董事,影响力比李嘉诚还大,今却卖掉父亲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