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女兒四次離家出走!為什麼我們含辛茹苦,卻換來叛逆的孩子?
文 | 軒軒媽
最近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北京某小區裏,一位媽媽要拉著年幼的女兒一起跳樓,威脅出軌的丈夫。狹窄的窗台上,小女孩死死抱住媽媽,撕心裂肺地哭喊,“我不要,媽媽我不要……”
這一幕看得人心碎,網友也炸了,有人罵丈夫,也有人在責怪媽媽。渣男是可恥,這位媽媽是受害者,我能理解她的痛苦和絕望,但她確實該罵。
她錯就錯在,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甚至可以肆意決定孩子的生死。
“你是我生的,你的命都是我給的,你憑什麼不聽我的?”這就是父母的神邏輯。
父母過分的控製欲是種病態,正在無聲無息地毀掉孩子。
吳綺莉就是那種控製欲極強的媽媽。
前些天,有媒體曝出她和成龍的女兒吳卓林再次離家出走。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吳卓林第幾次離家了,她數次報警,稱被媽媽家暴、恐嚇,接著就是自殘,輟學,甚至自殺入院。
吳綺莉、吳卓林母女
吳綺莉難道不愛女兒嗎?也不盡然。很多采訪過她的人都說,她對女兒幾乎是溺愛,寵到女兒9歲還抱著上廁所,13歲還給她穿衣服。女兒和朋友出遊,她要不斷打電話詢問,“過的習不習慣”“有沒有想媽媽”。
她把自己的餘生,都和女兒綁在了一起:“做好我的工作,把我小孩帶大,她能開開心心找一個好老公,然後我幫她帶孩子,我這一生就好滿足。”
可是另一麵,吳綺莉又以愛的名義牢牢控製著女兒。
因為不被親生父親承認,吳卓林生下來就成為媽媽報複的工具,從小被貼上“私生女”的標簽,受盡白眼和嘲諷。吳綺莉卻自作主張把女兒拉到鏡頭前,任憑女兒被追問作為“私生女”的感受,走到哪裏都被跟拍曝光。
她體罰,強迫女兒整晚不準睡覺,用皮帶和皮鞭“管教”,還不準女兒和她看不慣的朋友來往,總之一切都要以她的意願為準。
綁架女兒的生活,從不關心孩子究竟想要什麼,沒有界限感,甚至缺乏起碼的是非觀。
她一手造成如今糟糕的母女關係,卻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父親缺位,母愛畸形,才18歲的吳卓林,童年和少年時代已經被摧毀。真心希望她今後的人生,可以不再重蹈母親的覆轍。
吳綺莉母女,讓我想起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電影《黑天鵝》。影片中,母親清高孤傲,女兒乖巧懂事,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同時也嚴格地掌控著她的生活。這讓女兒非常痛苦,漸漸開始探尋自己性格中陰暗放縱的一麵。
《黑天鵝》劇照
身為父母,如果不懂得放手,你最後得到的,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聽話”孩子,就是一個和你一樣失控的“敵人”。
仔細想想,父母對孩子的控製,其實從孩子出生時就開始了。隻不過,孩子年幼時,父母的控製幾乎等同於愛。
我們生下這個孩子,喂奶,哄睡,抱出門散步,按我們的喜好打扮孩子。我們全力愛著這個柔軟的小嬰兒,孩子還沒有太多的自主意識,一切全憑我們決定。
孩子長大一點,我們用自己的認知和理念去引導、教育,讓孩子按照我們期望的方向成長。這時候,如果孩子開始和我們出現矛盾,這種“不可控”就會讓我們憤怒和恐懼。
有一次,我給女兒買了一件外套,價格不菲,我自認為款式好看,質量也好。可拿回家後,女兒隻看了一眼就說不喜歡,好話說盡也拒絕試穿。我徹底失去耐心,忍不住批評了她幾句。
沒想到女兒委屈大哭,邊哭邊問我:“為什麼你們大人可以自己決定穿什麼,我就必須要穿不喜歡的衣服?”
我當場怔住。是啊,孩子再小也有獨立的人格,應該得到尊重,我憑什麼要把自己的標準強加於她呢。
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給孩子的關愛,已經成為一種越界的控製欲。
每個人在成為父母時就應該明白:我們把孩子帶到這世上來,他們卻並不是為我們而來。
不懂得這個道理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後,哪怕結婚生子,都不肯放棄對孩子的控製,這也是很多婆媳矛盾的根源。
與其說他們愛孩子,不如說是愛那種掌控一切的感覺。
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認為中國的媽媽之所以怨氣重,是由於婆婆越位、丈夫缺位,最終導致媽媽自己錯位。
爸爸不管孩子,她們也忘了孩子還有爸爸。得不到配偶的關愛和認可,媽媽們隻得把孩子當作全部精神寄托,把孩子這根“救命稻草”牢牢抓在手中。
我的一位遠房表姐,有孩子後就做起了全職媽媽,姐夫經商,在家的時間屈指可數,隻知道每月按時給錢。
表姐和婆婆關係也不好,還好有個聽話的兒子,所以每次和婆婆起了爭執,她都要抱著兒子哭訴:“媽媽現在忍辱負重都是為了你,媽媽生命裏隻有你,你以後一定要孝順媽媽啊。”
一旦兒子在某件事上沒有達到她的要求,她就要聲淚俱下地責罵:“你怎麼這麼不知好歹,對得起我為你做的犧牲嗎?”
可想而知,兒子從小就承受著多大的心理壓力,把媽媽的不幸福全部歸咎於自己。長期“洗腦”式的精神控製,終於爆發惡果,他在讀高中時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不得不休學治療。
聽過很多媽媽說:“讓我一輩子不見老公都行,最好就我一個人帶著孩子過。”語氣決絕,還帶著點自豪。
這樣的愛聽起來很無私,實則可怕,把母子關係推向病態共生的深淵。
隱形的爸爸,無所不在的媽媽,造成了孩子扭曲的婚姻家庭觀。
媽媽們,你可能不需要老公,但孩子一定需要爸爸。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把缺位的爸爸推得更遠,而是協助他們學會承擔責任,才能把你和孩子,從令人窒息的關係中解救出來。
各歸各位,才是家庭幸福的根本。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與自己分離。”
父母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嗬護孩子的成長;第二個任務則是和孩子分離,讓孩子學會獨立。
我們總抱怨當媽太累,那是因為媽媽把自己當成了孩子的保姆,事無巨細地包辦。一邊控製孩子,一邊又嫌棄孩子什麼都不會。其實,孩子遠比我們以為的要能幹。
我有位大學老師,對她兒子一直是“放養”。兒子兩歲時,就可以自己選擇今天穿哪雙鞋子;家裏要買新盤子,她會征求兒子的意見;兒子想學跆拳道和圍棋,就讓他去興趣班試課,再由他自己決定是否要學。
去兒童樂園,別的家長都在拚命指揮孩子“這個好玩,你去玩這個”“那裏排隊的人少,我們快過去”。她兒子卻唯獨對一排樓梯感興趣,反複爬上爬下樂此不疲。她也沒有幹預,就讓兒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是責怪他浪費了門票。
我們見過老師的兒子,四歲的小夥子,性格好,有教養,和陌生人相處很大方,還會以一種與大人平等的姿態,非常認真地和大哥哥們討論圍棋。而很多同齡的孩子,不是在被媽媽追著喂飯,就是被強製上各種早教班,童年起就得不到快樂。
老師說:“我是生養了他,但不代表我就有權決定他的人生。我會在他年幼時保護他,未來更長的路他必須學會自己走。他是他自己,我隻是他媽媽而已。”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適時地收回拉扯著孩子的手。
正如紀伯倫在詩中寫的那樣: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尹建莉說過,真正的父母愛,應該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全心全意愛孩子,並不意味著失去自我。父母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相愛,所以彼此尊重,能坦然接受分離。
學會放手,是為人父母無比重要的一課。
真正的父母愛,就是一個漸漸分離的過程。愛孩子,就別親手剪掉他們的翅膀。
你是懂得放手的父母嗎,寫留言說說你的想法,我們在留言區等你。
親寶寶原創,轉載請聯係授權。
親寶寶APP,記錄寶寶成長,分享科學育兒知識,一家人的親子空間,歡迎下載哦~
最後更新:2017-10-08 21:40:48
上一篇:
胡歌女友遭曝光,簡直配一臉,有圖有真相!
下一篇:
周冬雨封影後很多人不服 看了她的照片立刻都閉嘴了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