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折腾、不将就的初烧好声音——vivo XE1000耳机
在现今越来越多手机厂商不赠送耳机的大趋势下,手机业界仍然有那么一股清流,这就是一直坚持标配耳机、贴膜、手机壳的vivo,这样的配置可以说是非常厚道;虽然原厂耳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完全可以满足接打电话和听音乐的日常需求,不过对于要求更高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标配耳机还是差那么一点意思,特别是vivo Xplay6这类Hi-Fi级别的手机如果没有一副好的耳机,是难以满足它强大的性能的,然而对于很多初烧的机友来讲,买什么样的耳机才能算是Hi-Fi?真的是个难题。
可喜的是在千呼万唤之后,vivo 终于推出了自己的头戴式耳机XE1000,从编号上可以看出这应该是vivo耳机系列里的旗舰产品,从官方介绍来看,此款耳机采用了瑞士定制的45mm CCAW单元、三明治振膜、第三代Tesla电磁回路设计,用手机之类的小功率设备就能轻松驱动,可以算是亮点颇多;
虽说早在2016年XE1000就已经曝光,但可能是为了达到更完美的效果,XE1000又经过了超过20个版本的声音调试,来自日本、德国、美国的振膜和单元更换5套以上,巡回试听六地,经过漫长的反复调试,最终才完成如今的XE1000的声音调教,看到此处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这么长时间的等待是否值得?这XE1000又是否能承担的起vivo家的Hi-Fi旗舰耳机的重任?下面闲话不多说,为大家献上本次简评。
vivo XE1000耳机的参数:
振膜类型:三明治振膜(瑞士定制)
磁通量:3Tesla
单元类型:45mm CCAW单元(瑞士产定制)
频响范围: 20Hz-25KHz
额定阻抗:100Ω ±15% (@1000Hz)
灵敏度:100dB±3/mW (@1000Hz, 1mW 20μpa)
线长:1.3m (可换线)
连接器:3.5mm 镀金插头
频响范围:100Hz-10000Hz(@ 1000Hz 94 dB SPL)
灵敏度:-38±3dBV/Pa(@ 1000Hz94 dB SPL)
vivo XE1000的包盒包装与vivo手机外包装风格高度一致,一眼看去是满满都是vivo 手机家族特有的、浓浓的白色极简风。
侧面的透明开窗让你不用打开包装就可以对耳机的颜色、大小、工艺一目了然。
vivo XE1000盒子的另一面采用了高光透明UV印刷,非常低调简洁,金属蓝色的圆圈则是XE1000耳机上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从我一开始接触vivo的时候记忆中它的手机就始终是这样的包装,并没有像某些“友商”那样——今天牛皮纸MUJI风格、明天又学水果机白盒彩图的盲目跟风,从包装这一件最简单的事情可以看出vivo在前进的道路上应该从来没有迷失过。
打开外盒后的vivo XE1000耳机是夹在一个黑色的附件纸盒上的;
vivo XE1000这样的设计即可以节省空间,又可以在平时不用的时候将内盒作为耳机底底使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vivo官方对于vivo XE1000这种格状的纹理叫做“暗纹微光铆钉”,据说这采用的工艺为:特殊钻石刀精铣铝合金成不规则棱面,历经40分钟切割后和打磨后两次氧化的结果,耳机的外壳其它部份,通过特殊刀具精铣、氧化喷砂等工艺呈现出低调的哑光磨砂与银属切削的亮边相对比的视觉效果,不管是视觉还是手感都非常的精致。
比较可惜的一点是vivo XE1000并没有采用可折叠设计,这与它全罩式耳机的大块头体积有一定的关系。
耳机的旋转支架在调节时有一定阻尼感,当旋转和定位时的手感相当细腻,耳机外壳上有着与白色外包装盒上一样的蓝色圈圈,相对于市面上常见的那种黑灰色的耳机,有着更好的画龙点睛的效果。
vivo XE1000不仅支架可以水平转动,耳机在垂直方向也可应对不同的头型,从而在三个轴向上实现调整,充份的贴合不同的头型,从而更好的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vivo XE1000的头梁和耳罩都采用了进口蛋白皮材质,手感柔软且舒适,透气性方面要好于普通的国产材质,在缝制工艺上采用了手工缝制,制作精细度上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奢侈品;头梁的填充也恰到好处,可以减少长时间佩戴的不适。
头梁的内部材质为铝合金,共有九段大小可调,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在测试期间经常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并没有不适的“夹头”感,
长时间坐飞机或者火车的时候是长时间头戴耳机最多的一个场景,几下小时下来也不会因为闷气或夹头而有想把它立刻摘下来相法,一路有音乐相伴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vivo XE1000插头的外壳是金属材质的,比较有质感。
vivo XE1000的3.5MM 镀金插头,线材虽然比较“粗壮”,但手感其实相当柔软,线材据官方资料显示采用了TPE单晶材料,可以保证更好的声音品质。
比较遗憾的是唛的部份并没有采用金属材质,如果能够上与耳机外壳相呼应的金属外观,并且按键的手感再干脆一些,就再好不过了。
vivo XE1000的耳机线采用了可换线的设计,可插拔的线材不仅可以提升便携性、减少线材的折损,更让vivo XE1000的可玩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方便用户在后续可以通过换线等方式对音质进行升级。
XE1000采用了45mm CCAW单元,据说是瑞士定制的,此款CCAW的特色是拥有高动态和高解析力。复合三明治振膜的采用会更有利于低音的下潜和高音的延展;XE1000内部设计的第三代Tesla电磁回路,据说能效比例是普通耳机的1.5倍,所以就算手机这样的低推力设备也完全不用担心不能够轻松的驱动。
写到这里,作为一个“拆精”的我,不禁有些手痒,我非常的好奇这副vivo XE1000耳机里面会是什么样子,那牛逼的CCAW单元是否有着惊为天人的外观? 在纠结了很久之后,我终于小心翼翼(哆哆嗦嗦)的打开XE1000来个一探究竟。
取下第一层黑色的耳机护网后,发现还有一层白色无纺布牢牢的封住了保护罩,这样的设计应该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从正面进入扬声器单元,从而防止影响音质? 接下来……因为是全新耳机实在下不了手进行破坏性拆解(也担心日后进灰以及影响质保,最后还是作罢了),看来暂时无缘从正面一睹CCAW动圈单元的真容了。
不过从反面倒是可以看到CCAW动圈单元中间的一小部份,从颜色和材质上看它是半透明的,比较有趣的是表面的纹理并不光滑而是像橘皮一样(蛮特别的),金属的电磁单元上并没有任何的标识和文字(仅有三个记号笔手书的神秘数字);另:据网上传言XE1000仍然是由之前XE800等耳塞的厂家VSONIC代工的,除此之外就再无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了(这个谜底有待以后来破解)。
耳机的外壳内侧据我猜测是出于隔音、抑制共鸣方面的设计,粘贴了一层黑色的吸音材质,有这样周到设计的耳机,并不太多见(也许耳机拆的太少了,看来以后还需努力),就本次拆解来看XE1000从整体的做工、材质方面都属于中规中距的大厂风范。
另:从本次简单的vivo XE1000拆解来看,其实内部还有蛮大的空间可以塞下一些电路之类的,所以我不禁又要开始YY,不知道以后vivo XE1000会不会推出主动降噪版本,毕竟有这么大的空间不用上的话,实在是有些可惜。
拆完了不禁要再多啰嗦两句:vivo XE1000的全罩式耳罩,这种形式的耳罩可以有效隔音和减少漏音,长时间佩戴时耳机对耳廓的压迫感也是最低,因为采用了透气性极佳的全罩式耳罩,即使是在炎热的天气中佩戴,也不用担心会有过于闷热的情况发生;当然全罩式耳机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在试听环节中明显可以感觉到相对于贴耳式耳罩,vivo XE1000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距离感,在仔细研究了耳罩的结构后,我发现可能是耳机外壳比较大的原因,当然vivo XE1000貌似是不可以更换其它形式的耳罩的,从这一点来说有一些小小的遗憾,正所谓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
在仔细把玩vivo XE1000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暗纹微光铆钉”的外表面,其实并不是无时无刻的显现的,就象上面的某些角度的时候,耳机的外壳看上去就是低调的哑光金属灰色,也就是说这“暗纹微光铆钉”其实是一种“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对于很多觉得“暗纹微光铆钉”太过高调的用户,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vivo XE1000的侧面设计也算是低调中带着一点点小“闷骚”型的特殊效果吧。
试听环节
既然是耳机评测,当然少不了实听环节,考虑到大多数的用户都会采用手机听歌,所以本次评测主要使用了iPhone7(转接)和vivo Xplay6来进行实听测试,之所以选这两部手机,一来是因为iPhone声音素质不错并且保有量比较大,而vivo Xplay6作为vivo家的影音旗舰&当家花旦,拥有着ESS定制版的ES9038 DAC硬解芯片,理论上是当然是vivo XE1000的最佳拍档,并且是本次评测的必选项没有之一。
目前vivo XE1000的市场定价是1999元,本次因为时间比较仓促准备不足,手头虽然有一堆耳塞,差不多价位的头戴耳机却只有一副主动降噪的实在不太合适进行比较,所以只能有请另一副“友商”的499元耳机来比较一下音质(下面简称此款耳机为499元耳机),虽然vivo XE1000的胜出毫无悬念(价钱在那里放着呢),但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印证一下vivo XE1000是否物有所值或者说物超所值。
首先我播放的是赵鹏的《被遗忘的时光》,vivo XE1000对于赵鹏的男低音的表现非常磁性、温润,别有一番韵味,而且协奏部份的提琴声的高音则非常通透明亮而不毛刺,而当播放“船歌”的时伴奏的大鼓的敲击声则可以体会到较深的下潜,vivo XE1000在播放这张专辑时给人的印象是人声的表现结像比较清晰,对于低频的量和下潜都比较让人满意,而用友商的499耳机播放时,首先音量明显要高出15%左右(这也印证了vivo XE1000 的100Ω 高阻抗 与友商 32Ω 阻抗的差别),友商这只耳机的低音相对于XE1000的量要多出不少,不过却是那种有量没有质的效果,相对于XE1000的低音有种比较模糊的感觉,当音量增大的时候感觉轰头的厉害,其次就是高音方面有些发暗,特别是当《被遗忘的时光》那段协奏的提琴进入的时候高音的音色明显发暗,比较之下还是XE1000的高音更加的通透和明亮。此款499元耳机对于人声部份的结像也相对于XE1000要“朦”上许多,在人声的表现力上相比XE1000的韵味来讲当然也会失色不少。
低音测试我平常比较喜欢用宋冬野的《安和桥》的前奏来测试音响的中低音,在前奏里有一段非洲手鼓和中国大鼓的齐声合奏,XE1000对于非洲手鼓的表现特别是手鼓鼓点的弹性和韵味十足,对于中国鼓低沉的声音,XE1000低音的量方面略显乏力;而499元耳机对于大鼓与非洲鼓声显得特别的分离不足,相比XE1000的清晰感,这两种鼓声听起来有些混成一气的感觉;听到此处,已经可以下定论这499元与XE1000比起来真是一分钱一分货的真实体现,当然有人会说XE1000的价格也许比起低端高出了太多,不过想到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照相器材的性能提升5%通常价格可能会翻几倍(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性价比),也许就释然了吧。
接下来把索性把那499的便宜货扔在一边,开始用XE1000用心的欣赏音乐,当我播放《LudovicoEinaudi》的钢琴曲时,XE1000里的钢琴的声音非常明亮、晶莹,大师的每一个琴键敲击都好像玉珠从盘中掉落一般干脆利落(真的有些意外XE1000竟然是这么适合欣赏钢琴曲)。
当播放 普列文指挥——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在XE1000里所有的铜管乐器非常的明亮(XE1000那种清晰的高音的确是亮点),小提琴前奏曲里有种轻盈、飘忽的曼妙之美,而当所有的乐器一起合奏时又气势磅礴,如同从美梦中醒来一般,XE1000所展现出的层次丰富的音场,没有任何浑浊不清的现象,所有的大动态表现也是特别的收放自如。
因为我比较少听华语流行,所以干脆用一首RAP来充当流行音乐进行测试,Eminem 的《Mockingbird》,这首曲子是我的最爱没有之一,这是Eminem写给他女儿的歌,也是阿姆为数不多的没有粗口的温情的歌;用XE1000听来歌曲里强劲的鼓点配合着低驾钹的击打声,仿佛声声都敲进你的心灵深处,印证了XE1000对于流行、说唱类的表现力也是游刃有余的;
结语
XE1000的强项在我看来偏向高中音和流行音乐,对低音的量则显得稍稍有些不足,不过低音的质倒是还可以(又有质又有量的低音耳机,通常高中音又有些欠,如果十全十美的耳机往往都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天价,所以音效这个东西自己喜欢就好);通过前期的简单拆解我发现 XE1000内部还有很大的空间,也许在后续的版本中XE1000存在着推出主动降噪耳机的可能性(长途交通工具出差狗的福音),全罩式的设计令XE1000的隔音效果比较明显,舒适度也非常的高,但凡事有利则有弊,全罩式与耳道距离较远会令声音有一些距离感,后续vivo如果考虑出一款贴耳式的耳罩,想来会令对声音要求更高的用户更加满意的同时,也可以对耳机的便携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折叠耳机);目前虽然在烧友当中vivo的名气可能暂时还不会一下子叫得很响,但仍然不可否认XE1000是一款音质非常出众的好耳机,我想:不折腾——给用户最好的产品到手即用,不将就——每一处细节都体现vivo的用心和专注,这就恐怕就是对于vivo XE1000最忠肯的评价吧?
最后更新:2017-10-08 0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