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過子午穀奇襲長安,諸葛亮為何拒絕魏延“良策”

在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時候,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穀奇謀:自己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穀快速趕到達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穀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而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凶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拒絕魏延的提議。後世有人認為諸葛亮過於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穀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時機,這個問題被後人爭議了近千年。

那麼,假如真的按魏延的計策行事,能夠成功嗎?

首先,從地理位置來說,子午穀雖然是一條近道,關口也無人把守,但是也有三百多裏,道路艱險不利於行軍,既然是奇襲,一定要講究效率,輜重是帶不了的,就算五千人出了子午穀,還有多少精力去拿長安城?

雖然,長安守將夏侯楙庸腐不假,但長安城畢竟大城池,倘若夏侯楙稍微堅守一下,稍微拖延一下時間,魏延的糧草耗盡,附近郭淮前來救援,魏延與一萬軍士則俱損沙場。就算夏侯楙立馬棄城而逃也得留下大批糧食,萬一他一把火燒了糧餉,蜀軍又得餓肚子了。

而且,這次偷襲行動必須保證消息絕對保密,否則,路遇伏兵有去無回。在明朝末年,闖王高迎祥也用過此計,率軍進了子午穀,想要偷襲西安,結果陝西巡撫孫傳庭早就帶著兩萬兵馬在路上等他,高迎祥兵馬雖多但道路狹隘難以施展,所以導致全軍潰敗,他本人也被俘,隨後押往北京淩遲處死,於是從此闖王這個名號就是李自成的了。

諸葛亮為什麼拒絕魏延的奇謀呢?

此舉太過凶險,這隻是第一個原因,因為五千精兵對於本來就弱小的蜀國來說是一筆極其重要的資源,容不得差錯。

其二,就算魏延計謀成功,拿下了長安和潼關,作用也並不是很大。因為當時的長安不比漢朝的時候,是重要的經濟和政治中心,當時,長安在之前董卓的暴虐統治下,早已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曹操也隻是派了個夏侯楙隨便守下,重要的地方,曹操會不重視?蜀國若是得到長安,也難於經營,並且根本守不住。

其三,諸葛亮的戰略中心根本不在此,他深知蜀國那時候根本沒能力消滅魏國,堅持北伐的目的隻是以攻代守,將戰場拉到秦嶺以外,占領隴西地帶,建立緩衝區,避免魏國擴張過大,對蜀漢形成壓倒性威脅,擴大蜀國的生存機會。

雖然說,魏延子午穀奇謀不失為一條良策,但是除非魏國和蜀國實力對調,才有資本去實施這條計策。

最後更新:2017-10-08 21:09:09

  上一篇:go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劉禪要對他進行持續29年的報複?隻怪諸葛亮生前做得太絕了!
  下一篇:go 王健林不做首富:頻繁表態要響應號召 把投資放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