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0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為什麼劉備死後,諸葛亮再也沒有在軍事上有大的勝利?

蜀漢中後期再無大勝,不是因為諸葛亮軍事才能退化,而是由於三國鼎立之勢已成,以蜀漢的弱小國力,很難在主要戰略方向上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失去荊州,再加上夷陵之戰慘敗,蜀漢向東出川的路已被堵死,荊州是肯定奪不回來了。諸葛亮5次北伐,實際上到第3次北伐結束時,就已經達到了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所說的“進攻頂點”——繼續向北進攻關中和隴右幾無可能,也就是說雍州是沒戲了。

劉備死後,三國中曹魏最強、孫吳次之、蜀漢最弱的格局,已基本確定,但這並不意味著蜀漢已完全喪失後來居上的可能,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麵對曆史的重大轉折時刻,諸葛亮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蜀漢實現富國強兵,或者起碼能夠穩固自保?道理很簡單,就是將國內力量轉向“戰略大後方”——南中。

三國時代的南中包括今天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西南部,麵積占蜀漢約一半的版圖,人口也不少,史載至少有70萬人。

而蜀漢立國40多年,由於連年征戰,每次北伐都要調動全國30%至50%的男性青壯年從軍,或直接當兵打仗,或充作民夫運輸軍糧輜重。這樣做的惡果就是蜀漢戶籍人口(不含南中)一直徘徊在100萬人左右。

在古代特別是武力至上的三國時期,隻有人多才能力量大,才能笑到最後統一天下。曹操從起兵之初就到處搜羅甚至掠奪人力資源,比如收編青州兵、俘虜烏桓部族等。孫吳政權也不例外,數十年如一日地發兵征剿江南山越(少數民族),從中擄得人口多達百萬之眾。

反觀諸葛亮呢?除了一次又一次地勞師遠征,就是沒有想過集中力量開發人力、物力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南中地區,從而養精蓄銳、休養生息。古代戰爭(其實現在也一樣)打的是什麼?比拚到最後不還是綜合實力嘛!諸葛亮參不透這一層,卻一意孤行地繼續北伐,不僅勞而無功,還導致蜀漢國力損耗嚴重,而他自己也身死五丈原,真是可悲可歎。

最後更新:2017-10-24 08:25:19

  上一篇:go Angelababy首次爆料:和陳偉霆分手的並且嫁給黃曉明的原因!讓人心疼!
  下一篇:go 《絕地逃亡》:成龍式動作喜劇,也到了過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