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諸葛亮別稱臥龍,龐統別稱鳳雛,但司馬懿別稱更勝一籌!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中國人都會有一個別名,有些還是別人送的。如三國時期的臥龍和鳳雛,三國中俗稱得“臥龍鳳雛”其一便可得天下,但劉備得二人,而失天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在早年的時候就有鳳雛的稱謂,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稱謂,自然是與其本人的才華分不開的,因為鳳雛就是小鳳凰的意思,龐統畢生的經曆就是對鳳雛稱謂的有力證明。一開始的龐統本打算是侍奉孫權的,無奈孫權更看重周瑜,不得已在諸葛亮的推薦之下他來到劉備身邊,隨著與劉備的加深了解,兩人成為談天論地的人君臣關係,成為劉備次於諸葛亮之外可以信賴任用的人。

諸葛和司馬都是大家族出身,不同的是,諸葛是荊州文化朋友圈的代言人,司馬是北方地主朋友圈的代言人。而諸葛亮的稱號是“治世良才”、“臥龍”、“天下奇才”,其中一個是司馬懿送的。

翻閱三國曆史,人們或許津津樂道於“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的“伏龍鳳雛”何許人的討論,但卻絲毫不過問並列其後的“塚虎”稱號人物所在,個中原因,或如筆者前文所述。大家或許也都知道,“塚虎”指的是司馬懿了。

塚虎的意思是盤伏在石塚中的勐虎,用以比喻待時而起的大才之人,塚在此意為墳墓。塚虎是對司馬仲達的稱謂,曹操曾察其有雄豪誌,聞有狼顧相,驗之果然。“塚虎”不同於“臥龍”、“鳳雛”等飄逸雅致的綽號,聞之令人望而生畏,這一外號符合司馬懿隱忍持重,令人可敬又可怖的性格形象。司馬懿與諸葛亮、龐統、薑維合稱“臥龍鳳雛幼麒塚虎”。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軍事上,諸葛亮善攻,司馬懿被動善守。司馬懿采取的策略就是:拖。而諸葛亮呢?遠途而來,供給不足,希望速戰。於是乎,諸葛亮時而詐敗,甚至擺出班師的架勢,希望誘司馬懿出戰,而司馬懿一旦出戰,由於事先未做充分部署,吃敗仗是遲早的事。所以經過多次上當之後,司馬懿始終采取避戰的策略,來消耗蜀軍的士氣。對於此種策略,諸葛亮也是一時無措。

司馬懿的野心並非一人之下,而是萬人之上,頗有“狼顧之象”。所以,選擇了一條最容易也是最艱難的道路——忍。所以三國初期他默默地在曹操手下做一幕僚,他知道曹操能耐大,便不和他作對,終於在建安二十五熬死了曹操。後來又熬死了諸葛亮,熬死了曹丕,一步一步地如履薄冰,終於滅掉了曹氏家族,一統中原。可以說,他的這個策略是非常成功的,雖然在前期並沒有什麼奇謀,但是到最後能並吞三國,這才是最重要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神化了,司馬懿更是以奸臣的麵目出場。他與諸葛亮鬥智鬥法,諸葛亮都略勝他一籌。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司馬懿早期一直被曹操壓製著,沒有表現才華的機會。

曹操的評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曹操對他一直懷有戒心,不曾想自己的葬禮卻由司馬懿主持,因為他贏得了繼承人曹丕的器重。後來曹丕駕崩,曹爽篡奪了司馬懿的兵權。司馬懿並不著急,而是詐病讓他失去警惕,暗中周密布置,最終發動兵變廢掉了曹爽。

最後更新:2017-10-20 00:15:21

  上一篇:go 薛之謙劉維世紀同台,故事都在歌聲裏!
  下一篇:go 《我是歌手》名單出爐,薛之謙踢館,再紅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