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化騰:弘揚粵商精神 譜寫改革發展新篇章

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 馬化騰 金羊網記者 林桂炎 攝

近40年改革開放,勇立潮頭的粵商群體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支實力強勁的生力軍。今天(19日)2017粵商大會在廣州召開。來自全球的千名粵商代表與各界人士齊聚羊城,共商發展大計。

會上,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馬化騰進行了發言,稱創新發展是不懈追求的目標,發展實體經濟是具體路徑,而粵商精神才是這裏麵的一個關鍵內核,沒有粵商精神的存在,就找不到正確的路徑、達不到既定的目標。

馬化騰發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在粵商大會上,與大家分享對粵商精神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今天的主題是“弘揚粵商精神,引領創新發展”,我的理解,創新發展是不懈追求的目標,發展實體經濟是具體路徑,而粵商精神才是這裏麵的一個關鍵內核,沒有粵商精神的存在,就找不到正確的路徑、達不到既定的目標。

粵商精神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更像是我們IT行業講的TCP/IP協議,或者說是程序的源代碼,是一個文化符號、文化基因,一個標準化接口,植根到粵商群體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追求當中。

作為在廣東成長壯大起來的企業,騰訊和每一個粵商企業一樣,都有著這種粵商精神的烙印。在騰訊內部,每一個員工的工牌背麵,都印著“四大神獸”,包括長頸鹿、海燕、犀牛和犀牛鳥、鸚鵡螺,分別代表著騰訊的四種企業價值觀:正直、進取、合作、創新。正是有了這些價值觀的支撐,騰訊才能一直堅守初心,慢慢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我認為,這些價值觀和千千萬萬粵商企業的價值觀一樣,都是粵商精神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直接體現。

經過千百年的文化積澱,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塑造,在壯大實體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的今天,粵商精神有了新的豐富和升華,更加具有時代的特征。我認為,現在的粵商,普遍擁有以下幾個特質:

一是務實的作風。實幹出實業,愛拚才會贏。廣東的實體經濟、製造業做得又大又強,在轉型升級上走得那麼靠前,培育了格力、美的、比亞迪等一大批製造業強企,和粵商務實、實幹、實在的性格分不開。我們做互聯網產品也一樣,做出來的遊戲也好、應用也好,首先要經過自己那一關,才能推出去,以用戶的體驗、用戶的滿意度作為最高標準,隻要符合這個標準的,就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竭盡全力去做。

二是創新的精神。敢為天下先,敢喝“頭啖湯”,是大家對廣東人、對粵商的直觀印象。春江水暖、粵商先知,敢闖敢試、勇於創新,一直以來都是廣東這個地域的主要基因。無論是大疆創造無人機新市場,還是華大基因從1%的人類基因圖譜開始創業,這種創新,是一種低調、穩健的創新,不是好大喜功、盲目冒進,用IT行業的話叫作“迭代創新”,允許試錯、小步快跑,順應形勢和用戶需求進行創新,這應該說是粵商的強項。

三是開放的胸懷。廣東位處沿海,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對時代趨勢有天然的敏銳度,也是吸收外部優秀資源最快、最高效的地方,這些都鑄就了粵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開放胸懷。從這個意義上講,粵商和粵商精神,其實是“開源”的,無論晉商、徽商、浙商,甚至外商等等,來到廣東,在粵言商,就成為了粵商的一份子,這些商人群體的精神,也豐富了粵商精神的內涵。

四是常懷感恩的心。我們深知,粵商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關心,離不開家鄉父老的厚愛,也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粵商應該是最有“人情味”的企業家群體,在教育、扶貧、環境保護等各個公益領域都有很多粵商的身影。根據今年福布斯慈善榜單的不完全統計,廣東捐贈企業數位居全國第三,捐贈總額占上榜名單的一半,恒大、碧桂園、僑鑫集團等榜上有名。這幾年,騰訊在互聯網公益也作了一些探索,成立了第一個互聯網公益慈善基金,發起“99公益節”,以等值配捐的形式發動更多網民參與慈善。感恩社會、回饋社會已經成為粵商的重要共識。

如果把視野再擴大,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都受到粵商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粵商精神就是灣區精神的生動映射。現在,粵港澳大灣區正處於落實加快、建設提速的重要時期,我借這個機會也唿籲一下,無論是製造業、房地產、互聯網,還是傳統行業、各行各業的粵商、各位企業家,一起推動灣區的建設發展,打出一副好牌,讓粵商情懷、粵商精神隨著國家戰略的腳步走出廣東、走向“一帶一路”、走向世界。(金羊網記者 馬化展)

編輯:鄔嘉宏

最後更新:2017-10-08 13:57:08

  上一篇:go “超凶爸爸”陳小春,鏡頭下的他沒想到還是個慈父?
  下一篇:go 韓雪去歐洲遊玩不帶這麼美的,藍色防曬衫映襯著倫敦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