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要給達摩院1000億!少林寺你怎麼想?
投資界——
中國創業與投資第一門戶
晚上要唱歌,我都很緊張,高曉鬆跟我說,你唱得好,大家不高興;你唱得不好大家才高興。我也想對你們說,不要怕跨界,不要怕出醜。隻有敢跨界唱歌、跳舞,做小醜,我們才有未來。
作者|牛耕
剛剛的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宣布成立“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DAMO表示“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中文名則由馬雲在兩周前敲定。達摩祖師在此悟出少林武功,成天下武學源頭。馬雲則希望它聚天下精英,“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成為未來世界的搖籃。
“阿裏巴巴不會永遠活著,每家公司都有生命周期。”馬雲說,他希望能留下三樣東西:達摩院留下科技創新;湖畔大學留下企業家精神;阿裏巴巴留下家國情懷。
因此,他希望達摩院能比阿裏活得長,20年後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解決1億人就業,服務20億消費者,幫助1000萬企業盈利。聽起來,馬雲把今日阿裏巴巴的成就,翻了數番寄托在這個孩子身上。
達摩院確實人才濟濟,僅10人名單就匯聚2位中國兩院院士、3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它既研究基礎科技創新: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係統;也希望助力技術與產業的融合。
可以說,馬雲把未來最好的想象,都寄托在今天成立的“達摩院”上,視之為擁有25000技術人才、5億用戶的阿裏,對世界交出的答卷。
達摩院要比阿裏活得長,1000億投出一個信仰
達摩院不隻是技術的研究院,它要解決人類的問題、未來的問題。
達摩院要自己掙錢。雖然阿裏會投入100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尋找人才、發展技術,但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天下任何人都靠不住,隻能靠自己。
在這點上,達摩院寄托了阿裏巴巴自己的期望:我們不希望未來由規模帶來利潤,它必須由技術和創新取得。
曾經阿裏巴巴很有爭議,說你們好像什麼都插一腳,無處不在。我想了想還真是,真想不出有什麼是我們不做的。但這並非由於投資和規模,而是因為互聯網本身就是革命,是電力,新時代的思想和技術。有哪個行業不擁抱電力嗎?互聯網也是如此,行行業也都要加入。
阿裏巴巴就是借別人的力發展起來的。有人說“你們是外資企業”。不是。我說阿裏巴巴是利用外資最好的企業。我們用日本的錢、美國的錢服務於中國市場、聽從中國創業者。如今,阿裏巴巴希望用技術服務全世界,沒有全世界的錢就沒有中國電商,如今我們要反過來,走出去,建設一帶一路,幫助其他國家發展。
企業家和學者互相鄙視,活不到未來
阿裏巴巴成立前十年,我不許內部提成立研究院,因為他們研而不發。這也是我思考的問題:達摩研究院和微軟、IBM、貝爾的研究院有什麼不同?不同就是,它要解決學者和企業家割裂的問題。
我覺得中國的大學就很有問題,教授學者看不起企業家,覺得你們太勢利;企業家又看不起知識分子,覺得你們隻會做研究,90%的科研成果死在實驗室裏,真是悲哀。我去美國,他們的學者聽起來都像商人,企業家和科技結合緊密,我覺得這才是未來。
其實想想,企業家就是“社會發展的科學家”,我們的資源非常少,做企業又要懂科技、懂管理、懂人文科學。我們有三個非常值得學習的特質:
1、樂觀主義:我們不是看見了而相信,而是相信才能看見。18年前我打死也不會相信阿裏能做這麼大,但我們相信電商、相信互聯網。
2、強大的擔當、家國情懷。企業家是為別人解決問題的,以天下為己任。
3、創意、創新、創造,永遠擁抱未來
我敢說未來10年,如果中國企業家不能跟科學家公事,肯定走不長久,沒有利潤。同時科學家也要有企業家的意識:以結果、效率和公平為導向。你不能做半天什麼都沒出來;也要考慮效率,你5塊錢做,他3塊錢,你就沒戲;公平則是要服眾:你看企業家很難強迫別人做什麼。
“馬雲不懂技術?”其實我最有技術的信仰
未來會是什麼樣?技術是生產力,數據是生產資料,物聯網是生產關係。未來我們評價一個地方發不發達,不看是否通路,而看是否通數據,看互聯網的覆蓋率。未來一定屬於利用互聯網最好的公司。
現在還有人擔心,技術會不會取代人類,消滅就業?互聯網會不會加大貧富差距?這樣想的人一定是缺乏自信和對未來的想象力。技術是為人而存在的,技術發展會帶來新的就業。如今會有人說“汽車害死了馬車夫”嗎?
他們沒有考慮到,IT時代是二八理論,但DT時代(Data technology)是八二理論,技術一定是普惠、個性化的。未來沒有Made in China,沒有Made in America,隻有Made in Internet。
有人詬病全球化,因為它沒有惠及所有人,但技術一定是普惠大眾的。在互聯網時代,所有企業,即使小企業,也必須是跨國企業。阿裏巴巴就是要讓技術普惠,讓所有企業分享技術紅利。
對技術擔憂,我覺得有時候人類太狂妄,有時候又太自信。人跟Alpha Go下圍棋,輸了就沮喪失望,其實那又怎麼樣呢?圍棋是人類自娛的,人就不應該跟它下,Alpha Go對陣Alpha Go 2.0,機器跟機器比才正常。汽車跑得快,你會去跟汽車賽跑嗎?你隻會鼓掌,很好,發明它就是用來跑的。跟它比跑步,你永遠比不過它。
但人又永遠會超過機器,人有智慧,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這是三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人有愛,有使命感,這是獨特價值。
我要下一個論斷,過去兩三百年,人在變成機器,但未來機器要變成人,它能自主學習,向人學習,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要怕出醜,在未來麵前,我們都是孩子
我們對未來的想象都太禁錮了。我覺得未來,製造業根本不是就業的主要來源,而是現代服務業。人的壽命將越來越長,花在路上、外地的時間會越來越多,現在人一生要走30個地方,未來會是300個。
所以,汽車不會是無人駕駛那麼簡單的,現在對出行的想象還被禁錮,未來汽車工業一定是天翻地覆的。
未來,人一定是每天隻工作3小時,一周隻工作3天的。有人問那豈不是很閑?其實會比今天還忙。我記得我爺爺在田裏幹活,一天要幹16小時,每周就休息一天。我一天工作8小時,一周能休息兩天,但我現在就比爺爺忙多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真正的未來就是一個:能定義清楚的都不是未來。在未來麵前,我們都是孩子,沒有專家,一樣幼稚。你看孩子就從不擔心未來,年輕人也不擔心未來,他們隻擔心我們,擔心我們把他們拖進預設的未來裏。
他們don’t want to be informed,隻想被involved。這是今天的金句,要記好。
我們麵臨第三次技術革命,挑戰確實很大,但這挑戰是來自對未來的恐懼和想象力的缺失。能讓我們走下去的,隻有擔當、樂觀和學習的能力。
晚上要唱歌我都很緊張,高曉鬆跟我說,你唱得好,大家不高興;你唱得不好大家才高興。我也想對你們說,不要怕跨界,不要怕出醜。隻有敢跨界唱歌、跳舞,做小醜,我們才有未來。
更多新聞請打開投資界小程序
最後更新:2017-10-12 19:35:06
上一篇:
楊洋鄭爽現場秀甜蜜,真的太甜了,真希望他們在一起!
下一篇:
馬雲李健同台飆傳奇,高曉鬆直懟馬雲:你唱的不好大家才高興呢!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