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阿裏巴巴算什麼?他開了千家網點後這樣說

導言:零售業正走在一道分岔路口。一方麵是電商平台的興起與百貨、超市為代表的實體店的衰退。

正文

在過去的幾年裏,零售行業遭到淘寶、京東等互聯網公司的致命衝擊,從2011年起,關店風潮席卷各地,同時,店鋪租金價格以每年12%的速度下滑。在所有亟待轉型的傳統產業中,零售服務業也許是最水深火熱的。

可就是從2013年12月起,一位1977年出生的湖北人開始涉足百貨行業,到現在,他已經在全球陸續開出了1100多家名創優品店,到2015年底實現銷售額50億元,這無疑是本年度來最引人注目的逆勢成長案例。

我曾經好奇地走進過一家名創優品,它開在上海金山區的一個萬達廣場中,麵積約300多平方米,裏麵琳琅滿目的都是各類日用小商品,從唇膏、墨鏡到彩筆等。漫步一圈。最讓人驚歎的是,商品價格的便宜,大多數商品的售價都在10元到80元之間,我至少聽到兩對小女生在一起嘀咕,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當矮個子的葉國富坐到我麵前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會那麼便宜?

“看不懂我們的人,就像十年前你看不懂阿裏巴巴一樣”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貫穿名創優品全球1500家店的最核心的部分:“設計的力量”。

上個月,我們發現董小姐被罷免了集團董事長,我們就在《羊城晚報》上做了個廣告:珠海董小姐,他們不要,我要!

董事長+一個億,我給。一起來,過千億!廣州阿富,@名創優品。

為什麼我敢登這個廣告?

如果沒有底氣、沒有霸氣,絕對不敢做這樣的新聞。今天名創優品在外麵還有一點質疑,很多人不了解名創。

看不懂我們,就像十年前你看不懂阿裏巴巴一樣。

下一波崛起的新零售什麼樣?

過去的電商會倒逼中國實體零售的創新。下一波崛起的實體零售都是什麼樣的?給大家舉幾個案例:

Costco,美國一個高端超市,目前還沒有進入中國,在美國做的非常好。

我到全國各個國家,隻要有Costco,我都必須進去。裏麵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產品很漂亮,陳列的很好,價格很低。

而且大部分產品都是名牌產品。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會員卡不讓你買單。在日本,沒有會員卡進都不讓你進。

在美國可以進去,但在買單那一刻,一定要用現金,什麼VISA、銀聯全都靠一邊站,除非用他自己銀行的信用卡。在這一刻,體驗很不好。

所以,我們創業不要麵麵俱到,不要認為每個地方都要做的很完美。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一定要在一個點突破,其它服務差一點沒關係。

Costco,不管在裏麵買多少東西,不交現金,不讓你買單。買就買,不買拉倒,你出去,我就這麼牛、就這麼屌,這就是牛逼的企業。

像蘋果,按照中國的習慣我們最喜歡什麼?喜歡雙卡雙待,喜歡換電池。中國有14億人口,按照我們一般的企業家思維,這麼重要的市場,我們一定要重視,一定要聽消費者的聲音,去迎合消費者。

蘋果理不理你?不理你,我就這樣,就這一款手機,就不能雙卡雙待,就不能換電池,買就買,不買拉倒,賣到全世界。

我們要做這樣牛逼的企業才行。一點突破,其他的缺點忽略不要看。往往用戶的建議,90%是無效的。

還是要回到商業本質,去發現、洞察用戶最痛的那一點。比如有10個痛點,最痛的那一點深耕,其它9個點不要看。

把這一個點做到極致,你的產品才有爆發力,不要試圖滿足他所有的痛點。

優衣庫也是我很尊敬的企業,價格賣的很便宜,他在日本還有一個名字“不要錢的衣服”。

優衣庫的羽絨服,大概賣399、499,日本的優衣庫比中國要便宜20%,但日本的平均收入是我們的5倍。在日本人眼裏,70塊錢買一件羽絨服,可想而知這種物價。

所以,日本人給優衣庫起了一個名字“不要錢的衣服”,想買就買、想丟就丟。T恤衫,在他眼裏就幾塊錢而已。還有宜家家居,這都是我認為非常優秀的零售企業。

去年一年,我們在全球開了1000家店。全世界沒有一個品牌這麼幹,無論是蘋果、耐克還是阿迪。

我們也是中國唯一一個這麼快走向全世界的品牌:遠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近的地區香港、新加坡,發達國家有美國、歐洲,欠發達國家有老撾、越南。

我為什麼看不起阿裏巴巴?

它沒有做到品質把控,也沒做到價格把控,隻是搭個平台,不管貨品質量怎麼樣,賣多少錢阿裏巴巴也不管。

京東也是的,京東剛開始很好,就是靠直營,告訴各位,一做平台就爛掉了。

但是,宜家、優衣庫做不做平台?未來的零售,隻有通過你的設計,進入供應鏈,自己能定價、自己能把握品質,才是好的零售。

隻有這樣,才死不了。這是零售的劍,如果你把這點丟了,不行。

這句話我問過我6歲的兒子:劍,至死都不能離手,什麼意思?他說老爸,對一個劍客來講,劍丟了,性命就丟了。

對零售企業來講,品質丟了、價格丟了,你這個零售企業就死掉了。

無論做電商、做線下

要做到這三好:

環境好。今天消費者很注重環境。名創優品90%的店鋪開在購物中心,北京所有的商場都有我們的店,不管是大悅城還是凱德Mall、王府井百貨。我們在幹嘛?在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我們的200平米店裝修,大概要花40萬。賣的是什麼產品呢?大部分都是10塊、15塊、20塊錢的。

你們見過一個賣這麼便宜的東西,進入這麼好的商場,花這麼多錢去裝修的嗎?除了名創優品,沒有第二個。

“服務”好。我講的這個“服務”好是打了雙引號的。我認為,好的服務是不要服務。

為什麼實體零售倒閉那麼多?

就是服務太過度了。女同誌到服裝店買一件衣服,店員跟的很緊,隨便一件衣服一試,店員好聽的話就來了,說你穿這個衣服多麼多麼漂亮,不當明星都可惜了,你比範冰冰還漂亮!

店員既要年輕漂亮,還要口才好,會忽悠。化妝品行業,人工工資占了銷售額的20%。而名創優品人均工資,占店鋪銷售額5-7個點。我們沒有服務,你願意買就買,不願意買拉倒。

你看宜家、ZARA、優衣庫有服務嗎?沒有,店員忙的不得了,在理貨、搞衛生,沒有人給你服務,你進去隨便買。

我在店裏麵經常觀察,之前在廣州一個化妝品店,我進去一個店員馬上跟我介紹,其中一個女同誌進去,另外一個店員也跟著介紹,那個女同誌說“請你離我遠一點”,這句話潛台詞是什麼?

你的產品都有中文介紹,我要買就買,價格、成份也很清楚,不需要你給我介紹,你給我介紹代表什麼?讓顧客遠離你,盡快的離開這個店鋪。

什麼叫好的服務?

不要服務,新的連鎖都不要服務。如果還要人工去介紹、推銷產品的話,這個企業沒有未來。

產品好。我們的眼線筆是歐萊雅一個工廠生產出來的,隻賣10塊錢。

你們想想,從上市那天到今天,我們賣了超過1億支,10塊錢1支,就是10個億,一個產品賣10億。

這個產品就像女同誌的月經一樣,每個月要來一次的。一個月1支,一年12支。我有2000萬粉絲,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女性。這叫什麼?這叫消耗品,而一台空調要用多久啊?

品質一定要過硬,而且要開發爆品,不要多,就那一兩款,然後讓你每個月回來買。

我們看到很多廣州化妝品企業,一年開發1000個產品,才做幾千萬。喬布斯給全球的企業家深深地上了一課:如何開發產品。

在對產品有品質保證的情況下,價格越低越好,不是價格越貴越好。

在我的團隊裏麵,如果能賣的很低,我會很興奮,有時會感覺我很變態,別的老板賣的價格越高越興奮,對我是價格越低越興奮,甚至興奮的晚上睡不著覺。

在中國大家都講一分價錢一分貨。什麼叫一分價錢一分貨?像優衣庫、名創優品才稱得上一分價錢一分貨。

中國的物價都是一毛價錢一分貨,甚至三分價錢一分貨,沒有一分價錢一分貨。

你認為老話有道理是因為你買了高價產品給心理一個抬價而已,為什麼這個東西這麼貴?

一分價錢一分貨,應該是這樣的,實際不是這樣的。

我講過兩個很經典的話,其中一句是:產品的品質,不是價格決定的。你們不要認為價格越貴品質越好。

產品的品質是它的直接成本和企業效率決定的。同樣一件襯衣,成本都是100塊錢,百貨商場賣2000塊錢,優衣庫賣199,但他一天可以賣1000件,百貨商場裏一天隻能賣5件,你說誰賺得多?

當然優衣庫賺得多,因為優衣庫效率很高。而百貨服裝店效率很低,所以他必須要賣20倍。

最後總結一下:

未來的新零售,大家記住三句話:極致的產品設計、極高的性價比、極好的購物體驗。

隻要做到這三步,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在哪裏生意都很好。名創優品到今天,沒有在網上賣一件東西,依然不影響我們成為100億的企業、1000億的企業。

所以記住這三句話,極致的產品設計,產品一定要少,一定要有設計感,要打通供應鏈,深度進入供應鏈。

極高的性價比,暴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會進入微利時代,進入少既是多的時代。

什麼叫少、什麼叫多?少:產品的品種要少、成本要少、利潤要少、價格要少,最後會賺很多錢,就像ZARA老板,成為世界首富,優衣庫老板,成為日本首富,宜家老板,成為歐洲首富。

一點不影響你賺多少錢。極高的性價比,這是衡量你是不是新零售的代表。最後極好的購物體驗即不做電商的三無:無場景、無體驗、無保證。謝謝!

掃描圖片上二維碼即可關注農宅送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10-08 01:26:55

  上一篇:go 中國富豪躋身全球前十!阿裏巴巴正式超越“股神”巴菲特,華爾街一片沸騰!
  下一篇:go 別再做傳銷型微商了,阿裏巴巴早就給我們搭建了正規的進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