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39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袖子撸起却难加油干,微信正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癌症”

今天,我想跟大家严肃地讨论一个话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在企业管理中,考验管理者的不是商业模式,不是有没有业务,也不是现金流是否充足,而是管理好这个团队让公司在正确的轨道上加速度,人的管理是所有公司永远无法消除的难题,而获得好的企业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企业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今天我在国外网站看到一个调研,在调查的6000份问卷中,最不受欢迎的十大个人级应用程序被企业列入黑名单。

企业黑名单

1、 Dropbox

2、 愤怒的小鸟

3、 Facebook

4、 微软OneDrive

5、 Google Drive

6、 Box

7、 WhatsApp

8、 推特

9、 视频电话

10、SugarSync

企业给出的原因是基于安全和效率的考虑,为防止企业的数据丢失和浪费员工的工作时间,很多雇主都在积极阻止员工使用这些程序,并将这些程序列入黑名单。而在这十大应用程中一半来自于文共享类应用,因为这些下载和共享应用将会让公司变得毫无隐私而言。

另外一类就是个人社交工具,虽然说这类工具在一定程度改变我们的沟通和工作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但同样在企业管理中这些工具却成为最令人讨厌的工具。

如何让员工保持工作专注度?在中国,微信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最大阻碍。

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还是工作时间碎片化?

大家会觉得微信是年轻人的新宠,每个人每天都用微信来获取外界信息本无可厚非,其中我也是一个微信重度依赖患者,每半个小时不看一次微信我就感觉我的身上会缺点什么。但是在工作的时候频繁看微信,已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个内容输出人员,每天上班我都应该保持专注,用于创意的构思、资料的收集和内容的创作,但是我的专注度屡屡被击破,而其中干扰最大的就是微信。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间会不经意的偷看一下微信,看看有没有朋友给我发新消息,看看朋友圈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新动态,而每次看完微信回来我都要重新调整思绪回到工作当中,所有的思路和灵感都要重新搜寻。

所以近期我在工作的时候会关掉微信消息,甚至我只登陆微信网页版,避免去看朋友圈消息。因为微信根本不是让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而是把我的工作时间碎片化了。

干扰专注度,削弱创新力,何谈效率?

从经济学的角度,雇主和契约人签订了8个小时,而员工每天都要耗费两个小时在微信上,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学理论,可能有人会说员工用微信是在工作,可是真正用来工作又有多少呢?可能10%跟工作有关,90%跟工作都没有关系。企业工作时间正在被一点点蚕食,创新力的集中度也在一点点丧失。

未解决沟通问题,反让企业管理陷入僵局

一个企业的成员从几十人到成百上千人不等,微信是企业工作管理中最难以根治的毒瘤,管理者可以控制自已上微信的时间和频率,但是却无法控制员工的微信,因为微信的干扰,员工的工作专注度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从而让企业管理陷入僵局。

有一些行业内的专家说,小微型公司这种现象还不普遍,而在大中型企业,微信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不治之症。

所以,工作时间就应该尽可能避免外在的干扰,然而很多企业内部沟通却是依靠微信等个人社交平台,这就形成矛盾局面。

如何解决企业沟通难题,治愈企业管理顽疾?

【工作宝】恰好解决了企业的这种矛盾局面,工作宝具备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而在工作宝里只有工作,没有打扰,纯净高效的工作沟通。

工作宝不仅具有企业即时通讯功能, 还具备智能考勤、审批流程、邮箱、任务管理等协同应用,并且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企业,企业能够将已有或后续购入的OA、ERP、CRM等系统集成为工作宝的“小程序”,企业成员可随时随地在工作宝客户端使用。

而工作宝最大的亮点是融合通信方案,这也是工作宝区别于目前市场上企业通讯产品的重要特点。工作宝自主研发的VOS语音系统具有强硬的通信能力;分支组网可解决企业总部与各分支及外勤人员的沟通问题,使用网络通话能极大地减少企业通信费用;移动分机能将企业分机随手机移动起来,实现固话与工作宝app共振;移动会议室满足企业异地会议的需求,紧要事情能随时随地商讨,省去现场会议的各种烦劳;可媲美电信通话的语音质量, 稳定清晰顺畅。

通信驱动业务流程,业务推动企业发展。让企业拥有更加高效的沟通和协作,是工作宝不懈的追求。解决企业沟通难题、治愈企业管理顽疾,工作宝是京东、明基材料、中建国际、志高、欧神诺等行业标杆企业的首选,相信也是众多价值企业的明智之选。

这种观点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和围攻,但是不得不说,这些管理难题的确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虽然说电商工具正改变我们的消费方式,微信正在颠覆我们的工作方式,它们给了生活以方便,但却给了工作以难题,也正在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最大破坏力。如果大家有异议,欢迎留言探讨。

声明

本文部分观点借鉴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最后更新:2017-10-08 02:47:34

  上一篇:go TAJ科技怪谈:微信小程序的大世界
  下一篇:go 微信公众号“窃”文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