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7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钧缘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017-10-29 16:27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店铺华夏一佳威望0 发消息
秋日午后,微风挟着细雨。漫步古城深巷,遥见远处古刹,隐隐绰绰,氤氤氲氲。细雨点滴:不徐不疾,亦密亦疏。偶滴瓦楞,间点石阶,或洇墙壁,兼润绿苔……欲湿衣袖,将濡衫襟。且行且听……其声,清越,远尘;斯境,朗澈,澄清……
欣然前行,巷口数茎翠竹,疏枝茂叶,修拔卓尔,沐雨自得,临风振振然。真丈夫也!
待上前方知,乃一文人故居。斯人已逝,斯竹长守。
拾阶入内,中布一厅,厅侧二厢房。放眼厅堂,厅内陈设极简,青石铺地,四侧白墙,顶无藻饰,旁侧开窗,窗边竹帘半卷,近窗一案,案上一瓶,遗世而独立,几支干梅,错落瓶内。一桌一椅,更无余物。门外翠竹,隔帘掩映。一派晴朗。
徐步上前,案上乃一梅瓶,古雅端重,华贵瑰丽,灵蕴自蓄。梅枝横斜,恍惚间,似有暗香浮动,盈盈满堂。
忽而,帘外雨骤紧,适才玉盘珠落,继而紧锣密鼓,如注似浇……凌厉、厚实……翠叶浴雨,劲节迎风,酣畅淋漓。
细观梅瓶,此瓶非”青”非”白”,釉色似呈万彩。暗思忖,怕是以窑变釉彩而名世之钧瓷。询之果然。喜不自胜,素来慕名,未曾得见。
早听闻,钧瓷得名禹州古钧台。始于唐,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有仿制,历经千年盛烧不衰,形成了庞大钧窑系,迄今为止。而古镇神垕所出尤为独绝。
更多美文: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junciyishuwang
传说,宋徽宗书画双绝,然苦技艺精进难再,终日闷闷。一日偶得钧瓶,惊叹不绝。遂命钧窑大批烧制,唯取上品,进贡宫内,余者尽毁。想来,钧瓷烧制盛于宋倒也自然。后得贡一砚,此砚温润似玉,釉色绚丽,研墨其中,墨质细腻油亮,五色自呈,更衬钧瓷釉彩,若山川烟霞氤氲焕彩。得此墨宝,泼墨挥毫,如有神助,丹青翰墨,愈加勤勉,技艺精进,纵创得”瘦金体”独步书坛。艺臻斯境亦赖钧瓷之启示也!
古钧,其胎,厚实致密,润泽坚韧。其釉色尤为罕见,窑变天成,流光溢彩,各色纷呈,有鸡红,茄紫,海棠红,葡萄紫……晕如雨后,灿若霭霞………古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之说。其纹理,纵横交错,轻抚之,光滑滋润,毫无裂纹。
其开片声,亦为一绝,或如细雨打蕉叶,沙沙有声。或似玉人娇笑咯咯入耳。
若得一钧,置于案侧书畔,掩卷遐思之际,研墨润笔之时,忽闻开片之声,似琴之婆娑,如筝之叮呤,空灵,豁朗,隔廉望去,自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细寻却,静寂处犹有余音。
思忖闲,遐思悠悠。待心神甫定。始觉梅枝吹动,竹帘轻摆,一阵清凉。帘外雨势稍缓,稀稀疏疏……
回首,案几上,梅瓶静穆。
釉彩斑斓,瓶颈间,月白天青,交错迷离,红黄斑驳其间,自然晕化,继而大片洒兰,蓝中泛紫,平腹流淌而下,蓝色渐深,更有万点牙白点洒其间,紫中透红,绚烂幻化,至瓶脚一片铜红釉,海棠红,玫瑰红,辉映交融,更有瑰丽异彩,莫有定名,诸彩交辉,呵呵呵………妙不可言。
落落一幅大写意:远山层峦叠嶂,天空霭霞临川,片云悠悠。近前一女子,孑然而立,裙带飘洒,颔首舒袖,神色黯然。女子周身,白釉点点,飘洒漫舞,恰北国风雪,许是“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地幽独”。
细细观赏,愈觉蕴藏无穷。
再看其器形之态势,敦厚古朴,凝练雄浑;叩之,浑沉中几许清越。细赏,迷离闲一股灵气游动,笼罩瓶间。
有诗境,其境阔;有词境,其言长。

最后更新:2017-10-29 18:05:15

  上一篇:go 烧钧窑的匠人1
  下一篇:go 京东新手代运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