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突破行業瓶頸推動消費結構變革:京東手裏握了這幾張王牌

對於現在零售行業來說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麵是流量紅利消失帶來的巨大焦慮,另一麵是消費結構變革當下新一輪紅利釋放前的欣喜若狂,突破行業增長瓶頸挖掘新一輪紅利成為零售下半場整個行業共同的時代命題,而京東率先開了一個好頭。

近日,京東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按照行業口徑,京東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總額為3353億元,再度創下新高;淨收入為932億元,同比增長43.6%,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2.583億,較去年同期的1.881億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37%。各項扶搖直上的數據恰恰印證了京東模式在零售變革的前夜手握的幾張王牌抓住了全新的市場機會。

沃爾瑪與永輝背後京東對線上線下融合的獨特理解

現階段,對於電商平台來說,隨著電商滲透率的提高,線上流量紅利加速匱乏,市場容量開始飽和,在各大電商平台、垂直電商平台之間,流量爭奪主旋律的背後,如何消除線上線下邊界形成互相導流,挖掘潛在的價值成為巨頭們的重量級武器,而京東對線下的理解則顯得更為嚴謹與前瞻。

早在2015年,京東與永輝超市達成資本及業務層麵的戰略合作,在京東的加持下,2016年,永輝超市的業績亮眼,淨利潤翻倍,2017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再次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83.17億元,同比增長15.49%,而現在回過頭來看,京東與永輝的邏輯恰恰是優勢互補,完成線上線下業務的無縫對接。

除了永輝,京東與零售巨頭沃爾瑪的聯姻則有更大的看頭,進入2017年,雙方合作持續深入,落地展開,ASDA官方旗艦店、山姆會員店、沃爾瑪官方旗艦店相繼入駐京東,雙方聯手打造的88節使得沃爾瑪線上業績出現數十倍的增長。

與此同時,京東的新通路戰略近年來布局異常緊密,100萬家零售店給混亂的便利店行業注入新的血液,從技術、大數據物流等等層麵的賦能讓整個便利店行業迎來全新的變革機會。與此同時,近日,京東線下再一次重磅出擊,宣布將在市場占有率絕對領先的3C領域率先試水,年底之前在全國開設300家以3C為主的零售體驗店。

縱觀京東布局線下的邏輯,我們看到了其比同行更加穩妥的方式,從沃爾瑪和永輝的角度來看,是強強聯合的優勢互補,加上資本層麵的捆綁,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其次,新通路戰略中的零售體驗店與百萬家便利店,是將互聯網創造的零售技術,包括大數據、供應鏈、物流等等層麵的正向嫁接,成為推動行業的重要變革力量,另一方麵,京東的線下布局起於零售產業鏈重塑的節點,無論是從模式上還是屬性上都是搭建在零售業變革的基礎上,有著更強的變通融合能力,換句話說,京東的線下戰略是推動零售產業變革的原始力量。

國際化步伐加速:供應鏈優勢進一步凸顯

事實上,從2016年後半年開始,各大品牌方也開始意識到了互聯網零售下半場的“京東價值”,劉強東也表示,最近這半年整個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已經非常明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趨向於購買高品質產品。從數字上我們感覺每年大品牌、知名品牌的銷售占比都在逐步增高,可是這半年以來,這種增速更加明顯,說明整個消費結構轉型也在加速變化。

首先我們來看看京東節奏,4月27日,京東超市與聯合利華簽署了2017年的戰略合作協議;5月26日,京東超市與pladis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6月21日,京東與挪威海產局中國內地和香港總監Sigmund Bjørgo正式簽訂戰略協議;7月14日,加拿大總督江山(David Johnston)閣下攜代表團造訪京東集團總部開創了國內電商設立生鮮國家館的先例;6月15日,美國維生素軟糖第一品牌小熊糖(L il Critters)入駐京東全球購;7月18日,京東與全球領先的技術與服務供應商博世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那麼我們該怎樣正確理解京東與這些大牌之間日趨深入的合作關係呢?首先,這也意味著國內品牌與京東之間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市場的肯定,成為海外品牌入華的必選項,其次,平台與品牌之間的關係正在發生新一輪的重構。

在與這些品牌的合作中,京東扮演起了行業基礎設施的角色,我們也看到了一個更加開放的京東,目前來說,京東2.8億的活躍用戶是目前中國零售行業的高淨值用戶,代表著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這也意味著京東有著更加健全完善的消費升級大數據基礎,所以在與這些品牌的合作中,京東開放了大數據、技術、物流等等環節。從商業等價互換的邏輯來看,意味著這些大品牌將在供應端更加大力的支持京東,但京東要的遠遠不止這些。

對於品牌來說,目前商品與服務同質化非常嚴重,供需兩端的直接連接成為尋求增量的主要方向,平台的價值也向多個維度擴展延伸,尤其對於這些外海品牌來說,在原有的模式裏,商品與服務層層經銷,真正觸達消費者原有的體驗也所剩無幾,但自建平台除了水土不服,更重要的是市場拓展難上加難。針對這樣的痛點,京東以開放的姿態,成為這些品牌的第二官方渠道,從消費端的潛在需求挖掘、到供應端商品服務迭代的決策幹預,京東要做的是成為品牌方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從更深層次的邏輯來說,京東的目的是重構零售產業的供應鏈商業機智,從效率成本服務等各個層麵搭建全新的消費生態,這也是京東價值的進一步釋放,而與品牌之間的合作密集程度,我們也看到了京東的價值與力量。

加速消費結構轉型:京東的精細化運營邏輯

京東在零售行業是速度的代表,從圖書、到家電3C,再到全品類擴張,無不上演了京東速度。反觀京東現階段的經營邏輯其一一種更加精細化的方式,挖掘潛在的流量價值,並且取得了相當驚人的成績。

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母嬰快消品線上銷售報告》顯示,2016年京東已成為中國線上母嬰快消品最大的零售平台;據艾瑞谘詢在6月發布的《中國線上生鮮食品消費研究報告》中調研數據顯示,用戶最近半年內使用過的生鮮電商網站中京東生鮮以73.8%的使用率位居第一。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這個月初發布的《2017上半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京東拿下家電網購市場61.3%的份額。

而正如前文所說,流量紅利的消失潛台詞是市場容量飽和的一種體現,而京東的各項數據增長,恰恰是從其他平台爭搶而來的,精細化運營就是其邏輯所在。比如從去年開始,京東推出三超戰略,即超級品類日、超級品牌日及超級單品日。三超戰略的背後,正是消費者決策疲勞背景下誕生的精細化運營方式,平台通過供應鏈優勢、大數據技術等等手段,根據消費者需求,各時間段的消費需求為消費者進行消費的提前決策,從品牌、單品,到品類,京東通過標簽化的運作方式,大幅提升零售效率與體驗。

另一方麵,根據京東數據,京東女性用戶近年來增速迅勐,這得益於京東品類的擴張速度,當然更重要的是京東對消費場景的再造能力,比如在家電領域,男性一直都是消費的主導力量,京東通過對場景的搭建,需求的深挖,在傳統的白色家電之外,開拓出如美妝家電、健康家電、廚衛小家電等等一係列全新的家電電商場景,這無疑是一場流量的再造。

綜合來看,京東通過竟喜歡運營手段加速了消費結構的轉型,並且創造出更多的潛在需求場景,在此前,劉強東曾撰文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在劉強東的觀點中,數字化進程的下一幕物聯網和智能化會對整個零售行業進行深刻、徹底的變革需求端會實現“比你懂你”、“隨處隨想”“所見即得”的體驗升級。而無論是與品牌之間的縱深合作,還是布局線下的邏輯,亦或是精細化運營的法則,我們都能看到京東在第四次零售革命中的重大落地,當然這或許還隻是一個開始,無論是業績的增長還是資本市場的看好,京東必將是跑在零售行業變革前夜的領先者,進一步的價值釋放充滿想象力。

----投稿及投訴----

科技四少開放投稿、投訴功能

“科技四少”由四位資深媒體人創辦。其四位有著多年的從業經驗,報道過並參與過互聯網眾多標誌性事件,目前“科技四少”垂直於互聯網科技行業,致力於科技互聯網行業的觀察和報道,挖掘行業內幕引領行業熱點。“科技四少”目前微信受眾四萬多,60%閱讀者為,媒體,公關,企業管理者!深受讀者喜愛!另外,在百度百家,搜狐自媒體,網易,界麵,今日頭條,鳳凰、一點資訊,一鳴網,創業蜂巢,UC,艾瑞、藍鯨TMT,砍柴等都有自媒體專欄!

最後更新:2017-10-07 22:47:26

  上一篇:go 假貨叢生 京東全球購假售假調查
  下一篇:go 京東不僅僅升級品牌logo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