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想不到,iPhone X臉部辨識原來這樣運作

iPhone X臉部辨識原來這樣運作

蘋果上月發表的iPhone 10周年紀念版iPhone X首次具備臉部辨識功能,用戶未來能透過這項功能解鎖手機。在果粉殷切期待iPhone X上市之際,或許有人會感到好奇:Face ID到底如何運作?

蘋果在iPhone X屏幕頂端塞進了由前置鏡頭、紅外線鏡頭(Infrared camera)、泛光感應元件(Flood illuminator)、距離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環境光感測器(Ambient light sensor)、點陣投影器(Dot projector)等元件所組成的「TrueDepth相機係統」,成為實現Face ID刷臉支付或解鎖功能的基礎。

簡而言之,Face ID刷臉支付或解鎖的過程,包括「圖像捕捉」與「人臉辨識」兩部分。首先在「圖像捕捉」的部分,當臉部靠近屏幕時:

1、距離感測器和環境光感測器會先啟動,判斷需多少光線來進行臉部辨識;

2、由泛光感應元件發出紅外線(人眼不可見),投射在使用者臉上;

3 、點陣投影器將投射出超過3萬個紅外線光點,描摹出臉部立體3D圖像;

4、紅外線鏡頭將捕捉由臉部反射回來的光點陣列圖像;

從聲音、指紋、虹膜到人臉辨識,所有生物識別係統的運作方式,基本上就是比較與計算2個檔案間的相似程度。以Face ID為例,即是比較最初設定時的「注冊影像」檔案,與後來使用時的「驗證影像」檔案。

因每次使用Face ID的環境狀況不同,「注冊」和「驗證」影像不可能100%相同,這時就得依賴手機內部閾值設定來判斷兩者間的差距。以0到1來判斷,數值愈接近1則兩者愈相似,但閾值最低數值並非固定不變。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Anil Jain舉例,假如隻是要解鎖手機,閾值門檻可能隻需0.5或0.6即可,但若是要進行支付認證,可能就得達到0.9。

在比較「注冊」和「驗證」影像的人臉辨識部分:

1、透過TrueDepth相機係統捕捉的紅外線圖像,將回傳iPhone X內建的「神經引擎」(Neural Engine)處理器,建構3D數位模型;

2、把這個3D模型或「驗證影像」交由演算法運算,和原先設定的模板或「注冊影像」進行比較;

3、處理器會根據兩者間的相似度數值,判斷「驗證影像」和「注冊影像」是否為同一人;

4、如果數值高於手機內部閾值設定的門檻,即可確認使用者身分並進行解鎖或支付。(財經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最後更新:2017-10-11 14:24:49

  上一篇:go 蘋果魔咒:發新品股價必跌,iPhone8爆炸 X跳票會是抄底良機嗎?
  下一篇:go 三星“死磕”蘋果!三星S7降至白菜價,iphone7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