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克伯格給女兒看的書未必就好,《寶寶的量子物理學》點評
去年11月,Facebook CEO 紮克伯格在其 Facebook 主頁上發了一張給剛出生不久的女兒讀書的照片。而這本給小朋友看的書竟然是量子物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專家出來說這套書構思十分巧妙,能讓小朋友領會到量子物理的神奇世界。更多的年輕父母則一邊轉發一邊感歎,看人家老美中的精英教育孩子就是跟咱們不一樣。
奶爸我作為一個理科生,看到這個新聞,一方麵對於如何才能把量子物理設計成童書十分好奇,一方麵也覺得教小朋友學量子物理是一件十分酷炫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到今年上半年,國內出版社引進了此書,奶爸我立刻買了一套。由於市場火爆,竟然還需要提前預訂。全套共6冊,見下圖:
可是在陪兒子看完之後,無論從我的感受還是從兒子的反應來說,這套書都不能令人滿意。
下麵我就來說說理由,逐一點評每一本,順序按我兒子理解程度從高到低。
1
寶寶的光學
這本是唯一一本我兒子幾乎100%能理解的。內容涉及光的顏色、反射、折射、彩虹的原理。
所有內容都是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到的,而且也可以在家裏做實驗體驗。所以,小朋友比較容易理解。
但是,書中出現了一個低級錯誤——折射畫錯了。
書中的折射是這樣的:
而實際的折射是這樣的:
你看出錯誤了嗎?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應該在法線兩側,而書中畫在同側了。(果醬:如果這幅圖原本的意圖是像模仿三棱鏡折射,那這個作者真的該得負分了……)
全書總共28頁,其中6頁有折射,有4頁都畫錯了。我覺得對於一本內容很少的科普書籍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
2
寶寶的牛頓力學
這本我兒子能理解70%。
前半部分是講牛頓第一定律的,基本可以100%給小朋友講清楚。也很容易做實驗來感受牛頓第一定律。
後半部分講牛頓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這個就不大好講了。加速度、質量等概念不好給小朋友解釋。事實上,我記得上初中時,物理老師為了給大家講清楚質量和重量的區別,頗費了很多口舌。
看下麵這兩頁,竟然是講公式的。
公式畫得很漂亮,但它也是公式。我兒子目前會簡單的加減法,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乘法尚未接觸過。而這塊用了代數和乘法,小朋友如何理解得了?
3
寶寶的物理學ABC
這本書我兒子看完記憶了一些知識點,但是能理解的寥寥無幾。
書中介紹了26個物理學概念,每頁一個,按照英文字母從A到Z排列。
我個人以為小朋友的科普讀物,最糟糕的內容組織方式就是這種新華字典式的。
科普讀物本來就比較難懂一點,所以最好將內容組織成係統性的,前後關聯的,這樣更容易讓小朋友理解,進而引發思考。而理解和思考遠比記憶知識點重要。
如本書這種字典式的寫法,帶來一個硬傷就是前一頁和後一頁沒有關聯,自然也就沒有任何係統性可言。有人會從頭到尾看完一本新華字典麼?
對我兒子來說,這本書基本就是記憶了一些孤立的知識點。
4
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內容基本上大人能講清楚,但小朋友理解有困難。重點有三:
原子的內部結構;
能量;
電子在不同軌道地跳躍。
這三個概念都十分抽象,在現實中看不見摸不著,所以不好講。
我兒子因為已知太陽係中行星圍著太陽轉。所以,我通過類比,讓我兒子理解了原子中電子圍著質子中子轉,也就是第一個重點。
另外兩條,他可能有點感覺,但看反應距離理解還很遙遠。
5
寶寶的量子信息學
本書一上來就要解釋1比特可以存儲一位信息。奶爸我是個程序員,這事對我來說沒啥稀奇,但恐怕很多非IT行業的爸爸媽媽自己理解這一點就有困難。然後怎麼給孩子講這個事呢?我是沒想出來,隻好硬講。
全書最關鍵的部分要解釋乘法運算,而且還稍微有點換算過程。如前所述,我兒子目前尚未接觸過乘法,所以我實在想不出來怎麼講?
最後我隻好照著書念,而我兒子自己采取的方法是直接把書上的例子背了。比如20個量子位需要1部手機,21個量子位需要2部手機。
我覺得對他來說,完全不可能理解量子位和比特位的換算關係,而把例子背下來毫無意義。
6
寶寶的量子糾纏學
可能99.9%的成年人上學時都沒有學過這個。反正我是沒有印象我學過。
量子糾纏是微觀粒子的事情,作者想了個具體的方法,寫了個人與球的故事來模擬這個事。但恕我直言,反而把事情弄得有點繞。
我按照作者寫的內容反複給兒子講了多次,但是他完全是繞暈的狀態。後來,我幹脆不繞了,也不講人與球的故事了,而是直接用微觀粒子把結論給他講了,他反而還有點感覺。
這本書,在我給他講完之後,他自己從來不翻看的。換句話說,這本是我兒子理解程度最差的。
7
定位不明
我個人覺得這套書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定位不明。從一些角度看是麵向0~2歲的,從另外一些角度看是麵向3歲以上的。
我拿了家裏的其他童書和這套書進行對比。
上方為我4歲兒子最近在看的書,右下方為0~1歲的觸摸書,那麼本書的版麵大小更接近低齡寶寶是顯而易見。
再看和觸摸書對比每頁的厚度。
這個版麵尺寸和每頁厚度主要是為了低齡寶寶可以自己翻看。顯然從這方麵來看本書是麵向0~2歲的。
但是其內容,0~2歲的寶寶是無論如何無法理解的。不是無法理解部分內容,而是無法理解幾乎全部內容。
當然了,0~2歲的小朋友看任何書都未必真的需要去理解內容,做一下視覺刺激也是不錯的。
可是從視覺刺激的角度來看,此書就真的過於簡單了。還是和我家的觸摸書對比一下:
此書的作者是科學家,論繪畫的藝術水準,和畫家相比,可以認為是0。
且書中內容多是幾何圖形,如果放到低齡寶寶的視覺刺激類書籍中比較的話,我隻能說其屬於最低檔次中畫得比較好的。
如果給3歲以上的寶寶看呢?
前麵提過,這套書的版麵很小,又薄,每本30頁左右,且絕大多數頁麵的信息量極少。比如下麵這兩頁,每頁講一下隻需要2秒:
所以,絕大多數內容很快就能講過去。而少數頁麵如前文所述,小朋友又理解不了。那麼,最後的效果就是不耐看。
一句話總結——對0~2的寶寶,版麵適合,內容不適合;對3歲以上的寶寶,版麵不適合,內容不耐看。
8
總結
買這套書之前,我看過一些書評。有人說小朋友比大人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所以這套書小朋友比大人更容易理解。我不知道這個理論是從哪裏來的,有沒有科學依據?又或者是有很高級的講述方法,我未能領悟?
奶爸我作為一個上中學大學時,數學和物理成績還不錯的理科生,書中的內容自然難不倒我。我兒子四歲了,先後在兩家幼兒園被老師評價為在科學知識、腦力勞動方麵明顯超過同齡孩子。
並且在這之前我倆已經一起看過不少科普書籍,如黑洞、光譜等概念兒子已經有所認識。如果你看過我之前那篇培養小朋友閱讀習慣的文章,會發現他現在書架上最顯著位置幾乎都是科普類的。
就是我們這樣的一對父子,用了洪荒之力,卻隻能讓小朋友真正理解書中和實際生活有強關聯的部分,也就是不那麼抽象的內容。
是的,我兒子看完這套書,記住了不少知識點,搭積木的時候會說我要搭個原子。但記憶知識點不算理解,意義不大,我對小孩也沒有這方麵的要求。
總而言之,我覺得此書高不成低不就,進不能讓小朋友理解內容,退不能用來視覺刺激。因為有紮克伯格加持,定價還頗高,綜合來看實在性價比偏低。
我猜紮克伯格隻是擺拍了一張照片,然後曬出來裝了一下,跟你我在朋友圈曬娃沒有本質區別。
最後更新:2017-10-12 13:22:32
上一篇:
諸葛亮如果聽從此人意見,第一次北伐便會成功
下一篇:
鹿晗關曉彤公開戀情後首發聲,轉發14年解約微博疑似回應脫粉!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