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雷軍這樣說,可新零售到底是什麼玩意?
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馬雲: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小米科技創始人 雷軍: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我們要從線上回到線下,但不是原路返回,而是要用互聯網的工具和方法,提升傳統零售的效率,實現融合。
我說(我是誰):新零售,歸根結底就是給予用戶極致服務的零售。
但至今,新零售仍然是一個誰也無法給出標準定義的定義?
自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
2017年7月9號,馬雲的無人超市又在杭州開業了,其一開業就引起轟動。
當你置身於這家無人超市,真的不敢相信,一個沒有收銀員、沒有售貨員的超市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比我們所有人想象的速度都來的更快!在這個科技日漸發達的世界,再不努力,或許真的該失業了!
到達無人超市,使用手機淘寶,或者支付寶掃碼直接進店,不需要掃碼支付,也不需要收銀員,在大門處的係統會自動識別你的商品,費用自動從支付寶中扣取。沒有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成本支出,會比傳統超市成本大大降低。店主隻需定時補給貨物,就能夠輕輕鬆鬆賺錢。開放那天,超市入口處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們急切想要體驗一把。
進入2017年後,新零售領域相關創業項目不斷湧現,阿裏巴巴、京東、美團點評等互聯網巨頭也在頻繁試水,產生了一係列的新零售業態,特別是近日火爆創投圈的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及無人值守便利架。
它似乎代表著新零售來臨,但又不僅僅是,或許也隻是新零售大時代的一種形態。也有人說,新零售是O2O最佳的體現,或者這說法也不準確,應該是O+O或O×O,因為線上和線下是融合的,沒有固定的導向。但大家都知道“新零售”正是一趟開往春天的列車。
零售的本質就是三個核心要素“人、貨、場,而到新零售也是三個核心要素“用戶、產品、平台(商場、店麵、APP等)”及其之間的互動。同時,新零售過渡到新環境下,又離不開新形勢下的驅動力——新業態、新場景、新用戶、新產品、新品牌、新技術帶來的新變化!
第一點:“新業態”構建了新的零售。
和傳統零售業不同,新零售業體現的是線下與線上的融合。比如現在經常刷屏的網紅美食,就自帶流量,把人流從線上帶到了線下; 再比如一些嚐試了“餐飲+零售”的便利超市;再比如廣州方所的圖書+藝術品+咖啡吧的文藝小綜合體,有時他們也沒有辦法完全表達自己,隻稱自己是不斷進化,不斷淘汰的“超級物種”。
書+文化藝術品+茶吧構建了一種新的業態,原來書就是書,文化藝術品就是文化藝術品,茶吧就茶吧,進行了區隔。偶然間這些組合了下,倒成就了新的業態。因為我們逛書城累了,總想找個地方邊看邊飲邊休息,這就打破傳統蹲在圖書下,看書的囧態,讓看書更悠然更享受;而在看書、購書之後,有了閑情逸誌就會再逛逛文化藝術產品,順便淘一淘來點綴一下溫馨的家庭與辦公室。同時,方所也擁有了線上很多功能,經常會有一些讀書日開放,邀請一些明日來“讀書講故事”,讓更多的用戶與方所頻繁的互動起來,也讓方所成為文藝青年之家。而這種新業態的有效組合,也就產生了新零售。
第二點,新零售構建了消費的“新場景”。
現今,新的消費場景比比皆是,例如線下的傳統商業生態化,則打破門店格局以產品價格及之間的對比進行布局,要求在多業態互補下的融合化,打造出“一站式購物”的商業生態係統。
一是圍繞人群做生態規劃:商業中心要從“以人為本”,“關心人,尊重人”的角度出發,營造溫馨、舒適的購物環; 形成以大體量、多元、多層次的真正"生態式特色消費"。簡言之,商業中心應塑造對消費者的最大的吸引力,最大的親和力,最快樂的購物方式。二是圍繞產品做生態布局:比如,在商場在出售女裝的同時,旁邊可以相應的擺些麵膜或是嬰兒服裝等等,甚至女性娛樂、保養的場所,來同時滿足消費者多個消費目標。三是圍繞空間做生態設計:懂得舍得,這是打造商業生態圈的根本,商業中心騰出了更多麵積,也為它的未來鋪設了更多可能。這些地方將由人氣電影院、餐飲食肆、生活類和文化類的體驗店等接替,重新支撐起商業生態氣質,促進了新零售氛圍。
第三點:新零售需要依托“新用戶”。
80後說,傳統的零售若不變革,可能會麵臨死亡。90後說,傳統零售不太符合我的消費習慣,不變革就死的快。00後說,傳統零售,必死無疑,因為它太討厭了。
成長於時代巨變環境中的80後,他們在努力學習和工作的同時,也崇尚盡情娛樂。已經成家立業的他們追求品牌,也注重價格,他們在實體店中挑選商品,轉身卻在網上尋找代購。生長於信息時代膨脹的90後,他們個性飛揚,熱衷於新鮮事物,追求時髦。他們在購物時喜歡標新立異,追求自身體驗。好玩又刺激的購物環境成為了他們消費的追逐點。作為新生一代的消費群體的00後,物質充足、精神世界豐富多彩的周邊環境,也使他們的消費方式有著新的特點,沒有物質的困擾,他們很早就有了品牌意識,有了主題概念的渴望,又擁有充滿幻想的時光。對於他們而言,喜歡和品牌為第一,質量其次,價格第三。他們享受的是個性化購物,又時尚便利的消費方式。
隨著一批60、70後主流消費人群的老去,80、90、00三代人逐漸成為未來消費群體的主流。而這些都是新零售的挑戰與機會。
第四點:新零售更需求“新產品”附加值。
傳統零售做的事情,就是賣產品給消費者,並滿足他們的需求。但在新零售時代,需要打造新產品,給予用戶更多的附加值與服務價值。
最近我調研一家順德“烘焙優品”連鎖店,就會發現,如果以傳統零售來講,其就是一個烘焙耗材的專賣店。但進入新零售時代,其附加值與服務價值,以高過於它的產品價值。它的產品價值就是耗材簡易的買賣關係,但現今烘焙優品還提供了烘焙教學的服務價值,培養你烘焙技術與習慣,讓你學會一些簡易的西式點心製作。同時,也讓你擁有一個相同的圈子,並且也可以將你的烘焙產品秀一秀,而後者,就是新產品產生的附加值。這就讓原來簡單的產品買賣行為,變成了一種具有深度粘性的新產品行為。而這些都是新零售時代新產品的特質,並且這種新產品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
第五點:新零售締造出了許多“新品牌”。
國慶期節,侄女從潮州過來,我請她吃漁米新村的海鮮,鼎泰豐的中式餐點等等,前者是廣州最大最具知名度的海鮮酒樓,後者是全球知名的中式餐點。但是侄女怨我沒有請她吃“喜茶”,並且侄女稱這是其來廣州的唯一遺撼。
喜茶好在哪?為什麼會火爆刷屏?很多人排了一小時隊,隻為喝一杯茶。這是一個在廣東起家的小夥子,創立的新茶飲品牌,我不知道應該稱它為茶品牌,還是服務品牌,這是個新型的業態,他的確做到了。喜茶就像一個自帶流量的網紅,把人流帶到了線下。這是個新的物種,這個人是新一代的創業者。這一批創業者代表了新零售的中堅力量,他們是一些更年輕的、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創新問題的創業者。他們這部人在讓傳統的茶飲,經過他們的努力構建,讓茶飲這個老產品煥然一新,成為了新品牌,變成了一種時尚的業態,變成了一種標識,變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很多人或許不懂,但不代表它們的不存在,並且已降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新零售下的新品牌,不簡單是創立一個新品牌,而是在新用戶群體中,深深地紮入了心智資源的品牌。
第六點:新零售需要應用“新技術”支撐。
新零售也離不開新技術賦能。例如物聯網、傳感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都可以優化新零售,比如在硬件方麵,用機器人來自動巡視貨架、減少人工投入,用傳感器和物聯網來精準感知人群到店後的行動軌跡,幫你調整門店的陳列和運營,進而提升消費體驗。
例如美國一家科技公司針對零售行業開發了一款機器人,它能夠自動幫人巡視貨架。首先,巡視貨架可以發現什麼地方貨物擺放的不整齊;第二,在巡視過程中可以檢測人的移動情況。於是,就可以看到貨品在哪裏取的多,在哪裏取的少,可以及時反饋給後台管理人員,告訴他們哪個貨架該補貨了。通過使用這個機器人,大量減少了這個店裏的人工,而且它可以做得比人工更好,不可能看錯。
新零售可以說是藝術,也可以說是科學。
無論怎樣形容新零售,其實真正的核心就是用戶、產品、平台(商場、店麵、APP等)這三要素。在電商出現之前,傳統的線下零售還處於初級階段,隻強調“商場”而忽略了“產品”和“用戶”,就是一切都圍繞著場所經營,重心不在經營產品和經營用戶身上。新零售要思考的,就是怎樣讓用戶、產品、平台三個要素,能分別疊加線上和線下的維度,來放大和創新三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這樣就能有更多空間去突破,也能給用戶帶來新的體驗。
為此,我認為新零售,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給用戶一個極致服務的零售。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4:25
上一篇:
馬天宇曬劇照,提問:為什麼長的一模一樣,你們說呢?
下一篇:
韓雪遭遇隱性捆綁消費投訴攜程,鄧超尷尬,趙麗穎笑了!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