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專訪李連傑:馬雲是“推土機”,我是“掃地僧”

作者/阿寶 編輯/曹樂溪

這兩天,《功守道》逆天的電影陣容在朋友圈飛速傳播: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出演電影男一號,雲集李連傑、甄子丹、吳京、鄒市明等武打巨星,由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同時,李連傑還負責監製,文章任導演。

因為它的獨特性,電影隻發了張海報就在輿論圈炸開鍋。馬雲,到底是被商業耽誤的影帝,還是沒做淘寶就能成太極大師的功夫奇才?隻有20多分鍾時長,通過優酷純網播出,何必如此聲勢浩大?

說實話,小娛最初也想不明白馬雲做這件事的邏輯所在,既不為雙11營銷,也不為阿裏影業助勢。直到見了李連傑,一切才顯山露水。

10月31日,上海中心大廈,李連傑出現在了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啟動發布會上,帶著電影《功守道》。李連傑告訴娛樂資本論,《功守道》隻是一個序幕,不是為了電影而做電影,而是去推廣中國武術文化,並將“功守道”打造為一項體育賽事IP,且帶其進入奧運會。

除此之外,小娛還與李連傑聊了馬雲的演技、導演為什麼是文章,以及如何做功守道的賽事等,你想知道的我們都代你問了。

12天X 12小時堅守片場

“他是‘推土機’,我是‘掃地僧’”

推廣中國武術的想法,在李連傑心中深藏已久,但這事要能做成、做大,必須要找一個和他一樣有夢的人。

早在2009年,馬雲就找到李連傑,想拍攝一部太極電影,來推廣太極文化,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不過,正如李連傑所說,在推廣太極的努力中,馬雲是“推土機”,把這條路推出來,而自己則是“掃地僧”,清除道路上的障礙。“雖然我們都過了50歲,但心裏都還保留著20多歲時(推廣太極)的夢想”。

“我當年做公益慈善的時候,借用了另外的一個電影平台,就是張藝謀的《黃金甲》,把公益慈善的夢想推廣到全社會。”這次能在雙11晚會上拿到黃金時間檔,也是李連傑爭取來的機會。

連著兩年看了天貓雙11晚會,李連傑腦海裏有了思路。他找到馬雲,問能否在這個舞台上傳播中國文化。直至今年4月,李連傑忽然接到馬雲電話,“阿裏董事局和天貓雙11同意,給了咱們7-8分鍾(宣傳時間)”。

隻有7-8分鍾,怎麼拍?武俠還是警匪,到底做什麼題材?李連傑心裏沒底,但還是應和下來。

最初李連傑找來10個編劇,提供了10個備選故事,結果全被馬雲否定。“動作要非常真實,還要給觀眾意想不到感覺,”這是馬雲的要求。最後李連傑讓文章寫了一個沒署名的具備,結果被馬雲一眼相中,且讓文章做了導演。

不僅導演定得“任性”,連片名也起得“隨性”。李連傑告訴小娛,原本是“攻守道”,用“一攻一守”對應太極中的“陰陽”。後來有一次筆誤將“攻”寫成了“功”,馬雲認為更符合農耕文明培育下中國人中庸、平衡的處世哲學,所以就有了最後正式的片名《功守道》。

從製作來看,雖然所有參演的明星都是零片酬,《功守道》參與團隊有500多人,算得上是每分鍾人力投入成本最高的短片。“我們有一個主控的動作小組,組長是30年合作下來的夥伴,分段袁和平負責一場,洪金寶大哥負責一場,為了這個戲,袁和平導演自己拍的戲停下來,一天損失70萬,停兩三天過來。洪金寶大哥自己還在手術期間也趕了過來,坐在輪椅上和我們一起工作了三天。”

而馬雲,在李連傑看來是非常敬業的演員,連續12天在拍攝現場工作12小時,中間隻請了一次假。是因為墨西哥總統來阿裏參觀,馬雲向導演和監製申請了3個小時“假期”。“這樣繁忙的人能夠做到這樣,非常難得,中國年輕演員應當學學這位年輕的、新入行的功夫明星,非常了不起。”

如何把1.5億人在打的太極年輕化、IP化?

如果說馬雲一直有電影夢,那麼在電影圈浸淫多年的李連傑算是半個“退休人士”,近年來一直投身公益,逐漸淡出了大銀幕。

直到有一次和馬雲的促膝長談,為李連傑打開了另一個廣闊的世界。2009年時,馬雲就認為,“未來中國三大產業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新驅動力,一個是健康產業,一個是文化產業,一個是體育產業。”

全世界有大約1.5億人從事過太極這項運動,但在中國卻缺少將其變成有效的體育IP,並進行全球規範推廣的戰略布局。“因為大家概念中,太極像是老人家,或者40歲以上人的運動,怎麼樣年輕化,怎麼樣全球化是我們在想的。馬雲一直跟我說,不要隻關注中國市場,而是要去想如何為全世界提供一個新的運動方式,功守道就是我們研究了這麼多年形成的一個產品。”

為此,兩人共同創辦了太極禪,研究如何把太極產品化,並約法三章:第一、前三年不要想著賺錢;第二、前五年能活下來;第三、不要去搞地產。

“太極拳是一個人打的運動那叫1.0版本,如果把推手看作太極的2.0版本,功守道就是推手再創新和升級的3.0”,也就是說,功守道是以太極為基礎衍生而出的一項全新運動項目。

但是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我們把很多門類、形式的東西打包到一起叫武術,幾百種拳法、幾十種兵器,特別豐富,看起來挺好看,但練起來真難,因為你分不清到底多少類型,就像中國飲食,有滿漢全席、八大菜係,但到西方國家他們對於中國菜的了解頂多也就那麼十個,那這10個就是全世界最容易接受的,你怎樣把你的文化變得接地氣,找到清晰的產品定位,非常重要。”李連傑說。

最終,他們選擇了通過用電影的方式來推動。“我做一次演講,最多也就幾萬個觀眾,但一部電影,幾億人都能看得到。”盡管距離電影推出還有幾天時間,但目前來看,《功守道》的推廣無疑是成功的,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微博熱搜,都被馬爸爸出演電影這一消息占領。

據悉,在雙11晚會上,將會播出一個7分鍾左右的《功守道》精華版,20分鍾的完整版本則是在雙11結束之後在優酷推出。

電影之後,為申奧:

打造的是功守道體育賽事IP

《功守道》的電影短片隻是開始,圍繞攻守道,馬雲與李連傑在下一盤大棋。通過電影《功守道》將大幕拉開,登台亮相的是“功守道”這一體育賽事。

“未來我希望有大學生聯賽、俱樂部聯賽等,這樣的一項賽事,其實全球的年輕人會更有興趣,因為你搭建的是一個平台,呈現的是體育賽事。”李連傑告訴娛樂資本論。

一般情況下,練太極都是40歲以上的人做的事情,年輕人不練是怕被人嘲笑,“像個老頭似的”,“如果做成一項賽事,很多孩子們通過比賽,變成區域冠軍,學校冠軍,這對年輕人是有榜樣作用的。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如果將來功守道一場比賽的獎金達到幾萬塊錢甚至幾十萬,那樣就會有很多人從事這個新的行業,最終帶動整個產業發展起來。”

在談論做功守道的過程中,李連傑還提及到馬雲對他說的一番話:“咱們現在做(向全世界推廣太極、中國文化),成不成是第二件事,但是我們摔倒幾次可以爬起來。我們今天做,後人會少走很多彎路,我們都不做,十年後中國人還會做,但是我們先做,可能五年後就很多人做,起碼我們經得起摔,經得起失敗,哪怕告訴後人說此路不通,也是我們做的意義。”

既然把功守道打造成一項賽事IP,自然離不開打法與比賽規則。

目前功守道比賽組織了40多位專業運動員,以及四五十個裁判員在安徽一個集訓基地接受培訓,為第一場賽事做準備。據李連傑透露,他們花了六年考慮如何建立一個賽事規則,在這個賽事上,會有一個1.5米的擂台,一對一競賽,誰把誰推下去就算贏。簡單明了,可以通過短視頻傳播。

除了將功守道發展成一項體育賽事外,把其推入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更是李連傑的心願,奧運會有日本的柔道、韓國的跆拳道,為什麼沒有中國的項目?“上一次奧運會評選新項目的時候,我們輸給了滑旱冰和攀岩,旱冰和攀岩是一個多簡單的,誰快誰贏,在功夫裏麵幾乎是一個入門的東西。”

李連傑想,如果功守道能夠推廣到40個國家,這些國家都有相關組織、專業運動員,就能達到申請進入奧運會的門檻了。“我們按照這個去推廣,奮鬥到2028年,去嚐試有沒有機會進入到奧運會,如果沒能成功,我們會繼續努力推廣,把功守道做成一個產業,一個品牌。”

接下來,功守道賽事將在11月15日正式亮相,馬雲和李連傑也都會參加。

“我們不是為了電影而做電影,而是希望有一個中國的體育產業,文化產業能夠跟全世界分享。所以拍這個電影,再組織所有武術界兄弟們一起共同完成這個夢想,大家都義不容辭,都有這個夢想和情懷。”李連傑最感慨的還是與馬雲的合作,“這次比較幸運,找到了一個跟我一樣瘋狂,甚至比我還瘋狂的人。”

最後更新:2017-11-03 05:44:14

  上一篇:go 陳學冬和景甜合照一臉的嫌棄,東哥說最喜歡最後一張沒特效的景甜
  下一篇:go 吳卓林男性打扮與女友現身街頭,狀況令人擔憂,成龍財產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