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5:陳小春超凶,背後原因竟是這個
備受爭議但一直熱度不減的大型親子類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終於在萬眾期待中開播了。
節目一經播出就迅速引發熱議,搶占了微博熱搜的前幾位。
不論是看節目的家長,還是參加節目的明星,很可能都渴望通過這樣一檔節目,找到讀懂孩子心理,解決育兒難題的技巧。
在第五季《爸爸去哪兒》中,最受矚目的可以說是陳小春父子了。
陳小春多年前因為在古惑仔係列電影中飾演“山雞”這一角色出名,他的熒幕形象一直也都是酷酷的,大家都很想知道這樣一位“酷老爸”在生活中和兒子相處時是什麼樣子。
陳小春是有名的寵妻達人,但這並不代表他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按照他的妻子應采兒的話來講,孩子Jasper出生以來,他獨自帶娃的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
這種情況對於中國的爸爸來說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在中式文化中,父親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更不會完整的伴著孩子成長,
但育兒專家們說過:“在撫養孩子方麵,和媽媽相比,爸爸的作用更重要。”這說明,雖然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短暫,但給孩子造成的影響卻很大。這是因為孩子和爸爸不經常在一起,反而對爸爸的言語和行動更敏感,從而受到影響。
在這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就因為看兒子走路太慢,全程黑著臉,大佬的氣場讓隔著屏幕的觀眾集體瑟瑟發抖,也讓自己的兒子敏感地說出:“你能不生氣了嗎?”。
陳小春超凶,發火怒吼兒子,
jasper喊話“能不要生氣了嗎”

陳小春的這一段表現,其實可以反映出許多中國爸爸在育兒過程中的強硬和急躁,由於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他們甚至不知道如何恰當地與孩子相處。
而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像“小小春”一樣,及時地向爸爸反饋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爸爸的這種缺乏愛和耐心的反應就會在孩子心裏埋下創傷的種子,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
爸爸缺位的問題,不僅在《爸爸去哪兒》這一個節目當中說了整整五季,也在太多的育兒類的文章中被反複強調,可仍然無法改善中國父親在家庭教育當中的不稱職。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爸爸和媽媽都沒有認識到父親在育兒過程中的重要性。
爸爸參與育兒,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的。因此,有必要特別留意爸爸和孩子相處時的種種表現。
不同的爸爸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爸爸的育兒方式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會不同。另外,有些孩子會受到爸爸的負麵影響而出現問題行為。我們首先要了解爸爸的育兒方式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
嚴厲的爸爸
這樣的爸爸雖然會對孩子道德發育有積極影響,但也會造成孩子極端消極被動的性格。在本應和父母形成親密關係的階段,如果爸爸總是命令式地說“不行”、“不可以”,孩子就會變得膽怯。
因此,孩子會對爸爸察言觀色,更加不願離開媽媽。如果爸爸一直用嚴厲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會慢慢變得畏縮,變得消極被動,嚴重的話甚至不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漠不關心的爸爸
爸爸不關心孩子,會導致孩子發育遲緩。世上所有的孩子都希望不僅得到母愛,還能得到父愛。因此,在漠不關心的爸爸麵前,孩子為了贏得他的關注,會盡力做出討好的舉動。當無法達到目的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失望,變得情感冷漠。不能通過和爸爸的親密接觸獲得充分交流的孩子,性格往往會變得比較內向。
溺愛孩子的爸爸
如果爸爸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好、替他爭取,就無法培養出孩子的自立意識,孩子會變得依賴性很強。依賴性越強,孩子就越不願自己做事——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因此會慢慢失去自立意識和領導能力。
神經質的爸爸
這種類型的爸爸很容易培養出具有攻擊性的孩子。如果爸爸對雞毛蒜皮的小事都神經兮兮的話,孩子也會變得膽怯不安。特別是神經質的爸爸缺乏理性、態度情緒化,所以與這樣的爸爸在一起時,孩子即使沒做錯任何事也會時常感到恐懼,並因此變得易怒。這種過程不斷反複,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神經質,言談舉止容易過激,攻擊性也比較強。
你是否也能從以上的典型爸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何做一個好爸爸?
所有的爸爸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好爸爸。
但是,工作忙、身體疲勞、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種種理由讓爸爸漸漸遠離了育兒工作。
事實上,隻要稍加努力,就會成為相當優秀的爸爸。如果爸爸在孩子小時候不能成為一個好爸爸,最終會在家庭中失去應有的位置。
和孩子一起玩耍
想成為好爸爸,需要真心實意地和孩子一起玩耍。隻有和孩子頻繁地進行身體接觸,才能和孩子保持親密的關係。
抱抱孩子,親親他,和他在一起玩耍等等,這樣做的次數越多,爸爸和孩子的關係越親密。
父子感情依戀關係穩定的孩子懂得信賴別人,並能夠在此基礎上培養良好的社會性。
這些過程都不能勉強完成,隻有孩子真正感受到和爸爸在一起的樂趣後,才有可能完成。
學會表達情緒
爸爸還要改變“作為父親必須嚴厲強勢”的觀念,學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一定要放棄諸如“喜怒不形於色”、“男兒有淚不輕彈”之類的觀念。
無論是誰,如果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憤懣於胸的話,都會得病的。如果這些積壓的情感某天突然爆發出來,那情況就糟糕了。要教給孩子如何在悲傷、高興、生氣時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且,也請爸爸正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生氣的時候不要大聲訓斥孩子,而要溫和地告訴孩子,爸爸現在生氣了。
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爸爸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也會對教育孩子起到積極作用。
對孩子來說,平時隻和媽媽在一起,如果爸爸也能參與的話,孩子更能體會到家庭的真正含義。經常和爸爸在一起的孩子,也會更容易適應社會。
如果孩子平時連爸爸的麵都見不到,就很難改掉依賴媽媽的習慣。
因此,請爸爸多花些時間和孩子一起做做家務吧!這樣的話,孩子不僅會感受到爸爸的愛,也會知道家務事並不是媽媽一個人做的,而是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該幫忙的。
文章內容摘自《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0~6歲幼兒父母育兒必備》,5+7整理編輯。
部分圖片素材源於網絡,侵刪。
《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0~6歲幼兒父母育兒必備》
作者:[韓]申宜真
譯者:陳放 付剛
掃碼即購
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哭?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分場合地耍賴?
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總是難以集中…… 這些都是0~6歲孩子的父母感到頭疼的問題。
韓國延世大學小兒精神科專業醫生申宜真教授將自己長時間以來的治療記錄,媽媽們經常問到的問題,以及自己對兩個孩子的養育經驗融合在一起,整理成這冊關於0~6歲孩子心理特征的書。
本書針對0~6歲幼兒成長特征,按照0~1歲、1~2歲、3~4歲、5~6歲的年齡段進行講解說明,並收錄了幼兒成長各時期父母們最關心問題的關鍵詞,以百科詞典的形式呈現。
最後更新:2017-10-08 09:34:19
上一篇:
18年前阿裏成立時,馬雲都說了些什麼?
下一篇:
馬雲攜全體合夥人實力展現文藝細胞 邁克爾傑克遜經典舞蹈、魔術表演燃炸全場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