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鹿晗粉絲“大字報”進校園,如此瘋狂為哪般?

文 |耳朵

在鹿晗和關曉彤公開戀情的時候,其實另一個群體的反應,反倒是比明星的八卦,本身更有趣。無論是真粉還是路人,在麵對鹿晗和關曉彤公開戀情這件事上的,都試圖挖掘出所有可以轉換成段子的要點。

有些人真的很好笑,有些人也真的很好氣。

比如最近反對關鹿在一起的“大字報”貼近了北電校園,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討論嗎?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出現類似的狀況,明星的私人情感,牽係著大眾的心情起伏,尤其是這一個明星的粉絲群體。

如果,我們把事情往前麵追溯,明星是如何誕生的?大家應該都知道,所謂的第一個明星,弗洛倫絲·勞倫斯,是被製造出來的。

在她的新片上映前,先是宣告她意外死亡,幾天之後,又辟謠,說一切都是惡意攻擊,她依然健康的活著,並且在首映禮華麗登場,受到眾人簇擁。

從這位所謂第一個明星誕生的過程,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她並非是靠作品、演技,成為一個明星,而是靠的話題。

放到今天來看,這一點也不稀奇,每個明星都需要不斷的話題,提醒大眾他們的存在。不過,弗洛倫絲·勞倫斯能夠短暫閃亮,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神秘主義的原因:她之所以被大眾追捧,是因為她居然死而複生

當然,本身這個死亡就是一個假象,但是這個假象在大眾眼中,更像是一種幻想。大眾在這個幻象裏,有一個起伏很大的心理運動軌跡,正是曆經了這個軌跡,讓弗洛倫斯·勞倫斯得以一個神化的形象。

今天哪個明星還敢用死亡炒作?那真的是“作死”。

蕭伯納曾經說過:野蠻人崇拜木石鑄造的神像,現代人崇拜血肉鑄造的偶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把神話學和現代造星做了某種層麵上的勾連。

現代人崇拜明星,和遠古時期的人,膜拜神明,在心理層麵,是有極大的相通性。人為什麼崇拜神明?一方麵是對於世界有未知的恐懼,另一方麵,也是對力量的敬畏。

轉接到對於偶像的崇拜上,人為什麼崇拜偶像?

借用美劇《宿敵》裏的一段戲,有一集貝蒂·戴維斯問瓊·克勞馥作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什麼感受,而瓊·克勞馥反問貝蒂·戴維斯:作為世界上最有才華的女人,你又是什麼感受?

這就是要成為明星,所需要的兩個重要品質:超乎普羅大眾的外在和才華。人們所崇拜的,是明星的外在和才華為他們帶來的心靈慰藉。

著名的例子,就是秀蘭·鄧波兒的走紅。

在經濟危機的大蕭條時代,這個卷發小女孩,安慰了多少破碎的心靈。她的形象成為一種美好生活的符號,鼓勵著泥潭裏的人們,繼續活下去。

當然明星所能代表的符號各異,在每個時代,都有相同符號的延續。像從珍·哈露、瑪莉蓮·夢露到斯嘉麗·約翰遜,金發尤物符號的傳承,代表了西方世界直男的終極性幻想。

人們可以從明星符號化的形象上,獲取自己所渴求的東西,或說得到一種生活方式的模仿導向。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明星的穿著和造型,能夠引領一個時代的潮流。

一個明星所呈現出的形象,是因大眾的需求而製造出來的,但這個形象又可以淩駕於大眾之上,成為大眾的引路人。

像是麥當娜,這個藝名和聖母瑪利亞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是麥當娜的音樂和形象,是挑逗和性感的,她成為了一種嚴肅的宗教性和世俗的人欲之間的勾連橋梁。她的《Like a prayer》很好的詮釋了,她所希望成為一個流行文化領袖的訴求。

偶像的正向影響力,是明星製積極的一麵。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智力障礙、自閉症兒童公益組織的活動,其中就有李宇春的粉絲,自覺的以玉米基金的名義參與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世界上有很多明星擔當一定的具有政治色彩的職務,進行公益活動,唿籲讓世界更美好的主張。

大家不是常常開玩笑,安吉麗娜·朱莉都收養了一個聯合國嗎?他們正是通過自己的明星魅力,引導大眾。

從粉絲的角度再推導到明星,粉絲是明星的製造者之一。就很像是一種集體許願,某一個群體需要適合他們的神明,於是就會有一個這樣的明星出現,滿足他們的祈禱。

粉絲和明星的關係,倒不是說像人和神那麼疏遠,但至少是有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也是雙向的,明星需要保持神秘感,粉絲對偶像有敬畏之心。

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明星和粉絲之間,又形成了一個宗教式的等級關係。

有普通的信眾,他們也就是隨便關注一下偶像動態。粉絲群體也開始有一個嚴密的組織,組織裏分了不同的等級,最高等級的粉絲,就像是宗教裏的祭司,他們可以和神進行對話,傳達神的意圖給下麵的信眾。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但說來,也不過是宗教階級的一種變體。病態,卻又是人類社會的產物。而且,也難免會有宗教狂熱分子。不同偶像的粉絲群體之間的罵戰,不也很像,不同宗教之間的戰爭嗎?

最近很有趣的一個粉絲群體戰爭,就是張藝興在評論裏回複了粉絲一個“咩”,楊洋的粉絲很不高興說楊洋才是正宗的“咩”。張藝興的粉絲說張藝興綽號小綿羊,專輯也叫《sheep》,他是正宗的羊。

而楊洋粉絲說楊洋屬羊,姓和名都和羊諧音,他才是正宗羊,張藝興是克隆羊多利。

是不是很荒誕?但想想,曆史上很多宗教戰爭的緣起,好像也和這個很類似。當然,正經的宗教戰爭流血,明星的粉絲戰爭,不過流流口水

個別的極端狂人分子,也是讓人覺得很可怕。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記得楊麗娟這個人?

楊麗娟當年瘋狂迷戀劉德華,家裏為了滿足她見劉德華一麵的心願,賣了房子,他的父親還賣了腎,最終不堪重負,跳海自殺。楊麗娟雖然得償所願見到劉德華,但是她的瘋狂行徑,給她自己、社會大眾,包括劉德華本身,都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她最近一次公開露麵說,她一直在反思過去的行為,造成悲劇和她自己的固執任性有很大的關係,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讓事情更加惡化

此次鹿晗和關曉彤公開戀情後,也有過謠言,有粉絲跳樓自殺。不過,在電影史裏,為了去世的偶像自殺的粉絲,還真是有過。

就算是對追星極度無感的人,也難免會對曆史裏、市麵上眾多星星中的幾個頗具好感,也不論他們吸引人的部分是什麼,終歸是一個閃光點。

外國電影史也告訴我們,在經典好萊塢時期,大製片廠控製了電影的內容,機械的生產電影,而明星製是與之抗衡的人文主義

當世界的整體趨於和平之後,明星製其實是過往曆史裏很多紛爭的一個現代化縮影,隻是它看上去更娛樂、無害。像是最近《環球時報》的一篇官評文章《中國和平繁榮是“鹿晗”現象的沃土》,看上去有點“黑色幽默”,其實經濟、政治和文化,本身就是互相牽扯在一起的。

一定的文化現象背後,也就有一定的經濟和政治條件支撐。

沒有經濟做支持,王俊凱令人匪夷所思的、盛大的全球慶生會,又是如何產生的?

鹿晗的一條微博,能引發整個微博係統的癱瘓,一個原因是我們處於網絡信息時代,大家爭先恐後的去了解最新發生的事情,不想落後於談資的時效性。

另一個原因,則是除了娛樂八卦之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多的去謬讚明星製度,到底有多麼偉大。隻不過,在你情緒低落的時候,想到某個明星的臉,他或她的一段人生故事,或者聽到某一首歌,能夠振作起來一點。

這可能就是明星和明星製,存在的價值。

一條電影課 |深夜十一點拖著疲憊的葛格繼續為廣大學子們打開電影資料館的後門。超多幹貨送給你,更多考研助考信息請關注“壹條電影”(ytmovie666)。

推薦 |“文慧園路三號”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最後更新:2017-10-12 14:48:07

  上一篇:go 鹿晗能拿下關曉彤,劉愷威、吳奇隆、郭富城對此都很不屑!
  下一篇:go 她才17歲,鹿晗談戀愛還火上澆油,穿衣搭配離關曉彤十萬八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