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11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到死都没有伐蜀?魏明帝临死前道出原因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里面,长着一副狼顾之相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一个是慈禧而另外一个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人物,此人便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胜利者,他就是司马懿。他的为人就像他的道号“冢虎”一般,一辈子都是隐忍,但是他却保留着一分稳准狠,这也正是狼性。

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连年率领10万蜀军攻打曹魏领土,此时能抵挡诸葛亮者,就非司马懿莫属了,因为此时曹操已经去世多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与司马懿对阵于五丈原,我们都非常熟悉诸葛亮,他一生发明木牛流马,连弩,八阵图,单论这几项,司马懿就永远无法企及,面对身怀鬼神之测的诸葛亮,司马懿面对他也是毫无胜算,于是他采用了“坚守”的战略来对付诸葛亮的挑战。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很快过去将近3个月了,战事还是如此紧张,尽管诸葛亮多次派使者催促司马懿应战,而司马懿的态度仍然是坚守不出,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得分兵屯田打算长期与司马懿耗下去,司马懿此时刚刚拿到大权,于是他不急于一时,而诸葛亮却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劳累,大小军事都是亲自过问,以至于连饭食有时候都是马马虎虎的将就。

诸葛亮由于过度劳累,终于在公元234年10月,不幸去世,此时司马懿仍然对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是半信半疑,生怕又是诸葛亮的诡计,以至于后来闹出“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笑话来。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过后,为何司马懿一直没有伐蜀?这让常人非常难以理解?

诸葛亮在临死之前,虽然将毕生所学传授于姜维,但论姜维的智谋与军事才能与司马懿相比起来,仍然是以卵击石,而蒋琬费祎虽然有才,但决不会轻易出兵攻打曹魏,对于这一点,费祎曾经说过,丞相,尚且没能北伐成功,我等之才不及丞相远矣,怎能孤军北上!司马懿若此时去进攻蜀汉,蜀汉江山必然不保,但为何司马懿却放弃了这大好的机会?

我们先来看看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到底做了什么事?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升任为太尉,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反水曹魏,而司马懿此时,只得出兵征讨,而司马懿这一去,就将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将大敌公孙渊彻底消灭,此时,司马懿收到魏明帝曹叡的诏书,诏书上面讲到:“我现在躺在床上,非常想见到君,速速赶回,与我见面!”

收到诏书的司马懿昼夜赶路,回到洛阳,泪流满面的走到魏明帝曹叡的床边,询问其病情如何?魏明帝曹叡二话没说,便拉起司马懿的手,眼睛直直的看着太子齐王,说道:“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许不用再多言,曹叡的意思就是要让司马懿来辅佐幼主,曹叡死后,年仅8岁的曹芳坐上皇位。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司马懿一直没有对蜀汉进兵,为何如此说呢,请看下文。

这对于司马懿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机会,他的对手就只剩下曹爽了,如果干掉曹爽,曹魏大权就将落入司马懿的手中,之后司马懿与曹爽就相互争斗,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将曹魏政权架空,自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不是伐吴就是征孙,此时蜀汉人才已经凋零完全没必要此时去攻打,此时最关键的还是夺权,为了子孙能够一统天下做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更新:2017-11-02 14:09:46

  上一篇:go 出现重大战略机遇,诸葛亮却被亲戚替代无法参与,干等了三年
  下一篇:go 周星驰《功夫》里,鲜为人知的六大疑点和彩蛋,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