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iPhone8就要發布了,辣條8呢?

iPhone 已經發布了,辣條8還會遠嗎?

本文約4000字 | 建議閱讀10分鍾

文 | 吳夢涵

編輯 | 陳誌強 梁爽

再過4個小時,iPhone 8就要正式發布,全麵屏、垂直雙攝像頭……各種黑科技謠言已經滿天飛。

摸摸你的腎,緊張嗎?

就在一年前,2016年9月8日,數億果粉都在期待iPhone 7的正式發布時,提前一天發布“Hotstrip 7.0”的衛龍辣條,卻搶走了蘋果頭條。

Hotstrip,就是“辣”和“長條”的組合。盡管名字充滿了鄉土倫敦味兒,但衛龍Hotstrip 7.0 的整體視覺卻是不折不扣的蘋果風。

按照網友的話說,“蘋果官方推出的辣條應該也就這個水平。”

辣條裏麵最像蘋果的

“250g超大容量,勁道耐嚼親嘴道。9月13日起售,限量500份”“Weilong研發室研製全新辣度口感,2 100°辣度跑分更貼近全國人重鮮重麻的舌尖喜好,讓辣更有溫度”……產品大圖搭配個性文案,食物的營養成分也被標記出來。

文案變了,包裝也在變。“Hotstrip 7.0”新品是在辣條基礎上,衍生出的大麵筋。在此之前,衛龍已經對包裝做了幾次升級,直到形成如今的白底黑字,清爽醒目,單價也悄然提升。這些改變就像蘋果公司對iOS係統的一次次升級,是對產品的優化。

某淘寶店裏,衛龍辣條標注著“訂購超過5 000 包,批發價1.5元/包”。如今在旗艦店裏,5包新包裝的大麵筋共18.8元。不僅如此,它的天貓旗艦店也搖身變成了蘋果官網的模樣。

借勢iPhone 7,讓衛龍登上了微博實時熱搜榜,排在了借勢營銷大佬杜蕾斯的前麵。

這讓衛龍在模仿蘋果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10月15日,衛龍發布了一組圖片,慶祝旗艦店開業,不同口味的辣條被當做展品陳列在玻璃展示櫃內。不論是裝修風格還是商品陳列,都與蘋果線下店如出一轍。

兩天後,這條微博的轉發數超過3.5萬次,評論數突破1.4萬條,無數人在手機上轉發,“厲害了我的辣條!衛龍開了一家蘋果專賣店”。還有網友將自己拍攝的照片上傳到網絡,配上調侃的文字,表達自己對城鄉結合部產品辣條煥然一新的喜愛。

這其實是衛龍在福州秋季糖酒會上設立的展位,幾個身著工作服的人員在店內來回走動,為消費者介紹產品的配方和口味,“辣條線下店”“蘋果風”隻是一個傳播的切入點。

真相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或者說情感滿足比產品滿足更重要。用戶需要的,隻是看到“衛龍,辣條界蘋果”那一刻的新鮮與驚喜。就如同他們購買辣條,享受的就是辣得又哭又笑的酣暢。

Hotstrip借勢iPhone,網友驚唿“厲害了我的辣條!衛龍開了一家蘋果專賣店”。

借勢營銷,你還可以這樣做

不論是娛樂圈的“我們”,還是商業圈的“小目標”,但凡有新的熱點,各大品牌都會蜂擁而上。

對企業而言,往往是“東風俱備,隻欠萬事”。營銷人員追熱點追得手忙腳亂,產出的卻隻是微博、微信上幾張自嗨的廣告圖。借什麼樣的“東風”、如何借好“東風”變得尤為重要。

衛龍給了兩個最基本的準則:做好周期規劃,不再“追”熱點;選擇話題區隔,隻和小部分粉絲交流。

|周期規劃

周期性熱點不局限於各種節假日。大多數企業都會有節假日的營銷活動計劃,電商企業甚至會自造節日,還有更多熱點具備可預見、可規劃的周期性。

蘋果新品發布會成了營銷人必須參加的一場狂歡,在借勢蘋果公司的陣營裏,有杜蕾斯、百度外賣、網易、餓了麼、娃哈哈等品牌的身影。

而衛龍能夠刷爆朋友圈正是來自於對蘋果的極致模仿。辣條這種自帶草根屬性的食物和科技混搭,讓人眼前一亮。民眾情緒隨之高漲,轉發微博,發朋友圈,用文字調侃,他們用非常互聯網的方式,簡單粗暴地表達喜好或厭惡,無關理智。

就像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裏描述的那樣,凡是能向民眾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在借勢營銷中,衛龍還打出了回憶牌,很容易激發消費者的童年幻想。

“我相信衛龍辣條是我們90後在讀書時最難磨滅的嘴邊零食了。還記得以前上課時許多人偷偷吃辣條,袋子打開的那一刻,連老師都會開玩笑說吃辣條不要偷偷吃,要帶著他!”有網友在官方微博下評論。“一個賣辣條的,搞得像賣手機的”;“越來越會來事兒了”……也有人這麼說。那些關於衛龍的話題在互聯網上以光速轉發,曝光度也呈幾何式增長。

在接下來的“雙十一”大促中,衛龍旗艦店搖身變成革命聚集地,頂端的“生死狀”意在征集3名鐵膽好漢出征東莞邊上某鎮,搶“雙十一”辣條。“此次出征極度凶險,生死各安天命……”優惠券也變成了糧票,“不領券,預算會超;不湊單,資本主義會笑!”

除了蘋果手機,衛龍還借勢了小米手機的新品發布會。

2017年2月末,衛龍的“Hotstrip8.0”新品UI融合了極簡主義的黑白蘋果風和紅底白字的小米風。它還大大方方地將小米的“為發燒而生”改成衛龍辣條的“因細節而發燒”。設計師說,“在公布衛龍辣條8.0前,我們特意找到雷總詢問是否可以借用他們的UI和口號。雷總當時堅決不同意,後來衛龍辣條設計師提出用1箱衛龍辣條作交換,雷總才答應。”

由此可見,衛龍已經跳出了各種節假日的節點,正在尋找更多的爆點。此前,製作“衛龍大電影之逃學衛龍”的視頻;做英雄聯盟的勝負競猜遊戲;圍繞“雙十一”,策劃“尋找天蠍座”的活動……都有一定的周期性。

要借好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熱點,規劃的意義尤為重要。同樣是借勢iPhone上市的熱點,為什麼大家記住了衛龍但忘記了其他品牌?

借勢的重點在“借”,而不在“勢”,要把“熱點+品牌”變成“品牌+熱點”。衛龍借勢iPhone 7上市,不是簡單地把熱點和辣條結合,發一張海報或者做一次促銷。從產品包裝、文案、網店再到官方微博,衛龍徹徹底底地把辣條“蘋果化”了。

同樣是向蘋果“致敬”,小米曾被人批評為“寄生營銷”,抄襲或模仿隻差一步。人們似乎更能容忍一個傳統食品企業跨界玩營銷,津津樂道於它天貓店鋪的形象設計、產品海報、產品介紹對蘋果像素級的複製。

在大眾眼裏,同行間的這種複製是低端的抄襲,但辣條和手機之間的強烈反差,卻成了“喜聞樂見”的向蘋果致敬的方式。

不止於發布會和節慶日,衛龍還借勢小米之家,開啟線下“體驗店”。

|話題區隔

在進行周期規劃的同時,企業還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你的營銷是給誰看的?

答案可以是給所有人看,但如果回答是給某一部分人看,營銷的效果一定比前者好。

企業每一次借勢營銷,都是在傳遞自己的人格屬性:格調、情緒、喜好,然後吸引一批氣味相投的人關注。

反過來,企業希望吸引什麼樣的人關注,在周期規劃的過程中,就一定要做好話題區隔。如果你希望關注你的人是90後,就別打懷舊牌。懷舊牌吸引來的隻會是70後、80後群體。

衛龍的潛在用戶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它用“10-30歲的年齡層人群”定位自己的用戶,並無其他。我們能從衛龍的種種行為,以及它與用戶的互動中更清晰地描繪出消費者的畫像。

旗艦店裏,一款大麵筋月銷48 378筆,相關評論大致可以分為懷舊型、調侃型,包括買來回憶童年味道的顧客,給孩子買零食的顧客,熱愛甜辣食品的顧客、回頭客……電腦屏幕背後、現實世界的粉絲中,有學生、白領、來自各行各業的工作者。他們傾向於用娛樂的表達方式,去感受這個時代的新鮮。

2016年6月8日,衛龍天貓旗艦店被黑。網上爆出旺旺聊天的截圖,顯示收貨人的地址是新疆沙漠第32棵白楊樹。買家是一個程序員,因為賣家沒有發貨,於是黑了店鋪。

一場自導自演的“黑客事件”,甚至在微博上已經成了一個話題:“#衛龍天貓店被黑#”,總計13.8萬次閱讀量,由多個微博大號轉發評論。

關注度的高漲並沒有讓辣條摘掉“垃圾食品”的帽子。於是2016年7月,衛龍與暴走動漫合作,在手機淘寶平台做了一次直播,邀請說著一口不標準普通話,夾雜中式英語的“富土康工人”張全蛋,和消費者一起走進衛龍工廠,參觀原料、生產、調味、分裝,甚至研發檢測等流程。

“那次直播的效果僅次於網紅張大奕,她做了四五個小時的直播,觀看人數是40多萬人。我們做了1小時50分鍾,共20.5萬人觀看。”衛龍旗艦店的負責人陶捷說,效果超出了預期。正是那一次直播,讓衛龍摘掉了不衛生的家庭作坊印象,取而代之的是高大上的食品工廠。

平日裏,衛龍食品的官方微博中段子橫飛,還包含了八卦、娛樂、電競等內容,儼然一個有血有肉的“龍哥”形象。這也是衛龍用戶的形象,他們傾向於這種誇張、自嘲性的表達方式,用調侃性的文字去解讀社會裏的新奇特,用腦洞大開的內容引發大家的笑聲,在每個笑點中感受這個時代的新鮮。

獨特粉絲社群,也會區隔掉不屬於這一社群的用戶。對企業而言,放棄比選擇更難,當衛龍的粉絲嚼著辣條、看著暴漫時,還有更多人並不關注暴漫,也不知道衛龍辣條為何物。但衛龍已經靠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取得了潛在粉絲的信任。

2016年6月8日,衛龍天貓旗艦店被黑。一場自導自演的“黑客事件”,微博話題“#衛龍天貓店被黑#”,總計13.8萬次閱讀量。

傳統企業跳出行業規則

“龍哥”這個網紅,也有著平淡無奇、中規中矩的過往,不講段子、不娛樂造作,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2001年,劉衛平23歲,從湖南平江跑到河南漯河,創立了平平食品廠。

河南人力成本低。過去,工人聚集在大大小小的作坊裏,徒手將麵塊浸泡在醬料裏,甚至有人用皮革廢料當原料,渴望從售價每包5毛~1元的辣條中多摳一點利潤。媒體們喬裝成買家,潛入作坊內部偷拍,將辣條製作的醜惡麵目公之於眾。

對黑心辣條的報道每年都在出現。黑格爾的“存在即合理”是試圖為現象尋找存在的原因,但沒人為辣條的蒼蠅式生存找原因。

早在2003年,劉衛平就注冊了“衛龍Weilong”商標,開始將辣條品牌化,生產工藝正規化。它獲得過“河南省優質產品”稱號,找過趙薇、楊冪做代言人,但低端食品的印象一直沒變過。

快消品數量與日俱增,消費者的喜好越來越挑剔。更能滿足他們需求的企業,才能牢牢抓住其心智,脫穎而出。

到了2016年,衛龍完全跳出行業規則,一係列營銷不按套路出牌。

雖然營銷活動並沒有給衛龍的店鋪銷售帶來瞬間爆發增長,但一年兩三次延續性的成功營銷使衛龍一直活躍於消費者的視線中,消費者樂於隔三差五地來看看衛龍又在玩什麼新花樣。

2017年,王者榮耀成了最火的一款手遊。衛龍也於6月15日上線一款“衛龍霸業”的遊戲。這款植入自家公號的頁遊,據說一度因過於火爆而導致服務器崩潰。

後來,衛龍借勢情人節,推出插滿辣條的鮮花禮品套裝。最近的9.1開學典禮,它的天貓旗艦店鋪索性變成了鬼畜風。

順應不同的節日變換網店風格,已經成了衛龍最拿手的絕活之一。

如果要繼續堅持辣條界的蘋果的身份,衛龍不妨考慮一下推出珍藏版一代辣條,畢竟在閑魚平台上,一台未拆封的iPhone 1標價199999元,如果是一袋2007年出產的未拆封辣條……

最後更新:2017-10-08 15:12:52

  上一篇:go iPhone X周年慶最驚喜?別鬧,上海還有一場呢……
  下一篇:go 手機回收網-速回收:iPhone8/8 Plus/X全球售價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