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準備密謀的NASA計劃!

“阿裏巴巴未來20年的願景是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就像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那樣,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極大進步。”
近日,在首屆技術大會上,阿裏巴巴透露其正在啟動一項代號“NASA”的計劃,話說這是一個麵向未來20年組建獨立研發部門的項目,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昔日的電商帝國今日大舉“科技”大旗,這是要革自己的命,還是要奪別人的魂?阿裏到底是背水一戰還是未雨綢繆?
響鈴試圖從產品業態、市場、全球化給出答案。
“NASA”,阿裏去電商化的又一站
以2016年雙11為標誌,這一天阿裏實現交易額1207億元,也是這一天,阿裏不得不麵臨如何繼續創造神話的難題。
1、電商地位無人撼動,阿裏純電商時代漸成過去式
毫無疑問,阿裏的國內電商老大地位,短時間內無人撼動,這也是阿裏安生立命的根兒。無論是B2B業務,還是後來的淘寶、天貓,都讓阿裏積攢下巨量的商業資本。然而業務的增長始終逃不過經濟規律的五指山,業務增長終有一天會觸達天花板,增長也難免歸於平緩。接下來阿裏需要麵對的是不僅是各項數據的絕對增長,還有別人盯著的相對增幅。就在阿裏巴巴集團公布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中,我們看到,這是阿裏首次未披露GMV(交易額)數據,這也意味著:阿裏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會結束。
就如我們看到的,阿裏將注意力從曾經頗為重要的GMV指標傾斜到非電商業務上。在阿裏這,電子商務成了它最傳統的業務。此刻起,比起增長,阿裏更加需要擺脫世人眼裏的一個電商平台+金融服務公司的固有印象,或者說“去電商化”。
2、阿裏的一切需要技術支撐
的確,從2017年開始,阿裏巴巴不再提“電子商務”概念。也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了新時代的五個行業新變化和思維方式,用“新零售”去取代“電商”標簽。
也的確,就在上述財報中,阿裏的雲計算、數字娛樂活動、創新及其他業務較去年同期的增長都超過了電商業務,其中,阿裏雲計算業務營收已連續六個月實現三位數增長,這些新興業務的快速崛起,讓阿裏的去電商化之路看起來順風順水。
但我們低下頭來就會發現,阿裏這些新“動能”無不需要技術來做支撐,比如新零售,按照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是需要全麵打通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會員、支付、庫存、服務等方麵數據,形成“線上+線下+物流”的零售業新興模式,這可不再是原來的倒買倒賣模式,背後數據技術成了決定性因素。馬雲都曾在公開信中表示,數據作為新資源,計算作為新技術,將先後引發新零售、新製造和新金融的變革。
或許如阿裏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花名行癲)所說,“過去18年來,阿裏巴巴的商業做得太成功,掩蓋了技術的光芒。”阿裏巴巴是一家技術驅動、技術和商業完美結合的公司。對此,可能有人會舉反對牌,但電商雙11、支付金融、雲計算、物流……這些的確需要技術不斷驅動。
哈佛商學院教授唐納阿爾所說:“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昔日成功的模式可能成為今日的障礙。”阿裏這個時候大提“NASA”,或許就是出於這樣的擔憂。
商業成了阿裏的存量市場,科學技術才可能是阿裏的增量市場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最新數據顯示,阿裏巴巴集團2016年的移動廣告收入達110億美元,這比同期的百度(55億美元)和騰訊(32億美元)的移動廣告收入總和還多,占據中國移動廣告市場40.3%的份額。如今阿裏巴巴市場超過2500億,還不包括同樣是巨人的螞蟻金服。但就是這樣一個巨大的經濟體,阿裏仍然需要不斷“開疆擴土”。
1、要成為102年的企業,阿裏需要不斷塑造核心能力
在闡釋為什麼要做“NASA”,馬雲說到:要一個服務20億人的經濟體,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以前我們的技術跟著業務走,是‘兵工廠模式’,但手榴彈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導彈來。阿裏巴巴必須思考建立導彈的機製,成立新技術研發體係,聚焦核心領域的研究。
這不僅讓響鈴想起企業成長的“S型曲線”。
每個企業每項業務都有自己的時間窗口,當進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時,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這種超越“S型曲線”的核心能力,去完成向前升級和迭代。如圖所示:
這需要平衡的是不止是企業的利潤、收入與時間,還有三種業務:現有核心業務的守衛和拓展、具有強勁增長動力的業務的積極投入和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業務的提前布局。
毫無懸念,原有的B2B/B2C/C2C甚至支付寶等業務是阿裏三級跳的第一級,這成就了阿裏的電商+金融帝國;而新零售會是阿裏火箭的第二級,這裏有阿裏關於大數據、雲計算、國際化以及健康快樂產業的藍圖。這也是阿裏巴巴未來10年的增長驅動因素。但未來20年呢?阿裏的第三級呢?會不會是“NASA”?
2、未來,科技成為阿裏的“賭注”
現在說“NASA”會不會成為阿裏的第三級還有點早,但“NASA”至少是阿裏劍指科技賽道的發令槍。
事實上,阿裏盯著科技不是一兩天了。
早在幾年前,阿裏巴巴就和中科院成立了一個實驗室共同研製量子計算機。
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商業化的探索中,阿裏也連下多棋。比如:
阿裏雲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係統“飛天”,已經入選世界互聯網代表性領先科技成果!
馬雲親自代言了“人臉支付”功能,並與強化學習,一起入圍MIT全球十大黑技術,此外阿裏還開源了針對星際的強化學習研究平台Gym StarCraft,支持世界各地的星際AI開發者基於它去進行公平、快捷的效果評估。
VR pay讓消費者炫酷到眨個眼鏡就能買單。
還有人工智能阿裏雲ET及“城市大腦”以及會自己上電梯、感知電梯擁擠的菜鳥物流機器人小G。
按照阿裏自己的披露,阿裏現有超過2萬名工程師、500多位博士;36位合夥人中,有9位擁有工程師背景。他們在超大規模計算操作係統、移動操作係統、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機器學習平台等核心基礎技術領域已持續投入近10年。這其中,我們了解較多的是作為核心基礎科技之一的YunOS,目前在智能手機領域,YunOS是國內公認的第三大移動操作係統,現今又在發力汽車領域,以實現無人機、運動相機、智能手表等智能硬件以及各種服務都可以接入到互聯網汽車當中。
但整體看,無論是YunOS還是“NASA”,阿裏的科技之路剛剛起步,這也會是阿裏從一個提供服務型的公司向一個科技公司轉型的關鍵一步。
科技成全球戰略要地,阿裏下一戰是與穀歌、亞馬遜正麵PK
聊到這,有人依然會迷惑,阿裏都成巨無霸了,為啥還要去找死,事實上,這正是源於帝國的恐懼或者說野心,阿裏從來就沒有說自己隻是一家中國公司。
1、阿裏一直在加速全球布局
這些年,阿裏在海外一直馬不停蹄。
有人曾經統計過,阿裏巴巴從2004年至今的海外投資,總計209個項目,金額超過281億美元。
如果以2014年為臨界點,之前阿裏巴巴在美國投資主要圍繞電商業務展開,多通過全資並購或控股的方式獲得。到了2014年,為了成功上市,阿裏巴巴的投資領域擴大至社交應用、手機遊戲、智能遙控等諸多領域。
尤其是在最近兩年,阿裏向人工智能、VR、AR等繼續靠攏,先後投資了機器人公司SBRH、AR公司Magic Leap、AR智能硬件公司Lumus、VR公司Infinity等。
這還不包括將阿裏的國內業務延伸至海外的,比如將阿裏雲官網開放服務的節點開放至新加坡、美國西部、美國東部、日本、歐洲、中東和澳大利亞等13個。
2、全球競爭,阿裏PK的是穀歌、亞馬遜,技術成了決定因素
既然眼睛盯著的是全球市場,那阿裏與穀歌、亞馬遜等全球巨頭必有一戰。
盡管我們暫時還不清楚“NASA””新機製的具體形態,但按照目前已知的消息,“NASA”將麵向機器學習、芯片、IoT(物聯網)、操作係統、生物識別這些核心技術,組建團隊,而這些領域一直是穀歌、微軟、亞馬遜等一票世界巨頭的地盤。
事實上,阿裏也一直在對標他們,比如阿裏雲就一直在緊盯著亞馬遜、微軟,以形成“3A鼎立”的行業格局(亞馬遜雲AWS、阿裏雲AliCloud、微軟雲Azure),來強化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
好消息是,最近美國著名商業雜誌《Fast Company》公布的“2017年最具創新力公司排行榜活動”前50榜單中,阿裏成功登榜,位列第十一位,也是榜單中中國企業中排名最靠前的企業。
但,正如蘋果Google之於美國、寶馬之於德國。阿裏要肩負著這般“科技國家隊”的使命,“NASA”的路依然任道而重遠。
最後更新:2017-10-08 07:08:34
上一篇:
楊冪出席上海電影節,站在兩座自己的詭異蠟像中間,笑不出來
下一篇:
韓雪爆某女星有嚴重的公主病,原來不止一位是這樣奇葩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