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喬布斯的蘋果很厲害,但是論輩分,還得叫這個蘋果一聲爺

點擊播放 GIF/387K

昨天

蘋果發布了最新款產品

iPhone X

看完這款堪稱史上最貴的蘋果

小寶默默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腎

······

喬幫主創造的蘋果的確影響了世界

但是能說它就是史上最強的蘋果嗎?

並非如此

有一個蘋果同樣也影響了世界

而且比喬布斯的蘋果要早了上百年發布

還被印在了紙幣上

就是它!

這幅畫的作者叫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

被譽為“現代繪畫之父”

就是那個以畫蘋果著稱的法國男人

。。。

那麼,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呢?

脾氣很差,畫也很奇怪

既不如學院派那樣細膩逼真

也不像印象派那樣光彩奪目

而且一生 270 多幅靜物畫

幾乎全是蘋果

。。。

他的名言就是:

用一隻蘋果,我就能讓巴黎炸裂!

"With an apple I will astonish Paris."

事實也確實如此

。。。

看看最後一版法國紙幣就知道了

他的畫不僅奇貴無比

而且好像所有藝術家看了都給跪

法國畫家莫尼斯·德尼的作品

《向塞尚致敬》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這個人是瘋了嗎?

某種程度上來說

是的

首先

是他觀察事物的方式

塞尚雖然通常被歸類為印象派

但在繪畫史上

又是「立體派」承前啟後的人物

塞尚繪畫的「革命性

準確來說

也是科學進步在藝術領域的表現

19世紀,隨著對光學探索的深入

人類第一次清楚3D這回事

也就是「立體視覺」(stereo vision)

而在此以前

好像大家並不關心

為什麼我們有兩隻眼睛?

閉上左眼或右眼

我們看到的事物為什麼不一樣?

。。。

塞尚就是用兩隻眼睛看世界的人

其實印象派的興起

也是得益於時代對視覺理解的進步

但無論莫奈的睡蓮是多麼楚楚動人

在塞尚看來

莫奈隻有一隻眼

這隻眼能看出被陽光投射出陰影的雪地

不是黑色而是紫色

能看出睡蓮湖上漂著的繽紛色彩

這種洞察力

常人看了早已長跪不起

。。。

可是塞尚的眼睛

還能把山從凹看成凸

La montagna Sainte-Victoir

(塞尚把凹凸顛倒過來的神作)

能把左右眼看到的圖像

在一幅畫麵上重合

這基本是外星人的功力了

。。。

聽起來非常神奇,但事實就是如此

塞尚所畫的蘋果

如果用當代科技模擬出來

是這個樣子的

它是由左右眼分別看到的蘋果

兩幅分裂的圖像

再合二為一組成的

你可以分別閉起一隻眼睛嚐試一下

。。。

一定覺得這種效果非常難以模擬

所以你能想象

如今我們借助科技手段和圖像合成

才能還原的這種視覺感受

塞尚僅憑自己的眼睛和大腦

就搞出這種影相來嗎?

(顫抖吧,少年。。。)

這樣的畫家

大約多少都有點頭腦發熱

你看他那些蘋果上倔強的筆觸

塞尚會從市集買很多很多蘋果

帶回灑滿陽光的工作室

在不同的位置都墊上銀幣

以凹出想要的造型

恰到好處的呈現眼前的

日複一日

蘋果既是塞尚的謬斯

也是他觀察世界的載體

這種讓人感覺不真實的視覺效果

就是塞尚最為標誌性的「畫風

而科學和塞尚都會告訴你

這才是你眼前所見的蘋果

這才是蘋果應有的模樣

玩筆觸、玩光影什麼的瞬間弱爆了

以至於有藝術評論家說

印象派呈現的隻是一瞬間

隻有塞尚記錄的才是永恒

看多了之後

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

。。。

怎麼樣

這樣的蘋果有夠特別吧?

。。。

這才隻是開始

塞尚的標新立異

還體現在一反統治江湖的“透視法”

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

隻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

物象的體積

是從色調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的”

“色彩豐富到一定程度

形也就成了”

因此

塞尚堅持隻用顏色

區分遠近,構造空間

奇怪的是

不同觀察角度的靜物放在一起

居然構成了毫無違和感的畫麵

相當不可思議

塞尚不以傳統的光影表現質感

而是采用色彩造型法

達到色彩形體的結合

所謂“造型的本質”

簡潔單純的厚重色塊

體現出明暗關係,透視感與重量感

具有某種真實的幻覺

。。。

這種重在藝術形式追求的創作傾向

對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

無可限量

最後

是他的探索精神

塞尚領悟到

“眼見並不為實”

不信你對一個物體看上兩遍

感覺都會有所差異

說明其中總有些不準確的東西

塞尚

既不喜歡傳統派裝腔作勢的“真實”

也不喜歡印象派稍縱即逝的“瞬間”

他想要畫出

更為真實和永恒的東西

。。。

因此

塞尚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

強調體積感和的整體的空間結構

有時為了尋求各種關係之間的和諧

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把物體簡化成圓柱和錐體等等

乍看之下似乎十分簡略粗糙

但細細考究卻內有乾坤

物體的體積感和質量感

由於光的反射顫動而更明顯

畫中的物象是如此結實、厚重

彷佛一切

都有其相互關係和存在的意義

每個物體都是構成整體的要素

這種高度的精練和簡化

的真正意圖

是想讓觀者僅獲得最基礎的視覺信息

從而任由想象馳騁

最終“看到”自己想要的畫麵

有點類似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

獨創的“漸隱法”(sfumato)

模煳的邊緣和柔和的色彩相互融匯

仿佛消失在陰影中

給觀者留下無盡的遐想

這也正是塞尚試圖創造的純粹和永恒

“塞尚迫使我們在同一靜止的畫麵上

目睹自己視覺的開始和結束

色彩一開始還呈現抽象的馬賽克

後來卻過渡成了一種真實的描繪。”

——美國神經科學家喬納·萊勒

是的

塞尚的大腦無人可敵

他用抽象的描繪

展現了人類本性構造的深層奧秘

如果說

印象派是將景物的瞬間印象固定畫布

塞尚則是在探索

以一種永恒的不變的形式去表現自然

《聖維克多山》(未完成)就是如此

塞尚將山體

濃縮成幾筆粗糙的色塊和條紋

獨樹一幟的畫法如同速寫稿

仿佛古代繪畫裏“留白”的傳統

“少則得、多則惑”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南宋馬遠《寒江獨釣》

過於繁雜的信息隻能引起混亂

留一點空白給大腦思考

卻常常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

塞尚說過

要使印象主義

如同博物館藝術般鞏固而永恒

但不同以往

他的藝術源泉絕非昔日的故事和神話

而是現世的自然之物

而如何將生活之物

轉換成永恒繪畫的新真實

才是塞尚探尋的永恒藝術

眾所周知

西方現代藝術真正起點

是20世紀的最初十年

以馬蒂斯為代表的

「野獸派」

和以畢加索為代表的

「立體派」

此後整個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

幾乎沿著馬蒂斯畢加索的主線發展

而這兩個流派

不約而同地以塞尚為師

因此“現代藝術之父”的稱號

當之無愧

塞尚的繪畫始終徘徊在

具象抽象之間

再現表現之間

客觀主觀之間

可見不可見之間

意義無意義之間

對於其後的藝術家而言

塞尚如同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

你可以在他的作品裏

找到任何需要的啟發靈感的源泉

他死後的一百年間

幾乎每一個現代藝術家

都把塞尚稱為自己最重要的前輩

馬蒂斯:“塞尚是我們大家的父親”

畢加索:“塞尚是一個保護孩子的母親”

保羅·克利:“塞尚是最卓越的老師”

正如美國評論家萊卡所言

塞尚能夠帶領人們

超越時間空間、材質意義等一切限製

從而到達藝術的曙光之地

現在明白了嗎?

看到如此“立體”又“永恒”的蘋果

有沒有覺得格外浪漫呢

-END-

點擊播放 GIF/659K

藝旗科技美術寶旗下公眾號

P l a y A r t W o r l d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有同行轉載請後台留言

最後更新:2017-10-08 12:38:15

  上一篇:go 鹿晗誇熱巴可愛,悄悄拍熱巴腦袋怕發現,真的好甜蜜的感覺!
  下一篇:go 鹿晗遇到強勁對手,張彬彬自爆愛上迪麗熱巴,這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