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推手”張磊:投資騰訊、京東獲益幾何?資本版圖到底有多大?
第一筆投資就選擇騰訊,又成為“站在京東背後的男人”,張磊與它們有著怎樣隱秘的投資往事?12年間,他帶著高瓴資本投出了怎樣令人心驚的資本版圖。
猝不及防地,一則與演員彭於晏的桃色緋聞,將隱形富豪張磊和他的高瓴資本拉入了公眾視野。
高考文科狀元、人大本科、耶魯碩士,家境貧寒的張磊走出一條“寒門貴子路”,以170億身家排名2017年胡潤富豪榜第179位,現年45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鮮少接受媒體采訪的張磊,神秘不可知。
但在創投圈,他及其創辦的高瓴資本聲名煊赫,投資觸角伸至TMT、健康、消費等領域,囊括騰訊、京東、滴滴、摩拜單車、去哪兒、愛奇藝、Airbnb、藍月亮、百麗國際等明星企業,獲益非凡。
高瓴資本投資的部分企業。
今年6月,張磊在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中表示,高瓴資本管理的基金規模從2005年的2000萬美元大增至現在的300億美元,在12年的時間裏增長了1500倍,成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2015年援引一位投資人的說法,雖然高瓴資本對投資人或投資記錄少有提及,隻是強調公司堅持長期投資,但自從2005年成立以來,平均年回報率為39%。
下注騰訊、京東獲益超百倍
2005年,張磊辭掉華盛頓一家對衝基金的工作,回國建立高瓴資本。
“我當時就知道中國即將雄起,整個國家煥發勃勃生機,每個人都能發大財。國內湧現了眾多朝氣蓬勃的創業者與高科技創業公司。”談及回國的初衷,張磊有自己的執念,“中國在很多方麵跨越式地趕超了美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尤為如此。”
也正是如此,手握導師大衛•史文森投資的2000萬美元,張磊把第一枚棋子落在了騰訊身上。
彼時,騰訊市值不足20億美元,最著名的產品是QQ。2014年,張磊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回憶,最初他並不看好QQ社交網絡平台的發展前景,但為了解騰迅的發展後勁,還實地調研了當地市場。“我當時認為,隨著用戶越來越見多識廣,就會擯棄QQ,轉而升級換代使用其它網絡服務。”他說,“但在國內,雖說並非人手一部手機或傳真,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QQ號。”
這是他的第一筆投資,也是一筆回報驚人的投資。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騰訊如今已成為市值超5000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較之2005年翻了不止250倍。如今,張磊依然持有騰訊股份,“現在回想過去,我驚訝地發現騰訊股票如此便宜。”
較之“騰訊股份的長期持有者”這一身份,讓張磊在創投圈名聲大噪的是另外一個身份“京東背後的男人”。
2010年,人大校友劉強東找到張磊,尋求7500萬美元融資。“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張磊語出驚人,“這個生意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係統上看不出來核心競爭力”。
高瓴資本CEO張磊今年6月向母校人大捐贈3億。
這是當時國內互聯網金額最大的單筆融資,投資者張磊一度被人冠以“錢多人傻”稱號。然而,在張磊推動騰訊電商與京東合並、京東成功IPO後,再也沒有人敢如此取笑他了。
2011年,張磊叫上劉強東、馬化騰見麵聊,沒有談攏。京東和騰訊的團隊有人反對合並,騰訊一方的反對更激烈,張磊後來曾開玩笑說:“騰訊有人恨不得拿刀找我,我把他們的工作弄黃了。”
直至2014年1月下旬,劉強東和騰訊總裁劉熾平見麵,啟動合並案。根據劉強東講述創業之路的《創京東》一書,談判陷入扯皮時,劉強東連打7個電話將張磊從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的滑雪場召喚回中國,次日回國的張磊作東,邀請騰訊5人、京東2人吃了一頓4小時的飯,促成了二者聯姻一事。
同年4月22日,京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值約286億美元,高瓴資本持有京東11.3%股份,價值約32億美元,相比2250萬美元的原始投資回報超100倍。
2017年6月,財經網援引著名資產管理公司APS最新調查報告報道稱,高瓴資本近期提交的季度13F文件顯示,其在過去的三個季度裏售出近4400萬股京東股份,價值約18億美元。而在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間,高瓴資本亦減持京東總體股本2.1%,套現至少7億美元。
這意味著,2015年以來,高瓴資本通過拋售京東股票獲益近25億美元。至今,減持後高瓴資本仍持有京東5.61%股份,市值約31億美元。
騰訊也成為了直接利益獲得者。京東IPO後,騰訊以招股價額外認購5%股份,加上此前二者合並時所獲的約15%股份,其賬麵回報達數十億美元。
投出獨角獸的秘密
後來,張磊和高瓴資本幾乎成了“退居幕後”的“推波助瀾者”。
滴滴和快的、攜程和去哪兒、美團和大眾點評、美麗說和蘑菇街,2015年年初至今的一係列互聯網合並案例背後,都充斥著高瓴資本的身影,張磊也被媒體稱作“合並幕後推手”。
高瓴資本投出的部分明星企業。
據中國股權轉讓研究中心2017年5月統計的數據顯示,高瓴資本在一級市場所投的61個股權類項目中,有5個獨立IPO退出、1個借殼上市退出,分別為高鑫零售、去哪兒網、京東、中通快遞、百濟神州。此外,高瓴資本投資的優鼎優、孩子王已掛牌新三板。
2013年3月,根據投資界報道,百度、紀源資本和高瓴資本共同出資6240.54萬美元投資去哪兒網。同年11月,去哪兒網登陸納斯達克,首日開盤價28.35美元,市值達31.9億美元,高瓴資本持股4.53%,賬麵價值1.44億美元。
事實上,在投資策略上,高瓴資本買入並持有股份,這讓它更像是一家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而不是對衝基金,如此一來,公司不必因為財務壓力而提前拋售看好的公司。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好公司,是值得陪伴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這種複合收益是非常可觀的。趕緊賣完再找下一個的‘騎驢找驢’投資方式,不是我們的投資方式。”張磊如此闡釋高瓴資本的投資理念,“對我們來講,我們更在乎這個企業有沒有長期持續的增長力。”
這種有些特別的投資策略與理念給張磊提供了投資的空間。
高瓴資本投資領域分布情況,來自IT桔子。
2008年,寶潔、聯合利華占領了國內家用洗滌市場。高瓴資本在研究中國消費品時發現,本土企業更有機會抓住消費品升級這一趨勢。於是,高瓴資本找到羅秋平,以唯一的外部投資人身份入股藍月亮。
完成第一筆融資後,張磊鼓勵羅秋平放棄洗滌劑直接做洗衣液,後者麵市初期公司由盈轉虧。但也憑著洗衣液,藍月亮逐漸打開新的市場,2007-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4億至43億元的增長,並在洗衣液、洗手液、潔廁液三大品類上的市場份額穩居國內第一。
今年7月,張磊帶領高瓴資本參與“一代鞋王”百麗國際的私有化退市,如今高瓴資本持有百麗國際57.6%股份,成為新任控股大股東。在市場一片唱衰聲中,張磊力挺百麗國際,“我們投過不少高科技公司,百麗做的事情他們都做不了……唯一最有機會實現並創造出新模式的公司,實際是百麗,而且隻有百麗。”
在投資人普遍關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這或許是張磊“守正用奇”投資哲學的體現。他給自己總結了3個投資哲學,分別是“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解釋起來是:堅守原則下的奇襲、關注投資的重點,以及做了好事不要宣揚、要低調。
不過在某些時刻,張磊的投資策略又會顯露出“美式打法”的痕跡,關注基礎和實業。盡管已經是胡潤榜富豪,現在去美國,他還會通過房屋租賃平台Airbnb擠進一套三居室裏住,通過雜貨店遞送服務Instacart定水,用Google Express購買食物——不是因為節省,而是想看看哪個更值得投資。
最後更新:2017-10-25 17: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