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此人舍命救了劉備,如果不死,諸葛亮北伐將多一員虎將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沒地盤,沒人脈,沒名氣,一直到赤壁之戰後,才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尤其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這位大咖,確定未來的軍事戰略意圖,在法正、黃忠、魏延等人協助下,拿下漢中,達到勢力的頂峰時期。這個時候劉備麾下人才濟濟,其中一人不得不提,此人舍命救了劉備,如果不死,諸葛亮北伐將多一員虎將。

劉備拿下漢中稱王,本來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再加上關羽坐鎮荊州,完全是根據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在走,隻是萬萬沒有想到,關羽竟然在襄樊之戰,打出了威震華夏的業績,遭到曹操和孫權的聯合夾擊,最終兵敗荊州,落得一個身死他鄉的下場。因為荊州丟失,關羽的死亡,讓劉備憤怒的興兵伐吳,開啟了三國時代最大的一場戰役——夷陵之戰。

在東征伐吳的部隊,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劉備麾下的虎將,傅肜。傅肜是荊州義陽人,跟魏延來自一個地方,生平記載也十分簡短,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在劉備荊州的時候,就投靠了。他在劉備伐吳的夷陵之戰中任別督,是伐吳大軍的分部指揮之一。《三國誌·吳書·陸遜傳》中說:“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金錦爵賞誘動諸夷,使將軍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督,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劉備夷陵之戰,先勝後敗。劉備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占領秭歸,開始恃強冒進,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體作戰指導上,他又不察地利,將軍隊帶入難以展開的二、三百公裏的崎嶇山道之中;同時在吳軍的頑強抵禦麵前,又不知道及時改變作戰部署,而采取了錯誤的無重點處處結營的辦法,終於陷入被動,導致悲慘的失敗。

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麵圍攻,又殲滅蜀軍近萬之眾。至此,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行至石門山(今湖北巴東東北),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這個時候傅肜選擇舍命斷後,為保護劉備而死戰吳軍,最後傅肜手下兵士都死盡了,吳國將領令傅肜投降,傅肜罵道:“吳狗!怎麼會有投降的漢將軍!”戰死沙場。

夷陵之戰,讓劉備的荊州軍和武將幾乎傷亡殆盡。劉備一生中所匯聚的最忠誠的生力軍,隨著傅肜的呐喊,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傅肜的忠誠宛如昔日魏延一樣。劉備後來白帝城托孤,諸葛亮開始執掌蜀漢天下,南征北戰,尤其是數次北伐,僅僅依賴於70歲高齡的趙雲和魏延,最終以失敗告終。

蜀中無大將成為蜀漢中後期非常尷尬的局麵,若是傅肜不死,憑借夷陵之戰功勞,諸葛亮北伐無異於多了一個魏延。如此一來,諸葛亮北伐武將方麵多了一份力量,或許還有希望成功。

最後更新:2017-10-09 00:28:24

  上一篇:go 薛之謙:相逢算什麼緣分,重逢才是
  下一篇:go 港媒:北京發文件釋信號 王健林們真的可以大鬆一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