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陳九霖內部分享:巴菲特的4大投資秘訣

企業要不被時代拋下,加強主業的競爭力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兩條腿走路,走資本市場的路子,企業家也需要轉型為企投家。

企投家是成就自己和合作夥伴,企投家是成就一批企業家。

9月13日,在以“@人類,你好!”為主題的2017正和島全球創新大集大會中“從企業家到企投家”的論壇上,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正和島江蘇島鄰機構聯席主席蔣錫培,約瑟投資董事長、企投會正和島班班長陳九霖,普祺集團董事長、正和島遼寧島鄰機構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劉奇,通過自身經曆分享了企業家如何才能順利轉型為企投家。本文為陳九霖的分享部分:被稱為“鄉巴佬”和“吝嗇鬼”的巴菲特為什麼能成為最成功的企投家?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古典,但具有現實意義的故事。主人有三個仆人,他出遠門前把這三個仆人叫到一塊,給第一個仆人1000錢,第二個仆人2000錢,第三個仆人5000錢,沒有告訴他們任何的方法,告訴他們自己安排,回來後他檢驗。

幾年後,主人回來了,把這三個仆人召集在一起,問他們用這些錢做了什麼事情。拿了5000錢的仆人說:“主人:我知道你的用意,錢應該生錢。所以,我把這5000錢變成了1萬錢,錢在這裏,交給您。主人說:“你這個仆人是一個忠誠而有能力的人,我現在把這一萬錢都給你。” 第二個仆人說:“主人,我把你給我的2000錢變成了4000錢。現在,把這4000錢給您。” 主人說:“你也是一個忠誠且有能力的仆人。所以,這4000錢就全部歸屬你。” 第三個仆人戰戰兢兢地說:“主人:我知道你最愛惜錢的,我舍不得浪費您的金錢,我把它埋在地上,現在完璧歸趙,這1000錢都歸您。”

主人說,其他的仆人過來,把他的1000錢奪回來,這是一個無用的人,把他趕到門外,讓他在黑暗中咬牙切齒。

這個故事除了宗教的意義,我還想到一個詞:邏輯。所謂的邏輯,指的是事情的因果規律。從狹義上講,邏輯既是指思維規律,也是指研究思維規律的學說,即邏輯學;廣義上講,邏輯就是規律。財富的邏輯是:要增值不要貶值,要運用不是埋在地下或者存在銀行。而商業的邏輯,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資本為目的的一種手段、方式、規律。

我作為一個經商快30年的老兵,在商場上摸爬滾打,戎馬半生。我的人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蕩氣回腸。我用這麼多年的實戰經驗和教訓,出版了一本《商業的邏輯》。我認為,失敗的教訓也不完全是偶然的,那些成功的人士在於他們運用了邏輯,把握了邏輯,實踐了邏輯,馬雲也好,巴菲特也好。相反,像我們經曆過重大失敗的人,今天能夠東山再起站在大家麵前談論邏輯,也不是沒有邏輯的,實際上有一個深刻的邏輯。

商業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隻要做事有邏輯,就會事半功倍,易於成功。我們談企業家到投資家時,必須搞清楚“道”然後再講“術”。就像一個人要到達目的地,首先要搞清楚是要到紐約還是巴黎,如果想到紐約但飛到巴黎,就是南轅北轍,達不到目的。你選擇越好的交通工具,你偏離目的就越快。

必須先把握邏輯,才能成為真正的企投家。經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要尊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邏輯。這裏,我重點講一下巴菲特的投資邏輯。

1、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為什麼要學巴菲特呢?他被華爾街認為是“鄉巴佬”,他非常摳門,現在還用著20多年前的車;他管理著4473億美元,但是,舍不得花錢雇傭員工,整個公司隻有24個人。同時,他的辦公室隻有26平方米,還是租用的。但是,這個“鄉巴佬”、“吝嗇鬼”的資本一直在增值,他是一個典型的企投家!

為什麼這麼說?他當過企業家,做過實體企業的董事長,現在是一個純粹的投資家。所以,他叫企投家,即企業家加投資家。今天主要講他的價值投資理念。

競爭優勢原則。這是管理學家麥克·波特的理論,指的是現有競爭者的壓力、新競爭者的競爭、替代品的競爭、供應商的談判能力、買家的談判能力。競爭優勢原則是巴菲特的護城河,他說要把競爭的優勢搞清楚了,然後才知道企業是不是賺錢,投資是不是成功。

現金流原則。要知道企業的現金流是來自股東的投資,還是來自企業自身的創造;這個現金流是短期的還是持久的。把它看清楚了,就知道未來這個企業是什麼樣子的。

市場先生的原則。巴菲特的意思是,市場它是有情緒的,是不穩定的,你不要在意市場怎麼樣,你要關注的是企業的基本麵,你要看個股,不要看技術總表。

安全邊際原則。找到一個便宜的股票或者企業,就比如一瓶水價值1塊錢,你花4毛錢買過來了,這就等於撿到一個“煙蒂”。你的股票跌到3毛錢、1毛錢,沒關係,如果它的價值是1塊錢,那早晚會超過1塊錢或者達到10塊錢。這樣的投資安全邊際就強,就有機會賺錢。

集中投資原則。巴菲特投資集中在保險、銀行、傳媒和消費品4個領域。

長期持有原則。巴菲特秉持長期持有的原則。他說:“如果你不想持有一隻股票10年,就別持有10分鍾。” 我的好朋友、泰康人壽的董事長陳東生,今天做得非常成功。但是,你能想到他熬了多少年嗎?前15年全部是虧損的,第16年賺了10個億(稅後淨利),第17年賺20億,第18年賺40億,第19年賺60億,第20年賺100億,去年賺186億。一年的保費收入2000多億,現在管理的財富是11300多億,相當於整個湖北省三分之一的GDP。因此,偉大是熬出來的,是長期持有與專注的結果。

2、巴菲特的投資標準

巴菲特選擇投資的企業有四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是能夠理解被投資企業的業務。就是應該了解這個企業,不像我們有些人去追風。上午聽大家講,很多人現在都去追風AI智能投資,可我前幾天在清華大學聽馬化騰的一個演講,有一個專門搞AI的教授(權威專家)在與馬化騰一同演講演講時說:“權威人士都講AI會取代人類,智能是下一個人類,說這些話的人都是在忽悠,不要聽信權威的話,你要聽我的,因為我不是權威”!他的一句話引來哄堂大笑。所以,要堅守自己的邏輯。要了解被投資的企業,要懂得它的業務。否則,再好的東西也別投,因為那不是你的盤中餐,它是別人的嬌妻美妾。

第二個標準是被投資企業的長期展望良好,看他的現金流、成長性和爆發性。

第三個標準是被投資企業團隊的誠實與能幹,德才兼備。不誠實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第四個標準是被投資企業的售價有吸引力,就是我剛才講到的“煙蒂”理念。

我講了這麼多,主旨是在座的各位不僅要把握企業的邏輯,也要把握投資的邏輯、財富的邏輯。祝願你們不僅僅成為真正的企投家,成為我開場所提到的拿到2000錢和5000錢而讓財富倍增的那兩個人。謝謝大家!

編 輯 :七童

由吳曉波老師和正和遠景共同發起的“企投會正和島班”招募已開啟,加入企投會,價值聚合資本連接,名師指導投融資,為你破解知識、產業、資本的焦慮,實現“企業價值+股權投資”的兩棲雙倍增

最後更新:2017-10-08 12:35:20

  上一篇:go 馬天宇曬與鄭爽另類合影,有顏才敢自黑!
  下一篇:go 鄭爽、馬天宇搞怪自拍又來了,小短腿萌過黃子韜的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