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6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为何没听刘备的话,马谡该不该死?

《三国志》中,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曾亲口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来,诸葛亮在守街亭这个关键点上,为何忘了刘备的临终嘱托,用了马谡?

是否可以从以下来分析(个人观点):

1、形势变化:

刘备托孤之时的形势和后来的形势有了大的变化。诸葛亮思维缜密,根据不同情况用人的结果。随机应变,变则通。

2、诸葛亮的信心。

诸葛亮运筹帷幄,对街亭前线的布置已经极其周密,整个战场形势了然于心,认为街亭这个地方没有悬念。只要派遣一名按章行事的大将即可万无一失。

3、军中无将的窘境。

蜀国后期,朝中人才捉襟见肘,原来的老将都上阵了,各有其责。把马谡调到前线也是不得已为之。马谡擅长军事理论,他应该知道遵丞相之计即可。

综上所述,诸葛亮没有按照刘备的轻用马谡,而把其放在一个即重要又看似无悬念的街亭。

4、马谡该不该死?

守街亭时马谡耍了小聪明,他要逞点能,想在丞相面前展露些个人风采。《三国演义》中也写道“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本来不用动脑筋,偏偏你要动脑筋,结果坏大事,导致失去了街亭这个汉中咽喉。

马谡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斩马谡似乎已成定论。诸葛亮对失街亭很恼火,一对不起先帝刘备,二破坏了自己的战略部署,三马谡不听军令的下场来树立军威。四丞相也可能是在敲打有反骨的魏延吧。

最后更新:2017-10-08 19:37:40

  上一篇:go 郑爽清纯人设大崩盘!吸烟、爆粗口,形象一落千丈?
  下一篇:go 郭敬明宋喆李雨桐大张伟 近一个月的热点你还看得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