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6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在未來給我們看病的將是醫療機器人?

      在智慧醫療與AI一直都是科技榜樣的機器人沃森,備受大家的關注,也是熱議的話題。醫生是大數據的核心,如果沒有專業的醫生,一切數據都是起不到專業的價值,也就是說醫生+數據才是最佳的拍檔。其實,人工智能隻有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治療效果,人工智能目前在大多數中國醫生以及AI醫療領域的專家看來,人工智能最應該扮演的角色,就像醫護人員,隻是起到一個輔助工作而已,但真正起到開藥方,診斷病情的時候才是醫生主角上場的時候。醫生才是患者的決策人。

  到現在人工智能還是處於萌芽期,真正達到一個人機器人負責全部的看病診斷,還需要很長的路程要走。隻是在硬件方麵起到一些簡單的應用功能。

  經驗是慢慢積累的,所以一個強大的醫生是從一例例病情分析中找到的經驗,這不IBMWatson也是需要不停的鍛煉,有1000份病例,也算是疑難雜症吧等著這位在醫療界都算得上大紅人沃森去診斷。是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醫生們為Watson準備了癌症患者病例,希望讓沃森好好練練,也希望能借此考評Watson的醫資水平,終於沃森不負大家所望,診斷出的結果與之前診斷的腫瘤專家建議的方案高達99%吻合,不過更令人驚奇的是沃森機器人還主動給出了非常多的治療方麵的輔助性建議,而沃森機器人給出這些建議中有30%,連診斷醫生都沒想到的,而且給出的輔助性治療方案都與最新的臨床研究相關。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醫生才是主角!

  事實上,無論是什麼事情都有幾方麵的見解。人的思維不可能達到一模一樣。新事物的誕生總是充斥著支持和質疑兩方麵的聲音,曾有過AI醫療使用經驗的醫生就表示,由於醫療人工智能本身被定位為輔助醫生的角色,因此有時並不能針對病患現實生活中的情況進行調整,“比如患者實際的家庭收入、心理情況等等。腫瘤治療的情況很複雜,並不是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患者能夠接受的方案,很多情況還需要醫生根據病人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並且安慰和說服患者,這是醫療人工智能目前難以做到的。”

  所以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幫助醫生,尤其是在人的體力、精神上的幫助,有研究表麵,醫生在看病時會因為自身的情緒、精神方麵受到診斷的影響。所以我們不得不說,人工智能將是醫療界的一大幫手!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06-29 18:03:08

  上一篇:go  springboot(十三):springboot小技巧
  下一篇:go  Moosefs分布式文件係統集群講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