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技術社區[雲棲]
337個人寫了一封信,然後北京地鐵有了無障礙地圖
一個月前,橙子的好朋友,高德地圖的小夥伴收到了一封信,上麵密密麻麻地寫了337位殘障年輕人的名字。
“有時候,我們按照地圖導航軟件的指引來到了地鐵口,卻發現沒有直梯,我們下不去。有時候,我們按照指引來到了廣場的入口,卻發現無障礙通道在此處的1000米或者更遠的地方。”
337位殘障人士聯名信
原來,他們寫信來,是傾訴生活中經常找不到直梯等無障礙設施的出行不便之苦,希望高德能幫助他們在地圖上增加相關提示。
行動是最好的回複。來自產品、數據等部門的同學迅速下了一個決定,做,馬上做!一個月後,北京地鐵的無障礙電梯等設施標注功能上線,並且支持路線規劃和導航。
當這個消息反饋給寫信的這337位殘障人士時,他們都驚著了:一家大公司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做出實實在在的回應和效果,太出乎意料了!
昨天,小編找北京的高德團隊聊了聊這事兒。
Q: 每年的十一出行對於高德來說是個大考驗,在這麼緊張的攻堅階段,為什麼決定接這樣一個相對來說覆蓋人群比較少的需求?
A: 那天正好在一個交通峰會上,我把這個無障礙設施的消息發到了群裏,分別得到了產品和數據團隊leader的回複,他們說,可以幹!
我看到這個消息也挺觸動的,因為前不久剛聽人說很想去影院看一部上線的片子,但是因為坐輪椅,一個人沒法去。我們查了下數據,現在全國有8500多萬的殘障人士,而且需要無障礙設施的並不隻是殘障人士,老人、小孩、孕婦等等特殊人群都需要,這些需求都是我們應該重點去考慮的。
Q: 項目進展是否順利?過程中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
A: 一般來說,在項目開始前,做論證的時間會比較久,但唯獨這件事,拍板和落地都非常迅速,沒有多少猶豫,不過難點還是有的。
我們首先跟殘障人士代表詳細溝通,了解他們的出行困難後,決定先從北京做起,從地鐵站的無障礙電梯開始做起。不過,在導航地圖信息上,原先是沒有“無障礙電梯”這個類目的,需要新增。
其他方麵,說實話,做地圖就是我們專業內的事情。十一前大家都是最忙的時候,每個人都在自己工作量非常飽和的情況下,加班加點把這個功能做出來。認定對的事,做下來心裏會特別篤定。
Q: 後續還打算在無障礙上做哪些工作?
A: 目前的規劃是,第一步,北京地鐵的無障礙電梯等設施標注;第二步,上廣深杭地鐵的無障礙電梯等設施標注;第三步,開發針對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隨手拍上報”功能。
第一步達成之後,第二步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地鐵的無障礙設施標注目前正在進行中,第三步“隨手拍上報”功能也同步在開發中,年前給大家匯報成果。
我們這個無障礙小組會持續做下去,在人力、工具上都會有更大的投入,希望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參與到我們之後將推出的無障礙設施上報活動中來,動動手指,拍拍照片,一起讓出行更美好一點點。
無獨有偶,我們看到,Google 在9 月 6 日發出官方博客文章《A better world for wheels on Google Maps》,也宣布了 Google 地圖將在本地導覽中,邀請用戶參與無障礙通道的信息采集工作。
科技改變生活,讓更多人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讓出行更美好,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等待我們去做的,還有很多,期待大家一起同行。
來源:阿裏味兒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9-28 15: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