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0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為你在 Bash 曆史中執行過的每一項命令設置時間和日期

在默認情況下,所有通過 Bash 在命令行中執行過的命令都被存儲在曆史緩存區或者一個叫做~/.bash_history 的文件裏。這意味著係統管理員可以看到係統上用戶執行過的命令清單,或者用戶可以通過像 history 命令這樣的選項來看他或她自己的命令曆史。


  1. $ history

Linux 曆史命令

Linux 曆史命令

從上麵 history 命令的輸出可知,命令被執行的日期和時間並沒有顯示出來。基本上所有的 Linux 發行版的默認設置都是這樣的。

在這篇文章裏,我們將解釋當在 Bash 中執行 history 命令顯示每個命令時,如何配置顯示時間戳信息。

每個命令相關的日期和時間可以記錄到曆史文件中,用 HISTTIMEFORMAT 環境變量的設置作為命令曆史的備注記錄。

這裏有兩種可行的方式來達到目的:一種是暫時的效果,一種是永久的效果。

要臨時設置 HISTTIMEFORMAT 環境變量,在命令行這樣輸出它:


  1. $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在上麵的輸出命令當中,時間戳格式如下:

1、%F-展開為完整日期,即 %Y-%m-%d(年-月-日)。

2、%T-展開為時間,即 %H:%M:%S(時:分:秒)。

通讀 date 命令的 man 手冊來獲得更多使用說明:


  1. $ man date

然後如下檢查你的命令曆史:


  1. $ history

顯示帶有日期和時間的 Linux 命令曆史。

顯示帶有日期和時間的 Linux 命令曆史。

(LCTT 譯注:注意:這個功能隻能用在當 HISTTIMEFORMAT 這個環境變量被設置之後,之後的那些新執行的 bash 命令才會被打上正確的時間戳。在此之前的所有命令,都將會顯示成設置 HISTTIMEFORMAT 變量的時間。)

然而,如果你想永久地配置該變量,用你最喜歡的編輯器打開文件 ~/.bashrc


  1. $ vi ~/.bashrc

然後在下方添加(用注釋將其標記為你自己的配置):


  1. # 我的配置
  2.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保存文件並退出,然後,運行下麵的命令以便改動當即生效:


  1. $ source ~/.bashrc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01-23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Linux中國”

最後更新:2017-05-27 10:02:16

  上一篇:go  立下新年flag之前 先看看如何用數據督促自己完成年度計劃
  下一篇:go  《Node.js區塊鏈開發》——2.3 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