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4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我們為什麼而寫作

大學時候開始在寫作技術文章,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通過寫作記錄和收獲了很多,認識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

作為一個開發工程師,曾經執著於技術幹貨,評價文章也以內容落地為標準,寫的看的多了,就開始意識到,務虛和務實同樣重要。

文以載道,相比於"術","道"可以影響的人群更廣,思維和方法論這些上層的東西更加有價值。以後會更加關注認知和邏輯思維,

今天就重新思考我們為什麼而寫作,寫作對於個體又有怎樣的價值。

?

?

寫作帶來的人文意義

表達和被認同是個體情感和歸屬的基本訴求,寫作最直接的動機應該就是“我有話說”吧。

生活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在發生,開心的或者難過的,並不是總有人可以交流,文字就是最好的傾聽者。

寫作給作者一個創造世界的機會,文字在你手中,你就擁有絕對的權威。

巴爾紮克在拿破侖的雕像上刻下“他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我用筆來完成”,在這個世界裏,你可以創造一切,也可以毀滅一切,可以通過任意的想象來構造這個獨立的王國。

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作品都比我們活的更長久。

普通人一生時光白駒過隙,謝幕如蜻蜓點水,如果沒有留下什麼載體可以讓別人聽到和看到,很快就會被忘記,寫作正是讓大家可以被記住

?

寫作是和自己的對話

寫作是對自我的梳理,是和自己的對話。《花樣年華》裏,當你有秘密不願意告訴別人的時候,“就找一個樹洞,把你的秘密說給樹洞聽”。

寫作給你提供一個內部的樹洞,這個過程本身就經過了一個內部表達,

從最初的觀點,到形成一段文字,在腦海中不斷交流調整姿態,最後固化成文字,成為你看到的樣子。

而隨著表達的深入,這個對話也在發生改變,由淺入深,由和自己對話,上升為和另外的人,另一些人,進而是和世界進行對話。

?

更有效的思考和推理

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概念,工作記憶是一種短時間範圍的記憶形式,具有處理和存儲信息的雙重功能,影響人的許多認知活動。

複雜的推理過程,可以認為是一係列工作記憶連結起來的。

但是工作記憶轉瞬即逝,這種短時性導致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好像在黑暗中打著手電前行,照亮的始終是當下的一個範圍,走過這段路以後,思考細節就很難被重現。

通過寫作記錄問題的解決過程可以把工作記憶串聯起來,想象晚上道路兩邊的路燈,在回溯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反複倒帶,不必被思維限製。

?? ?

?

輸出是檢驗得到最好的方式

當有效輸入積累的足夠多,會越來越渴望去表達,寫作是表達的途徑,卻又不止於此。

我一直認為,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是輸入和輸出的動態平衡,通過高效輸入,達到有價值的輸出。

?

非虛構寫作是一門技能,和繪畫、樂器或者其他手藝一樣,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沒有誰生來就可以進行係統的寫作,在這個過程中,你獲得的並不隻是寫作技巧,

更多的是一些軟性的東西,比如怎樣係統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如何更好的把自己的立場托出。

?

《REWORK》的作者談到招聘時,建議雇那個寫作最厲害的人(Hire greater writer):

如果你要從一堆人中決定出一個職位的合適人選,雇那個寫作最厲害的人。這個人不在乎是不是營銷人員、推銷員、設計師、程序員,無論是誰;他們的寫作技巧會對此有益。

?

每個人都有15分鍾成名的機會

文字作品拷貝傳播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寫作本身就是最高效的生產活動。?

技術進步使得信息的傳播越來越簡單,媒體無處不在,每個人都是一個頻道。寫作的方式也發生變化,聲音和影像都是文字的載體。

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創建自己的博客,注冊一個自己的公眾號,

或者在有聲電台發布自己的節目,利用直播,你可以隨時隨地變成一個行走的媒體。?

在未來,每個人都將成名 15 分鍾,安迪 ・ 沃霍爾的理論已經成為現實。

??

個體都有其看重的東西,對有些人來說,寫作是為了內心的平靜,對另外一些人,可能為了帶來更多的關注和價值。

對我來說,除了思考和記錄,寫作本身就值得不斷的打磨和體驗。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當下,發聲即正義,就從現在開始寫作吧。

?

最後更新:2017-05-09 14:31:37

  上一篇:go 聊聊淘寶天貓個性化推薦技術演進史
  下一篇:go 大中華地區(含港澳台)空氣質量接口參加阿裏雲API as a Service 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