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3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係統》筆記1

一.幾個概念:
1.我們把一件“事”稱為案例(case),有時又叫做工作(work),職業(job),產品(Product),服務(service),項目(item)。案例總處於某個特定狀態,該狀態由三個元素組成:
(1)案例相關的屬性
(2)已經滿足的條件
(3)案例的內容
2.本質上case都是離散的,它們有自己獨立的開始和結束,都能彼此區分,每一個case都在一個過程中被執行。(其實這裏的case就是我們一般工作流中的所謂工作流實例)

3.過程:由許多要被執行的task(任務)和一係列決定任務執行次序的條件構成。過程定義了案例的生命周期

4.任務(task):是一個工作的邏輯單元,它能夠作為一個整體被資源(resource)執行。任務可以被定義為不能再細分的過程,即原子過程,這裏存在主觀因素。在定義或者分派任務的人看來,任務是原子性的,但是對於執行它的人來說經常是非原子性。
5.資源(resource):是指能夠執行特定任務的一個人、一台機器或一群人。
6.過程結構的四種基本機製,或者說案例的生命周期(稱為路由):順序(sequence),選擇(selection),並行,循環。
7.活動(Activity):任務的具體執行(由資源所執行)稱為活動。
8.過程的分類:
基本過程:企業中那些生產產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也稱作生產過程。
二級過程:支持基本過程的過程,因此也被稱為支持過程,比如財務管理、人力管理等。
三級過程:指導與協調基本和二級過程的管理過程。

9.工作流的啟動(觸發)有3類:
(1)資源驅動(人工,自動,半自動)
(2)外部事件,一個JMS消息?
(3)時間信號(定時事件)

二.組織結構
1.組織結構確立了如何把組織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分配給員工,最重要的三種組織形式:
(1)層次結構,常見的、通過樹結構來描述的組織圖
(2)矩陣結構,在以項目為中心的公司中較為常見,比如軟件公司,一個員工同時屬於電信事業部和XXX現場項目組
(3)網狀結構
2.有關工作流權限係統的設計,更多請見銀狐999的文檔《工作流係統組織模型應用和解決方案

三.過程管理
1.區分管理係統與被管理係統,管理係統將目標、前提和決策傳達給被管理係統,被管理係統可以向管理係統回報,根據匯報,管理係統可以修正這些目標。
2.過程管理分為四個層次:
(1)Real-time,實時管理
(2)Operational 操作管理
(3)戰術管理
(4)戰略管理
從上往下影響的範圍越廣,持續時間越長。
3.業務過程信息係統的發展,曆史表明,越來越多的通用任務已被從程序中分離出來並且放入分解的管理係統中:
(1)1965-1975年:分解應用。信息係統由分解的應用組成,每個應用都有自己的數據庫和定義。
(2)1975-1985年:數據庫管理——將數據管理從應用程序中抽離出來,不同的程序共享一個數據庫,麵向數據的開發方法產生
(3)1985-1995年:用戶界麵管理——將用戶界麵從應用程序中抽取出來。
(4)1995-2005:工作流管理——將業務過程從應用程序中抽取出來。工作流係統負責管理工作流並組織案例數據在不同的人員以及應用程序間進行流轉。

文章轉自莊周夢蝶  ,原文發布時間5.17

最後更新:2017-05-17 11:04:46

  上一篇:go  數據科學家需要了解的45個回歸問題測試題(附答案)
  下一篇:go  有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