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技術社區[雲棲]
考研與工作怎麼選擇
考研與工作怎麼選擇
最近我在網站看到一篇帖子,作者詢問是繼續工作還是回學校考研。有很多大學生畢業無法融入社會最終選擇考研。
職業構成
首先我認為社會上60%的職業幾乎不需要什麼學曆,隻要具備九年義務教育都能勝任工作,另外25% 專科足以勝任,剩下 10% 才需要 本科,5%需要更高學曆。
知識的構成
教育僅僅能完成第一個階段的訓練,知識的構成與比例應該是 20%來源於學校,80%來源於社會。
高級基層崗位
高學曆與學曆低,隻是社會分工不同。如果我們把每個領域都比作一座金字塔,那麼每個領域都有它們塔基和塔尖,能在塔尖工作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隻能在該行業的塔基這層工作。
有很多領域門檻很高,進入這個行業就需要很高的學曆,但是所做的工作卻相當基層。例如:研究員,苦逼一個。
前一段認識一位,他我問是否有朋友親戚是學化工的,本科月薪5000。我跟他說現在送外賣的小哥都月入 10000+(這不是瞎說,我老婆的親屬有做這行的,這還是還是在觀瀾,如果在市區福田/南山送外賣至少12000~15000)。
他的經曆是畢業工作了2年覺得迷茫,後來去了廣州讀博,現在回深圳工作月薪8000從事化工方麵的工作(管理層)。我對他說:“如果你不去讀博,可能混的比現在好,你失去了人生的黃金時間段”。
什麼情況該考研,什麼情況該放棄?
首先談談什麼情況該考研?
你所處的行業本科學曆已經無法滿足最基礎的工作,就如我上麵所說,你的本科學曆連塔基的工作都無法勝任,這是你如果想從事這個行業,必須考研。但我告訴你高學曆不等於高薪水,薪水高低與行業有直接關係,塔基就是塔基,你如法跟你他行業塔尖的薪水相比。
什麼情況要放棄呢?
- 你的現有學曆完全可以勝任你所在行業的工作,多在學校一天都是在浪費你的生命 ,我們發現70年代來深圳的比80年代來深圳的混的強,80年代來深圳的比90年代來深圳混的好,短短3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中國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種機會很多,80/90年代在深圳做什麼都賺錢,一旦方方麵麵都成熟了,暴力行業就會消失,2000年後再也沒有暴力行業。
- 家境不好,果斷放棄。家境不好仍選擇讀研,我認為這是變相啃老,正常人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不要給家裏增加負擔,盡快就業,父母不期望你能每月給他寄多少生活費,你能生活自理不給家裏增加負擔他們就燒高香了。
- 無法融入社會而選擇讀研,你將被社會拋棄。我有一個為同事選擇了這條路,讀研回來後我已經完成了人生第一桶金,他隻能重新回到起跑線。
- 無法用學曆判斷能力的行業或者說靠天分領域,例如藝術領域,攝影,繪畫,音樂,舞蹈,導演......學曆全是扯淡。這些領域靠的時天分,而不是學曆。如果你靠著學曆踏入這個領域,隻能被無情碾壓。舉例一例子導演,你會發現很多導演係畢業的確拍不出好片,常常被外行人碾壓,例如吳京導演的《戰狼2》,張藝謀,馮小剛...... 都不是學導演係的。
- 新興領域不要考研。我有一位同學當年選擇了電子商務這個專業,這是中國首次在大學裏開這個係,我想問哪些教授懂電子商務嗎?這不是在扯淡嗎。
博士等於窄士
在19世紀以前,博士代表的博學,進入21世紀,我認為博士不再是博士而是”窄士“,為什麼這麼說呢?
19世紀之前知識學科還很窄,例如達芬奇是一個畫家,也是一位科學家。進入21世紀信息爆炸,再也不會出現那種誇學科在很多領域都取得成就的偉大科學家。
我把知識體係分成橫向與縱向兩個方向,博士是為了解決特定領域特定問題而存在的,是知識的縱向發展,所以我說博士不再是博士而是”窄士“。另外學曆越高越不容易轉行。
學曆與學識的區別
學曆隻能用高低評判,學曆越高知識麵越窄是個上升的金字塔結構。
學識與學曆恰恰相反,是上升的倒金字塔結構,我們通常將學識與另一個詞“淵博”共同使用。學識同義詞有學富五車、知識淵博、才高八鬥、多才多藝、博古通今等等。
學曆可以看成是縱向發展,學識可以看成是橫向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學曆是從宏觀向微觀聚焦,而學識是從點到麵的擴散。
跨界思維更重要
我們不缺各種領域的高精尖人才,要多少有多少,這個區域是職場紅海。
互聯網創新就是通過跨界思維實現的,將看似不相關信息和數據聯係起來,所以具備跨界知識將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成功要素
成功的要素是什麼?我認為成功的要素是基礎教育+後天努力+天分,如果按照100分劃分權重:
基礎教育60分+後天努力20分+天分20分=100分。100分不等於你就能成功,100分表示你具備成功的條件,100分能讓你站在通往成功道路起跑線的起點上,接下來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鬆。
學習伴隨終身的,教育隻能讓你達到60分及格,無論學曆有多高,我前麵已經說過,高學曆與學曆低,隻是社會分工不同。如果你大學畢業,書本一扔,不再繼續學習,那麼你在社會上,也僅僅是60分而已,不要妄想成功,成功跟你無緣。你的一生就是,朝9晚5的打工族,永遠在金字塔的塔基這層。
作者 Netkiller, 網站 https://www.netkiller.cn, 微信公眾號 netkiller-ebook
最後更新:2017-08-30 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