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9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比爾蓋茨的噩夢

 他是比爾蓋茨的噩夢,他用他的大胡子讓蓋茨的微笑變得十分勉強,他是技術的先驅,他技術成果覆蓋了100億台設備,除了蘋果,沒有什麼手機不用向他致敬;他就是高斯林,Java的締造者

 

文/張書樂
原載於《電腦愛好者》2013年2期
 
    說起高司令的大名,很多人肯定會聯想到地道戰經典對白“高實在是高”,不好意思,那是胡司令,這個高司令是個高鼻子、大胡子、金頭發的老外,但作為Java編程語言的共同創始人之一,中國的程序員們在膜拜這位公認的Java之父同時,也親昵的用中文諧音“高司令”來表達出對他的多重敬意。
 
讓微軟窒息的大胡子
    
    高司令最顯著的特征是他留了多年的大胡子。對於他的這個標誌,高司令在2006年的一則博客中寫道,他的妻子和兒子從來都沒有看到他不留胡子;其實每到睡覺時,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刮胡子,以免影響他睡眠過程中的正常唿吸。
    
    胡子一直沒有成為扼殺天才的凶手,否則我們將不可能見到Java,但卻一度讓另一個天才有窒息的感覺,那就是微軟的蓋茨。
    
    高司令曾經供職26年的Sun公司創始人斯考特·麥克尼利曾經有個令人側目的愛好——反對微軟而被稱為矽穀鬥士。他甚至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生活在一個隻有微軟的世界裏。”而麥克尼利的底氣則來自高司令和他的孩子“Java”。
    
    上世紀90年代初,高司令在開發Java的之初,壓根沒想過要和電腦、互聯網扯上關係,這就是款用在家用電器等小型係統的編程語言,來解決諸如電視機、電話、鬧鍾、 烤麵包機等家用電器的控製和通訊問題。
    
    當時的高司令還遠沒有到可以發號施令的司令級別,在Sun公司之初,他就是個勤雜工,公司總是安排他去做一些為老係統寫升級軟件的瑣碎工作。所以當麥克尼利要高司令去領導一個名為綠色小組的研發團隊,開發數字家電產品時,高司令上任了。
    
    幾乎是傻兒司令的翻版,這個團隊最初對自己到底要鼓搗出的東西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沒弄清楚,開發小組的4個人就每日每夜的幹了起來,結果最終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主菜依然沒個眉目,高司令反而弄出了個副產品,一種運行在虛擬機中的麵向對象的語言。
    
    這玩意有什麼用呢?高司令不知道,麥克尼利也沒想明白,既然弄不明白,高司令也沒多想,就拿著自家窗外一顆叫Oak的樹名給這個語言定了性。
    
    可到了注冊商標時,高司令卻發現,連樹名都被家顯卡製造商給搶注了,正好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綠色小組正在咖啡館裏喝著印尼爪哇(Java)島出產的咖啡,有一個人靈機一動說就叫Java怎麼樣,結果這個隨便的產品就有了這麼個隨便的名字。
    
    之後小組的研發繼續不順,數字家電到底給他們弄了出來,上萬美元的樣子決定了其市場前景的難堪,整個1993年,高司令和綠色小組們都在鬱悶,跑路的跑路,曠工的曠工,上班玩遊戲倒成了綠色小組的主業,高司令的胡子也蓄出來了。還好麥克尼利對這幫技術人員還算寬容,換了在中國,早集體吃上炒魷魚大餐了。
    
    1994年,網景公司推出Netscape瀏覽器,突然讓蓄須不明誌的高司令開了竅,Java天生就是一次編寫,到處運行,可以適應於任何平台的東西,為什麼不能讓它上網呢!綠色小組殘部立刻開始了針對互聯網的Java應用,短短一年時間,Java接著網景瀏覽器,風靡了起來……
    
    一個原本要用在家電設備上的語言,就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成了“網絡版”。
    
    高司令的春天成了微軟的噩夢。比爾·蓋茨看到了Java的威脅,他告訴微軟瀏覽器部門的主管艾達姆:“這可把我嚇壞了。我不清楚微軟的操作係統要為Java的客戶應用程序代碼提供什麼樣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足夠讓它來取代我們的市場地位。”
    
    蓋茨的恐懼成為了現實,微軟和Sun針對Java打了多年的官司,可還是沒有阻止Java成為世界上最流行的電腦語言。
    
    高司令這下真的成司令了。
 

使用Java的設備比地球總人口還要多
    
    “Java到現在一共虧了多少錢?”1995年下半年的一天,麥克尼利問他的首席技術官埃裏克·施密特。
    
    “大約100萬美元。”施密特回答道。
    
    “聽著,”麥克尼利嚴肅地說,“把預算增加10倍,你要給我虧1000萬才算完成任務!
    
    巨大的魄力讓高司令和他的Java在伯樂的支持下深入到了互聯網的所有神經末梢中,網景、IBM、甲骨文都表示支持Java。
    
    高司令笑了,特別是當微軟在權衡利弊後發現,Java可以在任何硬件、操作係統上運行,這繞過了微軟的搖錢樹:Windows操作係統。微軟決定在自己的新版瀏覽器中支持Java。高司令的大胡子笑得分叉了。
    
    可Java卻並沒有賺錢,盡管隨後Sun借互聯網泡沫的東風,靠Java帶來的名氣和自己的服務器、操作係統,讓市值膨脹到了2000億美元,可Java的授權費收益甚至連投入成本都沒賺回來。
    
    Java賣的太便宜了,各類企業使用Java需要向Sun購買使用授權,通常這些都是小錢。Sun的最大一筆橫財是2004年微軟 以16億美元一次性了結與Sun在Java上的恩恩怨怨。最摳門的要算穀歌了,它在其手機操作係統Android中無償使用了Java。
    
    不過高司令賺了,錢賺的不多,但名氣卻大到出奇。“我從來沒有想到Java技術將會這麼火。當我的老板問我它將達到多少次下載時,我說 10000 次。而他認為我太過樂觀了。”高司令喜歡在外布道Java的時候引述這個小故事。
    
    而高司令喜歡說的另一個故事則是:你知道巴西的稅務係統,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以及韓國的第一大鎂板製造廠有什麼共同點嗎?這些係統同世界上其它100億個設備共享一個元素,那就是Java。
    
    誠然,除了iPhone,消費者幾乎買不到沒有Java程序的手機了。
 

跑路王的海洋之心
    
    不在外麵講台上作演員的時候,高司令和其他技術員一樣,喜歡把自己所在實驗室裏去鼓搗點新玩意。
    
    這毛病他從小就養成了,12歲的時候,他用報廢的電話機和電視機中的部件做了一台電子遊戲機。附近農民的聯合收割機出了問題也常常找他修理。14歲時,他到附近大學參觀,硬是記住了計算中心的門鎖密碼,從此開始偷偷地熘進計算中心,學習計算機編程。
    
    這種不安分的性格讓高司令在新世紀不斷練習一個新的技能—跑路。
    
    2009年4月,看重Java也為了網羅 Sun的天才們,甲骨文風風火火地買下了Sun。可高司令對新東家顯然有點不來神,甚至因甲骨文在新版Java中將公司名稱字段從過去的Sun改為現在的甲骨文這一正常舉措,造成了大量需要依靠公司字段識別虛擬機的老應用程序發生崩潰時,高司令還忘不了在博文中用一個笑翻了的表情來展現自己的幸災樂禍。
    
    果不其然,在甲骨文混了剛剛一年,2010年4月,高司令又發了篇博客:“離開的時候到了……”
    
    新東家穀歌對高司令寄予厚望,不是穀歌的安卓平台一直免費用著Java嗎!那就請高司令來,就可以避免安卓平台和甲骨文的專利爭端。
    
    可高司令不這麼看,不到半年,他又發了篇博文《我又跑路了》,高調宣稱自己將離開穀歌,因為他已經找到了更感興趣的方向。
    
    當然,頻繁的發博文並不代表高司令立誌要做個專職博客,他從世界最大的IT公司出來後,還留在矽穀,就在不遠的一家 叫Liquid Robotics的創業型小公司上班了,他為別人編了一輩子的Java程序,現在他要為自己的興趣去編屬於自己的程序。
    
    “還能比什麼是海洋機器人更酷的?”高司令意氣風發之餘,也讓人覺得他有點點瘋了。
    
    不過這家生產機動式、全自治的海洋研究機器人的小公司,還是給了高司令極大的發揮空間,作為該公司的首席軟件架構師,他負責設計後端存儲係統。為了海洋機器人在全球的艦船上收集的海量數據能夠得到科學的管理和展示,供全球任何科學家、教育家和學者、甚至公眾,這個存儲係統的任務不可謂不艱巨。
    
    不過高司令目前的工作還是挺成功的,3月份,它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4台Wave Glider海洋機器人各自前進了6000公裏,跨越了太平洋,沿著曲折的航線,從舊金山達到了夏威夷,比之前的記錄多了1370公裏。高司令特別驕傲的是,這些海洋機器人不要任何燃料,不是低碳,是無碳。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機器人探尋世界變化,用他的話說是,“酷斃了”。
    
    又一次走在了別人的前麵,高司令的大胡子應該又要笑得開叉了。

最後更新:2017-04-03 21:13:14

  上一篇:go 多線程
  下一篇:go Linux 的多線程編程的高效開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