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
技術社區[雲棲]
To B 企業運維的機遇和挑戰
內容摘要
從常見的互聯網公司到最新的麵向企業的各類公有雲、專有雲提供商,運維的工作內容和模式一直在轉變。曾經流行的 Devops 是否依然適用?如何在雲公司做運維?本次分享將帶給大家一些新的視角與觀點。
嘉賓演講視頻地址:https://t.cn/RajmmR9
如何運維一個業務
我們在談運維的時候,真正在談的是如何運維一個業務。我們需要端到端的去看待運維對外的產出是什麼,運維對外的產出其實是一個係統的SLA。
如果可以在一個可控的成本下實現SLA,不管是人肉的還是寫代碼的,隻要達到了就好。但這隻是第一步,SLA是「運維的業務」,但不是一個公司的業務。如果一個團隊不去將目標瞄準公司的業務來做事,那這個團隊是不合格的。
比如有的公司的業務應該是日活,是留存,是新用戶增長;有的公司的業務是收入,是營收,是毛利,是淨利,這才是業務。當這個公司的業務不同的時候,運維的打法需要有相當大的差異。
反思:運維與業務如何匹配
DevOps
DevOps在這兩年一直很火,這與敏捷開發、持續集成都是有關聯的,隻不過它們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的職能上發生的反應。同一個思路,對開發團隊來說就是敏捷開發;對工程效率或測試團隊來說,他們就會做持續集成;對運維來說,運維又會做DevOps,其實本來都是一回事。
DevOps的目標是快速迭代和穩定性之間的平衡,而它的基礎是穩定靈活的基礎架構。那麼作為類似七牛這樣一個雲公司來講,本身就是整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就應該是穩定靈活的。那在基礎設施裏邊怎麼做DevOps呢?對於七牛這樣的公司來講,DevOps這個詞看起來就變成一個悖論了。
To B or to C
如果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可以感覺到toB公司對外,生意就是生意,對內則如履薄冰。
互聯網公司的精髓就是一句話,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我經常跟我的團隊講,不要覺得我們是互聯網公司,我們就是賣拉麵的。
互聯網公司和賣拉麵的差別就在於,互聯網公司不依靠這件事賺錢,而賣拉麵的賣一碗就要賺一碗。如果所有的“拉麵”都是貼錢賣,靠“鹹菜”來賺錢,這是互聯網公司;假如這個“拉麵”保證每一碗的毛利率都是可控的,這就是拉麵公司。所以真正決定我們運維打法的差別並不是toC和toB,而是你到底是“賣拉麵的”,還是一個“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公司。
如果這家做基礎設施的公司有一個金主,有一個輸血來源,和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每一碗飯都是靠每走出一步賺出來的,這兩個打法的差別其實要遠大過toC和toB的差別。
挑戰:運維如何與業務結合
七牛的業務就是“賣拉麵的”,這個是個前提。在最開始七牛整體技術的思路其實和一個“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公司沒有什麼差別。圍繞運維來看,運維、研發和采購仍然緊密結合在一起,甚至這三個角色是重疊的。這就很像DevOps的概念。但是後來當我們從一個互聯網公司被迫轉向“賣拉麵的”公司時,同時這個公司會變得越來越大,它不可能一個人做,會出問題。所以我們把運維團隊拆成了基礎建設、資源管理和業務運維。
雖然這三個加起來是運維團隊,但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整體性。於是我們增加了一個企業運維。當你“賣拉麵”的時候,這些買“拉麵”的人不光是散客,還有很多公司的集團客戶,那就要為他專門定製服務了。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企業運維有四個人,他們隻為三個客戶服務。
我們不同客戶的需求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一方麵我們要保持對客戶的柔軟,就是說我們要滿足他的需求,但是另外一方麵又要保證自己的技術要有架構。
我們去掉了研發與基礎建設之間的聯係,讓基礎建設和資源管理連起來,然後把采購和資源管理的連線去掉,和業務運維聯係起來。這個變化其實不是特別大,但是對七牛來說很重要。
反思:讓團隊像一個公司一樣運轉
首先要建立願景和目標。
其次是善待客戶,並且持續優化用戶接觸點。我們有針對外部的客戶,也有內部的研發、商務,都是我們的客戶。優化接觸點是讓接觸點變小變少。
第三個是從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因為整個我們是“賣拉麵的”,也要用“賣拉麵的”思路去做事。我們要把我們所提供的所有服務承諾都變成SLA,就是說它有不同的級別。另外一方麵,我們的研發團隊、所有的周邊團隊都是我們的客戶。比如我們的存儲團隊,他們會自己計算它們的成本,我們也是它的成本,這樣我就變成了一個利潤中心。當從成本中心轉變成利潤中心的時候,會有足夠的空間來做很多事情。
最後一個就是適時的外包。與很多年以前,BAT起家的時代不同了,現在不管是人力的服務還是商業的、開源的產品都非常豐富,我們的團隊不是很大,但是要求高、時間緊,因此我們必須擁抱且善於利用外部資源。
這四條就是我們把團隊變成像公司一樣運轉所采取的行動。最後我們的團隊就變成這個樣子。
首先外部的團隊改變了顏色。他們都是客戶,有內部客戶、外部客戶,甚至連采購團隊也是我們的客戶。
第二,這幾個團隊之間沒有直接的聯係,它們是通過一個資源池打交道的。
企業運維這裏多了一個基礎設施的團隊,它去維護資源池,去給一些運維支持。
它把之前順序的、線性的工作流程變成一個大家沒有明顯等待和依賴的異步的模式。
以上是我想分享的,在七牛這樣的一個基礎設施公司裏運維演進的過程和我對運維的一些看法。謝謝大家!
推薦文章
阿裏雲高級專家桑彥斌:什麼是DevOps
日誌易產品總監饒琛琳:數據驅動的智能運維
最後更新:2017-08-14 1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