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技术社区[云栖]
“程序猿”的大学回炉重造记
摘要:十余载寒窗,一朝迈入社会,翘首以盼中结束的学生生涯往往也是纠结的开始:目光转向同学斩获的各种offer,两手空空的不甘与无奈谁人能懂;带着欢快的心情走向工作岗位,竞争的激烈却让自己处处碰壁。在云栖社区与云翼计划联合主办的《首届互联网新兵进阶在线峰会》上,阿里云开发工程师犬虫主要介绍了他进入阿里的面试经历,以及在阿里巴巴这所大学中学习到的东西。本文内容根据演讲嘉宾分享视频以及PPT整理而成。
今天主要分享一下我与阿里巴巴的故事,希望能够对于有志于加入阿里这所“大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大家都知道马云大大之前是做过老师的,所以马老师创办的企业其实也非常像一所大学,今天就与大家聊聊自己对于阿里巴巴这所“大学”的印象,在这里的学习经历以及感悟。
首先就和大家聊一下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对于大家而言,比较关心的就是如何进入阿里巴巴以及在阿里能够如何快速成长和发展。那么下面就和大家聊一下如何进入阿里巴巴以及我自己的面试经历。
1.我的入学考试

最开始我知道阿里巴巴这个词的时候是源于关于淘宝的一些新闻。其实我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学习的是通信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出来的对口专业本应该是华为等一些硬件企业,但是峰回路转,等到我快要毕业的时候,整个互联网的形式越发地热烈起来了,反而是硬件厂商的日子感觉有点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我在毕业的期间又选择了考研。由于本科学习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并没有特别适合于互联网浪潮的缺口职位来面试,所以考研的方向是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这个专业学习了两年,也经历了一些困难之后终于进入了阿里巴巴。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在阿里的岗位其实是测试工程师,在这里分享一下关于面试的一些东西。

总结而言,相关的面试技巧就是这么几点:对于基础而言,这方面真的很重要,在面试之前我也是殚尽竭虑看了很长时间的书,最后还是觉得准备的不充分,可能这个过程对于大家而言都是比较痛苦的,但是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经历的事情。而自己的优点可能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来反推这个事情是不是合理的。其实对于新人而言,最重要的在于思维性,就是需要能够看到问题的不同层面,愿意去深入地分析这个问题,而不在于目前的技术积累。因为技术积累可能在目前而言是比较可靠的,但是对应而言,更重要的在于能够思考和继续去学习。


可以说从2015年开始到2016年3月份的这段时间自己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洗礼,我们团队三个人进行封闭开发使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上线了一大块的功能,这个功能由于是在线的,所以风险非常大,当时修改了大量的业务逻辑,我个人的感觉是参与其中能够了解很多细节的东西,也成长了很多。但是这次发布却非常不顺利,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故障。那天发布的时候就非常不顺利,发布那天晚上的时候,我们准备凌晨发布,准备了一天之后到了晚上12点,开始去做准备发布的事情了,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在出现各种问题,当我们努力解决了很多问题之后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这时已经到了第二天的十一二点了,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于是马上开始继续修复代码,所以整个发布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波三折,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洗礼。对于我而言,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去了解和参与到这么核心的工作,并且面对这么大的流量切换过程,阿里给我们的平台非常大。其实很难想象有上百万流量、上百万UV的情况下去做一些事情,这是一个方面。通过整体开发的相关工作,我了解了很多东西,也成长得很快,对于一些技术框架背后的相关事情我开始深入地去学习了。
总体而言,最开始的时候我只能是拿着类似于《Spring实战》这样的书本来看,感觉一头雾水、不明不白,后面慢慢来看之后了解了更多底层的东西,也开始发现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一些。这次故障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整个人的洗礼,让我产生了对于故障的敬畏并且让自己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其中的一件事情,我觉得非常开心。回忆整个事情,虽然项目组出现了很多的人员问题,所以导致整个工期非常紧,但是我感觉全心投入的感觉非常棒,所关注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将这个业务做上线,虽然结果不太乐观,但是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洗礼。经历了这次发布之后,后面的事情就慢慢开始变得顺利起来了,对于老大的层面而言,可以更有经验地应对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开始在后面做一些更细节、更严谨的发布流程的制定以及程序流程的保证。
3.我的大学生活

后面分享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阿里云的事情,每年都会有开年吉利,下图是每个人收到了一朵竹,然后各种活动中会发一些纪念品,对于阿里而言,发的比较多的是淘公仔。每个项目相关的团队都会发一些杯子,虽然只有简单的一个名字,但是会觉得非常有意义,整个参与的事情也给人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还有篮球赛,比较遗憾的是部门内部拿到了第二名,但是相对而言有一群一起打球和调侃的小伙伴,能够在正常的工作之外还可以有业余活动还是非常开心的。刚刚过去的510阿里日给人的触动非常大,尤其是未婚的同事,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找到一个她一起参加阿里日的集体婚礼,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向往的事情。最后附一张与去年与马老师的合照。

从2014年10月份到现在将近两年半的时间,整个部门调整了多次,从简单的测试部门转变到测试开发融合,然后转到整体的业务线下。在我们开发项目的时候,可能由于人员变动的原因,时间比较着急,但是新同学的进度往往不理想,这样在做事情调整的时候,如果看到新同学的进度慢就去帮助他了解业务的事情并帮助他完善功能,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去深挖、探索和学习,就好像有点在抢事情做一样。总体而言,阿里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上面工作也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而且在这里也有很多技术前沿会议和讨论可以参与,可以帮助大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最后更新:2017-06-14 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