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技術社區[雲棲]
我眼中的海爾:一個掀起物聯網風暴的有機生命體
“物聯網”這一概念最早在2000年於美國提出,它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將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網絡概念。時下,它正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概念一同盛行於我國科技圈。
然而,物聯網的實現,不僅考驗著三網融合、產品升級等技術實力,也同樣考驗消費者接受度等市場環境。最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時代下,物聯網的家庭化(即智慧家庭)的更深一層含義在於對於不同消費個人的差異化滿足能力、對於消費趨勢的迭代滿足能力,這遠遠不是一個靜止的概念。
因而,它需要一個基因健全,不斷運動並自我修正、自我變革的有機體,才能形成長遠的影響。
這次AWE上,海爾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發現,它正由五大基因共同構成了一個足以掀起物聯網風暴的有機生命體。一邊是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的生產創造力;一邊是產品、服務、營銷共同解鎖的消費落地力;兩方麵互相推動影響,源源不斷地為海爾提供改造時代,引領物聯網時代的動力。
圖:我眼中的海爾
海爾生命體的A麵:源源不斷的生產創造力
智能家居的提法由來已久了,2014年穀歌豪擲千金的以32億美元收購了家居設備製造商Nest,這場收購案再次攪活了智能家居產業這塘池水,不僅家電企業前赴後繼,連華為、中興這樣的通訊企業,京東、阿裏、騰訊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希望能分一杯羹。
可為何智能家居產業以前一直處於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呢?究其根源是,行業各方都沒找到物聯網時代下的生產力規律。在物聯網時代下,三網融合,互聯互通,所有的界限該被打破,需要一個開放性的生態來滿足物聯網的需求;與此同時,開放的同時,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內核實力來支持創新,也就是需要一個有力的實體經濟來推動。在現象上,我們看到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一做智能家居就提生態,可是到頭來發現有生態卻沒硬件;而傳統企業又局限於自己的站位故步自封地難以開放。在這種對比下,海爾顯得非常特殊。
海爾一直位於我國製造業的領頭位置,連續8年全球白電市場第一,同時它也一直在轉型。但它不止於此,十年前,海爾是希望將企業和市場連接在一起;十年後,海爾則致力於建立一個“共創共贏”的生態圈。為此海爾正在推動“三化”,即企業平台化,用戶個性化和員工創客化。其中,海爾的小微形成了海爾創新創造的基礎動力,如今很多小微在工商局注冊成為真正的公司,很多小微年銷售額過億。可以說,海爾的內部變革,使得創新主體,從一到一百。
但僅僅自己的變革依舊不夠,物聯網時代對快速迭代和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化得到尊重,場景與場景間的細微差別得到關注,同時,需求的變化從未如此快速而頻繁。
因此海爾將自己的生產線開放,以海爾COSMOPlat為例,它不止是對接了海爾的互聯工廠,還是一個開放性平台,聚合了外部企業需求和第三方開發者、解決方案商。在這個平台上,全球一流資源構建知識智慧服務、共享集約服務、大數據服務等領域的產品得以快速聚合,企業、資源、創客之間實現了互聯互通,使每一個需求都可以通過平台來快速配置資源,實現產消合一。在現實中,海爾COSMOPlat已經投入實戰,並已構建完成沈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滾筒、膠州空調、青島熱水器、Fisher&Paykel電機、青島模具和中央空調八個互聯工廠。
與此同時,開放的公司價值觀使得海爾能夠整合更多的優秀資源為己所用,就在AWE大會現場,海爾宣布了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還同時聯合中國家電研究院、亞馬遜、微軟率先在全球範圍內成立聯合場景實驗室,根據用戶的生活場景、生活習慣,快速迭代出智慧的生活場景。這樣,海爾的開放,使得創新的主體從百到萬,甚至數百萬。
正因為以上兩個因素,海爾率先開啟智慧生活的3.0階段,這是智能家居史無前例的突破,引領了物聯網的家庭化。與海爾發布的U+智慧生活3.0中的海爾雲腦一樣,海爾通過變革與開放,讓自己有了有自學習、自演進、自升級功能,形成了適應並引領物聯網時代的創新生產力。
海爾生命體的B麵:源源不斷的消費落地力
生產的另一端,是消費。再好的產品,沒有消費落地能力,都會因資本枯竭而擱置告吹。在我看來,在物聯網時代,智慧家庭的落地,至少需要三個元素:幾款足以令消費者動容的爆品,來作為智慧家庭的消費入口;一套可以覆蓋智慧家庭體驗全流程的服務係統,包括智慧家庭定製、安裝、使用、售後等等,來保障智慧家庭體驗;一係列讓消費者切實感受得到的場景化體驗場所,來影響消費,將“非剛需”變成“剛需”。
首先是爆品。有人問,智慧家庭主打的是全套的生活體驗,到底還需不需要爆品?我認為,當然需要。智慧家庭的最原始初衷還是單個家電,家電好不好是消費者的第一層考慮,就比如互聯網電視的生態是不錯,但是畫麵常常出現問題,這不就成了買櫝還珠了嘛,沒有一個良好的硬件,何談生態呢。一個好的爆品對於生態的價值巨大,這就像我之前我隻買了一個iphone,但因為iphone的體驗好,所以我才喜歡用Appstore,繼而有了其它的需求,比如蘋果一體機、蘋果筆記本等等。
在這方麵海爾就做得不錯,畢竟是數十年的家電製造實力積累,這使得海爾非常懂家電,更在家電的本質功能上精益求精,以海爾空調為例,專注於什麼樣的風最舒適,開發出送風上涼而不冷的空調。再如,海爾洗衣機,追求極致的穩定性與靜音效果,在AWE上實現了啟動時立1.882米硬幣塔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爆品之上,就是智慧家庭生態了,海爾已經可以做到連接家電和家電,並且以語音交互或圖片識別來直接啟動全套的智慧家庭,這使得智慧家庭真正實現了自我響應,進入了真正的傻瓜時代。但我最看重的還不止於此,而是海爾有能力實現智慧家庭體驗閉環。智慧家庭不僅僅是一個靜止的產品,而是全套的服務體驗。除了具體產品的場景化功能以外,還涉及到智能家居係統的布置,如綜合布線、設備安裝、係統對接、軟件調試等眾多環節,另外還有服務溝通及售後等等各個環節。但國內集成商的水平參差不齊,也導致整個行業的發展緩慢,而海爾一直以服務立身,可以實現智慧家庭的全流程體驗閉環。
目前,智慧家庭已經提過很多年了,潛在市場也在萬億級,可是真正的消費轉化卻有些力不從心。智能家居產業建立在成熟的家電產業基礎之上,可究其根本還是一個新興產業,消費者聽過、看過,但沒試過,不買單也很正常。這意味著需要一個撬動點,將消費者的非剛需轉化為剛需。而當消費者走入海爾構建的場景化體驗中時,空調會感應你的位置自動開啟,並根據語音指令調節溫度;當體驗者走到魔鏡邊時,魔鏡會自動根據你的健康情況提供健康建議,或者提供化妝指導。這樣,消費者可以實在地感受智慧生活的方便,進一步消費也就自然而然了。海爾的場景式體驗拉動消費升級,這種消費升級甚至可以給整個行業帶來紅利。
互聯網時代,人們已經感受到了飛速的改變,而物聯網時代更是瞬息萬變。如今,海爾已經以一個領頭人的姿態帶領智能家居產業正式踏入了3.0階段,未來,這一有機生命體,也將通過持續不斷地變革、創新,循環往複,推動物聯網時代走入一個新的紀元。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7-14 16: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