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技術社區[雲棲]
阿裏巴巴創新中心發起2017人工智能領域TOP20·投資人評選
2017,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甚囂塵上,投資機構對於這一領域的布局也早已開始。從之前的大數據到現在的無人駕駛,幾乎所有人都篤定這一領域將會像當年互聯網的崛起一樣爆發。
根據億歐智庫研究院發布的《億歐智庫:人工智能產業綜述報告》統計數據,在目前人工智能時代中,創業公司基本可以分為3個梯隊:
-
國內醫療、金融和出行相關技術創業最為火爆,位居於第一梯隊;
-
語義分析、語音識別、聊天機器人等自然語言係列的技術位列第二梯隊;
-
第三梯隊則為人臉識別、視頻/監控、自動駕駛、圖像識別等計算機視覺係列的技術。
而在深耕於人工智能的公司中,阿裏巴巴、搜狗、大疆創新、華大基因、碳雲智能、新鬆機器人、圖靈機器人和思必馳成為了頭部企業。可以說人工智能的第一階段落地已經取得了成果。
甚至有人提出,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已經不分伯仲,不妨用數據來看看:
-
首先是目前兩國在這一領域內的企業數量,截止於2017年6月31日,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達2542家,其中美國擁有1078家,占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量的41%;中國擁有592家,占據23%,排名第二。中美兩國差距486家。
-
其次在投資金額方麵,根據統計數據,美國人工智能公司總融資金額達978億元,占據全球總融資的50.10%;中國以635億元位居第二,占據全球AI公司總融資額的33.18%。
-
投資機構方麵,人工智能投資機構數量上,美國超中國兩個身位,為中國三倍。中國關注AI領域的投資機構總數量約為620家,美國約為1800家。其中投資次數在兩次及以上的投資方數量,中國為203家,美國為596家。
綜合來看,美國投資界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度遠超中國。
雖然從數量上,中國還不能與美國相比,但對於人工智能領域創業公司來說,國內的環境則更好一些。從獲投機率來看,國內有69%的項目可以獲得機構的融資,而美國的這項數據為51%。可以說,國內資本市場並不缺錢,而是缺少真正顛覆性的項目。
伴隨創業公司的成長,每一輪獲得融資的間隔時間代表了獲投速度。這一數據越小,證明了這家公司在更短時間內獲得了更多輪次的融資,也間接說明了這家公司獲得了機構的更多青睞。
在這項數據中,美國人工智能公司從成立到種子/天使輪的平均時間需要14.8個月,中國則需要9.7個月,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的早期獲投速度明顯比美國快很多。也就是說,一旦這個項目吸引了投資人的眼光之後,他們會保持持續關注,並不斷跟進。
不同於其賽道,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期。因此,這一領域的投資需要機構有雄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並且擁有一個真正了解人工智能的投資團隊。
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這個時代賦予了投資人更多的社會責任,當人工智能的大潮已經席卷VC/PE圈,真正的“項目捕手”已經摩拳擦掌。
由阿裏巴巴創新中心發起,阿裏創業大學、億歐、微鏈共同聯辦“2017人工智能領域TOP 20投資人評選”活動,將通過公開票選結合專家評估的方式,評選出真正在人工智能領域深入研究,為行業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那些“投資未來”的人,並最終於2017年10月12日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現場舉行頒獎典禮。
智選先鋒,聯創未來。
群雄逐鹿,誰將問鼎雲棲?
最後更新:2017-09-05 12: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