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3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這家公司五年內僅虧損一天!但神器暗藏大bug

摘要

目前多數投資者已經不再根據股票的基本麵因素來做出交易決策。

  從摩根大通近期發布的報告來看,華爾街現在似乎已經被機器人占領了。報告顯示,基於算法和機器交易的量化投資正在稱霸股票市場,使得傳統的人工選股方式逐漸被拋棄。摩根大通定量及衍生品研究主管科蘭諾維奇(Marko Kolanovic)表示,目前多數投資者已經不再根據股票的基本麵因素來做出交易決策。

  科蘭諾維奇預計,人工選股隻占到股市成交量的10%左右,而機器量化投資占成交量的60%,比十年前翻了一番。事實上,近期科技股的意外下滑可能也與量化交易策略的改變有關。以蘋果為首的科技股在上周五和本周一大跌,使得納指蒙受自去年9月以來最大的兩日跌幅。

  另外,市場研究公司Tabb Group數據也顯示,機器量化交易的成交量有所上升。Tabb Group指出,機器量化交易屬於高頻交易下麵的一個分支,占5月份平均每日交易量(67.3億股)的52%。而在2009年高頻交易高峰期階段,高頻交易占平均每日交易量(98億股)的61%。

  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十年,高頻交易早已進入市場與投資者共舞,並逐漸成長為全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及金融衍生品領域的主要力量。比如,Virtu Financial公司的交易遍布全球200多個市場。從上海到芝加哥,該公司在證券及證券衍生品領域均有涉獵,在全球金融市場的股票和期貨合約交易量均非常龐大。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2014年五年內的近1300個交易日裏,Virtu Financial僅有一天出現虧損。

  Virtu Financial是如何達到這個戰績的?該公司稱,如此驕人的戰績是基於風險控製策略和技術。美國財經博客Zerohedge發表題為《投資的聖杯》的揭秘文章稱,Virtu Financial應該是利用速度以及交換係統方麵的優勢,比市場超前交易,每筆掙一點點,幾十億次下來,年度淨利潤就有幾億美元,這基本是沒有風險的。

  不過,高頻交易並非萬能,一旦交易策略失效或者交易員跟進錯誤,將對市場造成嚴重影響。這就要從2010年美國股市的閃崩說起,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5月6日(星期四)下午2點47分,一名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敲錯單位,將百萬(m)誤打成十億(b),從而導致道瓊斯指數突然出現近千點的暴跌。

  由此看來,雖然機器交易不斷滲入金融市場,但機器交易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跟交易員不一樣,機器交易係統沒有明確的交易理念,也沒有清晰的投資偏向。機器交易係統參照一些交易指標,通過不斷試錯的辦法,試圖找到市場中的趨勢,這根本就沒有什麼投資理念可言。再者,由於機器交易係統在尋找市場趨勢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成本,相當多的交易係統在盈利之前就倒在了尋找真理的路上。

  其次,雖然在理論層麵上看,機器交易係統具有明確的規則,但在實戰中往往難以實現。投資者在使用交易係統進行實戰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在模擬階段各種參數、指標非常令人滿意,但一進入實戰就開始賠錢。其實,問題就出在理論現實差(Slippage)上麵。機器交易係統需要在特定時間內評估指標,然後依據信號發出交易指令,在成交價與發出信號瞬間的市場價之間存在不可避免的誤差,這個誤差就是理論現實差。古語有雲“失之毫厘,謬以千裏”,正是由於誤差的存在,機器交易係統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

  總而言之,交易智能化已經是金融市場的大勢所趨,機器交易係統也逐漸紮根於華爾街。機器交易可以保證更快的下單、平倉速度,能夠更敏感地響應價格變動和趨勢變動,也能幫助投資者克服人性中的弱點,該買則買,該賣則賣,避免情緒化操作。不過,如上文所述,機器交易係統也存在不少弊端,投資者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多加注意,從而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虧損。

精 彩 推 薦

突然之間 很多人認為該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了

美聯儲加息配縮表:全球資產釀變局 中國應積極應對

矽穀房價太高了 穀歌母公司決定掏3000萬美元為員工蓋房

加息縮表“齊上陣” 全球股市“打冷顫”

央行左右開弓 打了兩撥人耳光!


(原標題:機器交易讓這家公司五年內僅虧損一天!但此神器竟暗藏大bug)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2:57

  上一篇:go 中美利差一年內升百點 央行無意跟隨加息
  下一篇:go 美國上周初請23.7萬!就業市場繼續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