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技術社區[雲棲]
智慧醫療將怎樣幫助醫院醫療管理?
國外醫院不像中國,他們私立醫院比例很高,美國85%,德國60%,日本83%,澳大利亞42%,所以按理說看病難的現象應該更加明顯,可是卻沒有。據說是智慧醫療管理協調了醫療資源,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過去日本也曾出現過患者全部集中到大型公立醫院的“看病難”現象,而現在,“有病先去診所”已經成了大多數日本人的常識。1994年,日本政府修改了《醫療法》,推出一項旨在將患者從大型醫院向小型診所分流的製度,規定原則上如果患者沒有診所醫生出具的介紹信直接到大型醫院就診,就要繳納一定的費用,甚至被院方拒絕。這項製度推出後,徹底改變了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現象。日本實行全民健康保險製度,所有在日本生活的人包括外國人都必須強製加入,病人可持證在任何醫院看病,包括私人診所。加上智慧醫療的發展,各項自我健康保健檢測都有了一定的保障,智慧醫療設備對於健康理念較強的日本人來說實在健康管理得心應手的小助手。
加強家庭醫療,西方國家在家庭醫師製度的基礎上,將家庭醫療的功能擴大,將一些原來需要住院治療的慢性病患者轉向家庭內治療。日本近幾年也重點發展家庭醫療這一環節,製定了與之相應的收費標準。
注重醫療水平和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加強家庭醫療,西方國家在家庭醫師製度的基礎上,將家庭醫療的功能擴大,將一些原來需要住院治療的慢性病患者轉向家庭內治療。日本近幾年也重點發展家庭醫療這一環節,製定了與之相應的收費標準。
借助智慧醫療之手,建設遠程會診係統,增加了患者就醫的靈活性,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實現異地資源共享這將是今後智慧醫療的發展方向。
本文由朗銳慧康編輯整理(www.lrioh.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