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3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AICC首屆AI計算大會議程公布】王恩東、李德毅、黃學東等聚焦AI計算趨勢

首屆AI計算大會。中國工程院王恩東院士、李德毅院士、微軟技術院士黃學東、集群超算架構創始人Thomas Sterling、浪潮副總裁胡雷鈞、國家超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百度人工智能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勇、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深度學習框架評測專家褚曉文、Uber機器學習主任王魯明等業界專家,將帶來人工智能計算與應用的精彩前沿報告。

AI 領域,從今年5月,穀歌正式發布TPU以來,專用芯片的研發和競爭日趨激烈,微軟、百度等大公司紛紛推出以“X”PU命名的專用芯片。英特爾也搶注到了VPU。有專家笑稱,以“X”PU格式命名芯片名很快就不夠用了。

玩笑歸玩笑。AI和深度學習的不斷縱深發展,特別是在新的場景中不斷產生的數據和爆炸的信息,AI時代對於計算性能的要求不斷上升這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當下深度學習的研究現狀是:雖然研究質量的增長趨勢尚不清楚,但對研究數量而言,中國在快速增長。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美國每年為60%,中國每年為170%(2012-2016年),預計到2030年,全球深度學習研究的98%都將來自中國。

98%可能略顯誇張,但是剔除掉各種阻礙因素,國外行業觀察者 、AI 研究員 Tim Dettmers認為,到2030年世界上60%的深度學習研究將是在中國完成的。他也指出一個現實,以目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約5%計算,到2030年,中國人均收入仍將隻有美國2017年人均收入的80%左右。基於這一數據,平均每位研究人員可能無法使用多於一個或兩個GPU(或當時的等效物)。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計算形式沒能取得突破,對於深度學習的發展將會構成一個難以跨越的難題。

AI專用芯片可以看成是對解決這一難題的一種探索,也成為了2017年AI領域發展的一大熱門。9月7日,一場關於 AI 時代新的計算形式的行業盛會——首屆人工智能計算大會(AI Computing Conference,簡稱AICC)將在北京舉行。大會將圍繞AI計算創新主題進行研討,並分享AI在互聯網、雲計算、超算、安防、醫療、能源、電商、智慧城市等眾多行業的創新實例,共展創新願景並實現跨學科交流進步。

AICC大會由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浪潮集團承辦,以“創新計算賦能AI”為主題,主旨是圍繞AI當下需求及未來發展,從計算創新著眼,聯合從事AI計算及應用的公司、用戶、專家、開發者共同打造探討促進AI計算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動AI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計算、數據、算法是此次AI浪潮的三大推動力,AI計算的不斷創新直接推動著AI算法的快速發展及數據應用的快速落地。本次人工智能計算大會將設置主論壇與專業論壇,邀請眾多頂尖專家現場開講,力求從AI發展趨勢、計算創新與框架優化、產業創新與行業應用、人才培訓發展等入手,全維度促進AI計算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在主論壇上,權威專家將聚焦AI計算趨勢研討,包括中國工程院王恩東院士、李德毅院士、微軟技術院士黃學東、集群超算架構創始人Thomas Sterling、浪潮副總裁胡雷鈞、國家超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百度人工智能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勇、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深度學習框架評測專家褚曉文、Uber機器學習主任王魯明等業界專家,將帶來人工智能計算與應用的精彩前沿報告。

專業論壇將重點分享如何更好利用計算推動AI重構行業,包括AI+計算創新、AI+互聯網、AI+HPC融合和AI+產業創新等四大論壇。英特爾、英偉達、浪潮、阿裏、騰訊、科大訊飛、今日頭條、蘇寧、中國移動、中國石化、平安科技等業界領先的AI公司的專家,將分享各領域的AI技術與應用進展。

此外,在9月6日舉行的人工智能計算技術培訓營上,有來自英特爾、英偉達、浪潮的AI技術專家為參訓者現場講解如何基於MIC、FPGA和GPU等領先計算技術構建AI深度學習應用。

AICC戰略直播媒體新智元獨家直播

image

作為本次大會的戰略直播媒體,新智元將深度參與本次大會,並在大會現場帶來報道,同時在新智元的專家社群中對大會盛況進行圖文直播。

大會議程


image
image

演講嘉賓(部分)

image
image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09-04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AI_era”微信公眾號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9-04 22:02:51

  上一篇:go  專訪劉昕博士: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
  下一篇:go  AI瑞文智力測驗超美國人平均IQ,計算模型用類比推理解決視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