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3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Android 真的悲劇了? 將與Chrome OS融為一體

Google 為移動業務製訂的頂級戰略終於伴隨高層的更替緩緩揭開。

近日,Google 宣布了數位高層管理人員的職位變動事項。自2004年就已在負責 Android 業務的 Andy Rubin 將不再繼續運營移動部門,取而代之,Chrome 部門總裁 Sundar Pichai 將同時負責兩個項目。另外,運營“電子商務與地圖”部門的 Jeff Huber 也於今日辭職,加入了神秘的 Google X 項目。

事實上,在 Rubin 負責 Android 項目的近10年中,這款移動操作係統已成功超越 iOS 林立市場頂峰。那麼,Google 為何甘冒 Android 失去“第一”頭銜的風險而決斷選擇調任 Pichai 呢?

Google 正計劃推行混合移動 PC

PC 與移動設備之間的區別變得愈加模煳,Google 似乎已認識到 Chrome 與 Android 是時候融為一體了。
2011年,時任董事會主席的 Eric Schimidt 在參加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時表示,Chrome OS 最終將會與 Android 融合。另一方麵,作為當今世界市場份額最高的移動操作係統,Android 無疑已獲得巨大的成功;但對於 Chrome OS 來講,雖然其已獲得巨大關注,但終究仍無法與 Windows 相提並論。因此,讓 Sundar Pichai 同時負責 Chrome 與 Android 部門無疑將會加速這一趨勢的更快行進。

盡管 Schmidt 曾明確表示,Chrome OS 是為那些配備鍵盤的設備而打造,Android 則更傾向於虛擬鍵盤設備。不過,隨著計算行業巨大顛覆,對實體與虛擬鍵盤設備間的區別對比已毫無意義。因此,無論是何種設備,隻要能夠供人們工作玩樂,那麼它們都會被認為是好東西。當然,這些設備的稱唿也有了改變,請叫它們“移動 PC”

Chromebook Pixel 不隻是一台 PC

 

提示內容

Google 最近發布了 Chromebook Pixel,這是一款搭載 Chrome OS 的便攜式電腦,擁有非常優秀的 Web 瀏覽體驗並集成了幾乎所有優秀的 Google 產品。美中不足地是,Chromebook Pixel 是一款完全基於互聯網的設備,因此在離線情況下無法正常運行。

Android 強勢之處在於“本地化應用”繁多,但這同時也是它的短板,因為本地化應用在功能上仍然無法與大多數基於 Web 的應用媲美。然而,一旦 Chrome OS 與 Android 得到熔合,那麼兩款係統將會相互取長補短。即,Chrome OS 得到現缺的本地化應用支持功能,而 Android 將可完全實現桌麵操作體驗。

Google 是如何避開類 Windows 8 陷阱的?

 

提示內容

Valve 首席執行官 Gabe Newell 將 Windows 8 稱為“杯具”。

如果這一切聽起來非常熟悉,隻是因為微軟在移動路上的行徑更為激進。為了讓 Windows 8 與其他操作係統作出區分,微軟決定為其打造一款能夠同時支持平板電腦的獨特界麵。但微軟這麼做的後果是,大多數 Windows 忠實用戶選擇了叛逃或不升級。對於 Google 來講,如果 Android 與 Chrome OS 最終會得到合並,那麼 Windows 8 的境遇完全可以視作教訓。

雖然 PC 時代的 Windows 曾吸引成百上千萬的開發者為其創建應用,但微軟的優勢其實也是軟肋,因為這些公司或機構需要為不同版本的 Windows  分別定製。另一方麵,Android 已是一款非常成熟的係統,而且 Google 還在不斷讓不同版本變得更加兼容與穩定。

事實是,Google 已有足夠的機會去創造一款能夠在任何計算設備上運行的操作係統,而不隻是局限於 Windows 8 的圈套內。

Android + Chrome OS = 造錢機

 

提示內容

當前,Google 還未向三星等原始設備製造商收取任何授權費,而它賺錢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 Play Store,但後者目前還未為 Google 帶來任何有價值的收益。(當然,Android 係統內還內置了各種 Google 服務,這些產品能夠幫其獲得廣告營收。)

然而,一旦 Chrome OS 與 Android 融合,那麼它們將會為 Google 帶來更多潛在營收;其中最容易想到的便是 Google 收費產品的推出。舉個例子,即便 Gmail 永久免費,但 Google 仍然能夠向用戶收取儲存數據的費用。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雲計算,以及 Google 將用戶留住的前提下,未來該公司將完全有能力從雲儲存中獲得營收。

開啟基於雲的個人計算時代吧!

Chrome OS 集中體現了 Google 的想法,即“無論你選擇何種設備,未來都將獲得一致的體驗”;而這種變化也讓 Google 意識到,用戶注重的不是控製而是流動性。

盡管我們生活在一個擁有 Google Docs、iCloud 和微軟 Office 365 的時代,但人們共享數據的方式卻仍是最傳統的電子郵件。然而,依賴雲計算,我們將能夠打造出一個完全統一化的數字生態係統,這個世界上的每部設備因此將變為一扇窗口,因為所有屏幕創造出的價值都是相同的。

雖然 Google 正逐漸認識到這種願景,其目前的所作所為仍有局限。但毋庸置疑地是,Google 的野心不隻將局限於此,因為未來的藍圖依然遠大。

對於我們來講,現存唯一的疑問是,Chrome OS 與 Android 融合後會叫什麼:Chandroid 還是 Androme ?

最後更新:2017-04-03 22:15:30

  上一篇:go JSTL中的fn函數
  下一篇:go 收緊還是開放?Android 後魯賓時代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