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0 返回首頁    go 技術社區[雲棲]


為什麼他們看不懂互聯網?

當年“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維,在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的浪潮中最是害人。

最近半年來,傳統行業正在風起一股新的“互聯網化思潮”,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高層領導,開始意識到互聯網與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井水與河水的關係,未來商業世界中,互聯網已經是不可回避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

我接觸的很多這樣的傳統企業高層的思維轉變,以及思維轉變後的集體焦慮,普遍來源於兩個產品的外部性影響:一個是微信,一個是小米。前者把人際關係數字化、網絡化之後,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互聯網對於自己的影響;而後者則在無人看好的情況下,一路狂奔勢如破竹,與被先後收購的諾基亞、黑莓等曾經的偉大企業走上了大相徑庭的道路。

可以說,前者震撼了“人”,後者震撼了商業。這時候,大環境的巨變和互聯網思維的能量從此不再虛無,而變的近在眼前,無人能逃脫這種壓力。

不過在這樣的焦慮和壓力下,我卻很悲觀地覺得絕大多數企業最終的結果還會是走向被“顛覆”而無法完成真正的“互聯網化”。問題的核心是,大部分傳統企業高層根深蒂固的經驗、思維定勢讓他們在看待互聯網新世界的時候如同戴上了“熱像儀”,以至於他們看到的隻是“最熱”的表麵和粗糙形態,卻看不到整體與完整的細節。

比如,手機和電視業內針對小米公司的經典說法是 “他們產品在行業內看其實真不怎麼樣,不過他們的營銷做的很值得學習。”其實,他們對小米產品在配置和工藝上的比較,本身就是個傳統製造業的思維定式,一旦進入這個定式之後,他們就隻能看到小米的營銷的“術”,因為這是他們原有邏輯體係下唯一可以解釋的東西。

但是,對於為何小米初期可以賠錢賣設備、為何要不惜代價在細節上尋求讓用戶尖叫的“英雄時刻”,他們一無所知;對於為何小米能依托“高客單價”的電商模式獲得超過所有傳統硬件企業資金效率、對於小米在機器賣出去後每個月還有的近億元通過應用分發,桌麵購買等帶來“後收入”,更是想都沒有想到。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小米公司的本質並不是個“製造商”,而是一個“依托自有品牌,以電子商務為商業模式的服務企業”——它真正銷售的是用手機、電視等硬件產品加上MIUI等軟件和未來更多互聯網服務,共同“封裝”的夢想與體驗,讓最有潛力的年輕人族群找到了一個價格可以接受,但卻值得自己熱愛的品牌。

顯然,沒有對革命者的真正尊重和學習精神,就無法對這個全新的商業邏輯有整體理解,僅僅想學習互聯網企業的一些“術”的東西為自己所用是不夠的。沉迷於單純在營銷傳播、設計文案上奇技取巧,這隻能加速一個傳統企業的衰敗,而根本無法促進它的新生。

我一直覺得麵對變革,當年“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維最是害人,在這一次互聯網化的思潮中必須被徹底拋棄。我們必須意識到互聯網不是一個行業和一種工具,而是一段更先進的新基因,它將帶來的改變是基礎性的商業邏輯。

實際上,當所有人都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已經被互聯網重塑之後,那些依舊看不到整個商業世界也將被從底層重構,依舊生活在經驗主義和曆史輝煌中的“遺老遺少”,他們直到被埋葬,也永遠理解不了互聯網的美麗。

最後更新:2017-04-03 14:53:45

  上一篇:go wget獲取一個url的完整目錄
  下一篇:go windows和linux中檢查端口是否被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