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技術社區[雲棲]
Linux到底“錯”在哪?
就在剛剛過去的 12 月 14 日,又有一位用戶放棄了 Linux 平台,轉向了對他來說更好用的 Mac OS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並沒有什麼應讓外人指指點點;但如果從國內最近 Linux 相關論壇的活躍度看來,中國 Linux 用戶正在日趨減少卻似乎成了事實。如果把這作為背景,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說,正在有更多的人離開 Linux 呢?
這是一個值得再做調查的問題。但是,至少我看見的,他,他和他,都離開了這個他們曾稱讚過(或可能稱讚過)的平台,專心於 Windows 或 Mac 去了。但是,“為什麼”還是要像條件反射一樣自動問出來,因為至少所謂 Linux 的“死忠”們不會甘心。
真的不夠好用
答案也很簡單:Linux 不好用,或者說,“不夠好用”。
這句無力的回答可能真的很無力,因為可以用一百個“足夠好用”的理由去打敗;但這句無力的回答又太有力了,因為一個“不好用”就足夠讓人崩潰,更何況,Linux 的“不好用”真的不止一個。這些經常被 Linuxer 們一帶而過的地方,正是 Linux 的一處硬傷,但同時也是不少開源軟件共同具有的硬傷。
顯卡驅動,硬件支持,圖形平台穩定,用戶體驗,軟件支持,社區協作,這些平常通過縫縫補補能差不多煳弄過去的問題,疊加在一起卻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一直拖著這隻企鵝的後腿,讓它進退維穀。上麵提到的三個人,全部都是出於這些問題最終不再使用 Linux 。他們都不是更挑剔的日常電腦用戶,如果是日常用戶,這個係統會差到令他們根本不屑於去寫一篇批評的文章去表達自己的憤怒。
真的,Linuxer 在減少
也許有人會說,“他們隻是個例”,“Linuxer 其實並未減少,隻是被特定發行版吸引去了”。事實也的確如此,Ubuntu 拿走了太多的用戶份額;但是同時也請看到,Ubuntu 中文用戶論壇的最高在線記錄產生於 2008 年,而當時其他的 Linux 論壇似乎也同樣火熱。而且,國內 Linux 論壇人氣寥落也並不是個例,隨便拿起一個當年風生水起的論壇(轉作移動開發的另說),現在看人氣並不樂觀。
也難怪用戶減少了。我們已經過去了一個號稱“國產 Linux” 的時代,用戶們的“愛國激情”已經不再那麼熾熱;國內中文 Linux 廠商已經幾經洗牌;社區發行版也十分沉寂,而嚐試走商業化路徑的發行版,似乎也還在摸索道路當中。而現在 Linux 還真的不那麼好用,又拿什麼去說服用戶使用 Linux 呢?難道是靠著 Geek 精神?
“給 Geek 用去吧”
Linux 一直扣的就是 Geek 的帽子,而且實踐上似乎也真的是這個方向。
對於一個常規用戶來說,打開一個黑色的命令提示行,就已經很 Geek 了;更何況 Linux 在必要的時候還要用戶寫個自動完成腳本,或者切換到終端下去做些什麼呢?“不讓用戶碰 Terminal ” 其實就是現在擺在 Linux 廠商麵前的嚴峻問題。
Ubuntu 在這方麵做得很好,可是一些微渣的軟件還是會壞了她:某閉源顯卡驅動會關掉 KMS 讓開機畫麵很醜,這還得讓用戶自己去配置文件裏寫點東西。於是,用戶可能就這麼走掉了。
折騰的開源社區(或者“叫政治化的開源社區”?)
對我個人而言,開源社區給我的印象,兩個字,就是“折騰”。
開源社區裏絕對有著激進分子們最突出的特質:“革命”。動不動鬧一場“革命”已經變成旁觀者喜聞樂見的新聞:KDE4 推倒了幾乎所有 KDE3 時代的東西,GNOME 緊隨後塵;LibreOffice 和 OpenOffice 的決裂都是大家看在眼裏的。並不是說革命沒有意義,但是革命後的開發者們,你們要如何收拾好之前剩下的東西?曾經有人這麼形容開源軟件的開發進程:第一步,設計一個宏偉寬廣的任務;第二步,渣一樣的實現;第三步,然後通過修修補補差不多變成像樣的工程,再提出下一個宏偉寬廣的任務。這是一個相當讓人無奈的事實:一部分開源項目缺少足夠穩定的工作機製,保證項目的穩定開發,“說一套是一套”並在開源界不少見。
另一個特質就是永無休止的“論戰”。實現統一功能的軟件的用戶群之間相互的罵戰已經不足為奇,更明顯的是,更多的人似乎關注“該走哪條路”勝過“怎麼走好現在的路”。但是,即使做好一千年以後的打算,腳步還停在一千年前,又有什麼用呢?
也許這和開源項目接受非營利性的捐助有所關係:用戶和開發者實際上並沒有十分嚴格的契約關係,他們都相對比較自由,但是這就很可能導致用戶需求和開發者思路的偏離。而這點,商業公司做得更好。但是,開源社區為用戶和開發者提供了一個足夠寬鬆的對話平台,這要比商業公司有效率不少,而且更容易產生創新,但“不夠好用”正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壞處。比如,Linux 一些特性被 Windows 拿去使用,但卻沒有足夠的人知道。
“開源軟件打先鋒,商業軟件吃蛋羹”,看起來是開源軟件沒辦法不中的槍。不過這又有什麼不好呢?開源軟件就是先鋒。
Linux ,還得往前走
還有一句應該說,我並不是 Linux 黑。這篇文章也許能夠證明。
可以坦白,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在 Windows 下,用著 Windows Live Writer,插著隻支持 Windows 和 Mac 的外置聲卡。這沒什麼可隱瞞的:我的 doc 作業沒辦法不在 Windows 下完成,我的其他情況下會到 Linux 下寫 CSS 或者 js 腳本,但是一旦必要,我還是會回 Windows. 因為我的電腦會更涼快。我喜歡 Linux,但是我沒辦法讓我的電腦上隻有 Linux。
這又回到了最開始那句話,小問題拖住了 Linux 的後腿。這些小問題不得到解決,Linux 就會更難接近用戶。要解決這些問題,各個軟件項目之間的協作溝通,開源社區的平靜有序,都是需要的。
那些離開 Linux 的用戶們,我們不可能用“輿論的力量”迫使他們回到 Linux 。 更好的辦法就是,當 Linux 變得足夠好時,該回來的,自然就會回來了。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34
上一篇:
PHP技巧匯總:提高PHP性能的53個技巧
下一篇:
android電源添加重啟項
office 2007、2010提示錯誤“此錯誤通常是由宏安全性設置造成”
實戰DeviceIoControl 之一:通過API訪問設備驅動程序
Java中String類型的不可變性和駐留池
ORACLE--預編譯與共享池--SGA基本介紹
Memcached實施心得
Linux下DedeCMS安全設置
“互聯網+智慧景區”已不僅僅隻是趨勢了...
C#DataGridView實現分頁顯示
maven編譯時出現讀取XXX時出錯invalid LOC header (bad signature)
StackOverflow6萬程序員大起底:揭秘行業薪酬和圈內槽點